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军 《针刺研究》1998,23(3):181-182
三有交穴是足太明脾经穴位,在针灸临床上的作用十分重要,具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应用极为广泛。为治疗消化、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的要穴,亦为下肢病症的常用穴。笔者就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针刺方法直刺:主要用于治疗阴虚阳亢的高血压及脾胃疾病。针尖与皮肤垂直进针,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手法。针尖略向上斜刺:主要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针尖沿经向上,让针感沿足太明经脉上行。针尖略向下斜刺:主要治疗足内踝测局部病证。针尖逆经向下,让针感下行。泄泻徐XX,男,40岁,工人,1993年6月21日初诊。素来脾虚,昨…  相似文献   

2.
三阴交穴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成人及胎儿新鲜肢体为标本,以H.E染色切片、CajalFauordky染色方法及普鲁士蓝氯仿淋巴灌注,观察三阴交穴显微结构。结果显示:三明交穴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及其分支的数量同非穴位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穴位处存在着大神经干,故认为穴位的针刺效应主要通过神经干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阴交穴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范刚启  张春香 《中医杂志》1995,36(12):754-755
三阴交临床常用其治疗消化系、妇科和生殖、泌尿系病证等。通过长期临床摸索,笔者发现三阴交除能治疗上述疾病外,治疗瘫痪亦有显著功效。1 中风偏瘫中风一证,总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病位在上。对因肝阳上亢,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之中风中脏腑闭证,配泻三阴交可引上逆之气血下行;对中脏腑  相似文献   

5.
三阴交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临床证实三阴交穴治疗便秘与泄泻、失眠与嗜睡、遗尿与癃闭效果确实.同时,对三阴交穴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6.
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交是历代针灸医家常用的有效穴。其穴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相交会,故名曰“三阴交”。别名“承命”、“太阴”(《千金方》)。此穴主治病证颇广,与他穴配伍应用也多,是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妇科疾患的要穴。本文拟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自己二十年来  相似文献   

7.
三阴交位于内踝上3寸,胫骨内后缘,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其主治范围比较广泛,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单用或以三阴交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颇多获效,本文介绍三阴交对上部疾患的治疗作用,举例如下。例1.胸闷马××,男,34岁,军人,1993年10月18日初诊。胸闷3年之余,3年前由心情不畅而引起胸闷,伴有心烦易怒,胃纳不佳,心电图及  相似文献   

8.
三阴交穴巨微结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罗丹 《新中医》2015,47(4):329-329
笔者在急诊科工作期间,运用指压或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尤其是对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无效或有非甾体类药物禁忌患者均屡屡见效。三阴交穴源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系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交会之处,主治功能甚广,定位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大凡与脾、肝、肾三阴经相关疾病均能治疗。《金针王乐亭》曰:"三阴交滋阴,健脾,助阳。为治血之要穴。"在《中医学解难·针灸分册》中有"三阴交健脾,益肾,疏肝,理血"  相似文献   

10.
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江西中医药》2008,39(5):53-53
三阴交位于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三阴交本属足太阴脾经输穴,它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因此,它不仅治疗脾经病证,也可以治疗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三阴交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阴交穴是历代针灸医家常用的有效穴位,其穴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胚骨内侧后缘,属足太阴牌经。因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相交会故名曰“三阴交”。此穴在临床上治疗病证较多,多与其它腧穴配伍应用,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谈一谈运用体会。1古文记载 《灵枢·四时气》篇“飨泄,补三阴之上”。《长桑君天星秘决歌》“脾病之痛先合谷,后针三阴交莫迟”。又“胸隔痞满先阴交,针至承山饮食喜”。《杂病穴法歌》“呕噎阴交不可饶”。《针灸大成·治症总要》“小腹胀满、内庭、三里、三阴交”。《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足部主病针灸要穴…  相似文献   

12.
三阴交穴又称承命、太阴 ,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前内侧面的下部 ,当内踝上缘上 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之凹陷中。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三经之交会处 ,而此三经在关元穴处又与任脉相交会 ,故本穴的主治证与肝、脾、肾三脏和任脉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应用极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该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 ,效果良好 ,现介绍验案 4则如下 :1 痛经朱某 ,女 ,1 7岁。 1 996年 5月 2 0日诊。行经腹痛 2年余 ,每遇考试或心情不舒则加剧。此次行经腹痛半天 ,经量少 ,色紫 ,夹有血块 ,伴恶心欲呕 ,舌质黯、苔薄白 ,脉弦数。取三阴交毫…  相似文献   

13.
三阴交穴位特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应用霍耳效应原理记录家兔子宫的运动;应用埋藏电极引导子宫电位变化。同时记录子宫运动和电变化作为针刺效应的指标。在16只慢性实验家兔身上,对属于不同经脉的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地合、耳尖等穴区进行了针刺研究。分析和比较了针刺三阴交和其它穴区对子宫活动影响的差异。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针刺三阴交、地合、耳尖等穴区效应明显(P<0.05),而足三里,合谷等穴区效应不明显(p>0.05)。说明这两组穴位的针刺效应确实存在着差异,但各穴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三阴交对子宫活动的影响只有相对特异性。关于穴位特异性问题,各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想通过动物实验来分析和比较三阴交和足三里、合谷、地合、耳尖等穴区对子宫活动影响的差异,为揭示穴位是否有特异性这一课题提供了一些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4.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调节足三阴经循行部位及肝、脾、肾气血阴阳失调。其主病比较繁多,其中以《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收录较全,《针灸甲乙经》载其能治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惊不得眠,五脏游气。《针灸大成》载其能治脾胃虚弱,心腹  相似文献   

15.
尚士强  裴景春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28-1929
三阴交穴主治范围极广,不仅应用于脾经之腹胀、泄泻等消化系统的病变,而且善治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病变。三阴交穴的应用由来已久,其功能主治演变很大,甚至出现了一些传承失误。  相似文献   

16.
三阴交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慧 《江苏中医》2001,22(9):41-41
  相似文献   

17.
三阴交穴巨微结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交穴巨微结构形态观察(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李西林穴位巨微结构研究是指借助体视显微镜研究介于大体与显微之间的穴位组织结构,分辨其神经、血管、淋巴及筋膜等组织分布。有学者研究表明[1],显微结构下“穴位的神经分支更加增多,即...  相似文献   

18.
三阴交穴临床主治作用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交穴主治范围极广,不仅应用于脾经之腹胀、泄泻等消化系统的病变,而且善治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病变.三阴交穴的应用由来已久,其功能主治演变很大,甚至出现了一些传承失误.  相似文献   

19.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广泛应用于临床,既可祛邪,又可固本,配伍得当,疗效显著。通过临证治疗癃闭、痛经、真性球麻痹3个案例,体现了三阴交一穴调三经三脏气血,治本出发,鼓舞三经气血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治疗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最大20岁,最小8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8年,全部病例均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治疗方法:三阴交穴常规消毒,用5-6号封闭针头直刺2.5-3寸,待有胀、麻、沉等针感时,将山莨菪碱10-20mg,生理盐水2ml缓慢注入。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疗效:显效(一疗程愈半年内无复发)22例,有效(偶有发作或梦中欲排尿时即醒)4例。典型病例:张某,男,16岁,学生,患遗尿症16年。于1991年3月12日就诊。症见精神疲惫,形体消瘦,面色暗淡,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体:体温3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