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背景: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是两种抗菌药物的结合体,可以发挥局部广谱、强效、持久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控制并预防伤口感染。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治疗皮肤缺损性感染伤口的效果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将30例皮肤缺损合并感染伤口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清创、换药后,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使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覆盖,再以纱布包扎;对照组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后再以纱布包扎。观察两组治疗0,1,2周换药时的目测类比评分、敷料与伤口粘连情况、创面愈合率及痊愈时间。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治疗1,2周换药时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换药时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时敷料与伤口粘连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治疗皮肤缺损合并感染伤口效果好,可减轻换药时疼痛,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发现藻酸盐及水凝胶敷料等均可促进创面愈合,而新型敷料藻酸盐银联合水凝胶敷料,对于难治慢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藻酸盐银联合水凝胶敷料对慢性创面治疗的作用。 方法:选择江苏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慢性创面患者3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藻酸盐银联合水凝胶敷料序贯换药;对照组采用1%磺胺嘧啶银冷霜抹在凡士林纱布上外敷,于治疗后7,10,14,17,21 d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速度、药物不良反应、换药时创面痛感、肉芽破坏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约6 d,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 < 0.05)。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创面换药时无明显疼痛感,肉芽组织无明显破坏。提示藻酸盐银联合水凝胶敷料序贯治疗慢性创面具有显著抗菌及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慷舒灵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至200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共21例,在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和感染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例患者予以慷舒灵凝胶治疗,对照组12例予以聚维酮碘换药处理,观察糖尿病足愈合情况。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创面溶痂明显。治疗4周后,治疗组创面基底坏死组织清除完毕,肉芽组织呈持续生长,创面周缘上皮化明显;对照组创面基底仍有坏死组织存留,创面较治疗组干燥。治疗8周时,治疗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慷舒灵凝胶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化,进而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联合高锰酸钾水疗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创面清创后予以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磺胺嘧啶银乳膏纱布覆盖,无菌敷料包扎。观察组清创后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35℃)浸泡水疗30 min联合rbbFGF凝胶局部外用治疗,余操作同对照组一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愈合时间为(30.52±8.72)d,短于对照组的(40.42±15.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缩小和肉芽生长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细菌转阴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bFGF凝胶联合高锰酸钾水疗治疗难愈性创面能够促进创面缩小,加速创面肉芽增长,有明显的抗感染的作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急性感染性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临床上常采用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为急性感染性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的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感染性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患者共63例,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分别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包括清创手术和清创手术+负压创面治疗(NPWT),设为手术治疗组,共44例]和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超声清创和常规换药),设为非手术治疗组,共19例。通过分析创面处理前后血糖值变化、创周炎症反应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总体截肢率,评价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不同临床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数据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Radit分析法和χ2检验。 结果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血糖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在创周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生成方面,手术治疗组在炎症反应控制方面95%CI为0.808~1.149,在肉芽组织生成方面95%CI为0.792~1.133,均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同时对手术治疗组内的清创手术和清创手术+NPWT两种治疗方式行进一步Radit分析,结果提示两种治疗方式在肉芽组织生成方面,95%CI为0.2466~0.6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截肢率为9%,非手术治疗组截肢率为37%,提示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 结论对于急性感染性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应积极行清创手术治疗或辅以NPWT,尽量清除坏死组织,积极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这对糖尿病足湿性坏疽保肢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深Ⅱ度烧伤患者30例,取约10cm×10cm大小创面为治疗组用药创面,常规清创后创面用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外敷;选择治疗组同侧或对侧相应部位、相等深度约10cm×10cm大小创面为对照组用药创面,常规清创后创面用磺胺嘧啶银冷霜外敷。分别观察患者用药后第1、3、5、7、14、21天6个时相点疼痛感、创周反应及创面愈合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降低,创面分泌物减少,创周红肿反应降轻,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较传统磺胺嘧啶银冷霜外敷治疗更有效,为一种调控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高效生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异种(猪)ADM覆盖治疗,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治疗,观察创面的愈合疗效、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2 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愈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创面病原菌检出率。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 结果治疗2周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24.21±3.21)d]短于对照组[(31.89±4.64)d],实验组创面换药次数[(8.34±1.12)次]少于对照组[(15.11±1.69)次],实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29±0.25)分]低于对照组[(4.79±0.74)分],实验组愈后患者满意度评分[(9.08±0.49)分]高于对照组[(8.16±0.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59、20.560、10.364、6.548,P值均小于0.05);治疗1周后,两组创面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7,P>0.05)。 结论异种(猪)ADM作为糖尿病足创面覆盖物,改善局部微环境,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细菌侵入,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治疗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200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骶尾部压力性溃疡患者32例,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压力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采用压力性溃疡PUSHTool3.0评分评估两组压力性溃疡创面。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创面局部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缘有新生上皮爬行覆盖创面,而对照组创面局部仍有坏死组织覆盖,创缘上皮爬行不活跃。治疗8周时,治疗组创面上皮化和肉芽组织生长进一步增加,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时PUSHTool评分治疗组(8.53±4.88)低于对照组(11.06±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传统换药方法,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更有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上皮化,从而促进压力性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富林蜜与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同体对照法,在56例患者身上分别选取两处面积相当的创面,随机分为两组,同步同法清创后,对照组部位涂抹安慰剂后用磺胺嘧啶银霜换药治疗,治疗组部位涂抹rhGM-CSF凝胶后用富林蜜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愈合百分率及细菌培养结果的差异,并检测受试者在用药期间有无化验检查结果异常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7.33±1.19)d较对照组(19.56±1.81)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的第14、17和20天,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63%,对照组为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全部受试者的血象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与药物应用无明显相关,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结论 富林蜜与rhGM-CSF凝胶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百分率,其抑菌效果与深Ⅱ度烧伤创面经典外用药物磺胺嘧啶银霜相比,无明显差异,而且在用药过程中绝大多数受试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磺胺嘧啶银霜与金因肽联合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磺胺嘧啶银霜与金因肽联合外用换药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9例皮肤溃疡患者分别采用磺胺嘧啶银霜与金因肽联合治疗和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治疗,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磺胺嘧啶银霜与金因肽联合外用组(47例)和呋喃西林组(42例),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个层次,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磺胺嘧啶银霜与金因肽联合外用组痊愈率(80.85%)高于呋喃西林组,无效率(2.12%)低于呋喃西林组(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霜与金因肽联合外用组在临床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呋喃西林组,磺胺嘧啶银霜与金因肽两者联合应用于皮肤溃疡,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达到去腐生肌、抗炎消肿、防止粘连出血、加速上皮生长的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锌霜对延迟入院轻中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6例延迟入院轻中度烧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银锌霜组249例,创面采用银锌霜治疗;烧伤膏组237例,创面采用烧伤膏治疗。入院时创面细菌培养阳性者在用药1周后比较两组细菌转阴率,同时比较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植皮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创面均完全愈合。与烧伤膏组相比,银锌霜组患者入院时创面细菌培养阳性者在用药1周后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为78.52%,较烧伤膏组(21.0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抗生素应用时间、残余肉芽创面植皮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上均较烧伤膏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锌霜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和创面促愈合作用,对延迟入院轻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春散1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青岛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57例存在坏死组织的难愈性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两组创面均按照常规换药清创,清除能够提起、粘连不紧密的坏死组织,以0.5%碘伏消毒,0.9%氯化钠溶液清洗。治疗组(30例)将复春散1号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混合外用,对照组(27例)内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湿敷,两组外层均用干燥无菌纱布包扎。两组均每日换药1次,共30 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坏死组织完全脱落、露出肉芽组织所需时间,治疗15、30 d后的创面愈合率,创周炎症反应、创面分泌物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坏死组织完全脱落、露出肉芽组织所需时间平均为(11.4±2.5)d,对照组为(17.8±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4,P=0.000)。治疗15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3.8±8.4)%和(18.4±6.8)%;治疗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7.5±15.1)%、(39.9±2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45、5.762,P=0.000、0.000)。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创周炎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5);治疗组创面湿润或微湿,无明显分泌物,对照组创面均有多少不等的分泌物。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春散1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有利于难愈性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杀菌消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生长,显著缩短了创面愈合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比较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面膜与普通面膜及暴露疗法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87例,分为暴露组(A组)、单纯面膜组(B组)、含rhEGF面膜组(C组)。A组创面用磺胺嘧啶银(SD—Ag)冷霜直接外涂后暴露,B组覆盖SD-Ag冷霜面膜,C组覆盖含rhEGF的SD-Ag冷霜面膜。观察3组创面坏死组织清除情况、换药时疼痛程度、分泌物细菌检出率、愈合时间。结果A组愈合时间为(18±4)d,B组淑(14±4)d,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创面愈合时间较A组平均缩短3—6d;C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2±3)d,与B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处理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时,应用含rhEGF的SD—Ag冷霜面膜可以解决药物黏附不易清除的难题,能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减少创面感染及毒素吸收,减轻换药疼痛,换药更简便,同时又能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烧伤敷料治疗Ⅱ度烧伤、减少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的效果。方法对45例Ⅱ度烧伤创面分两组,应用冷宁康和磺胺嘧啶银锌治疗,观察两组创面疼痛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使用冷宁康组0~Ⅰ级疼痛占95.5%(43/45),对照组中0~Ⅰ级疼痛占17.3%(8/4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2.48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4.61d(P〈0.05)。结论冷宁康不但能促进创面愈合,而且是一种对烧伤创面具有良好止痛作用的外用烧伤敷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组对照,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对流冲洗治疗Fournier坏疽的效果。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例Fournier坏疽患者,其中4例因VSD需自费纳入单纯换药组,另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VSD组6例和VSD联合对流冲洗组6例。所有患者经抗感染、控制血糖治疗后行Ⅰ期清创手术。单纯VSD组:根据创面大小及形态将负压材料剪成合适形状,充分接触并填满创面残腔,确保无残留死腔,封闭创面后负压接医院中心负压进行持续吸引,负压为150 mmHg(1 mmHg=0.133 kPa);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在单纯VSD组处理基础上联合0.9%氯化钠溶液通过输液器冲洗创面;清创换药组:对创面进行仔细清创,并用0.9%氯化钠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对创面进行冲洗,尽量保持创面清洁后,乳酸依沙吖啶纱布填充创面后敷料覆盖。对各组的创面细菌清除率、Ⅱ期缝合术式、平均创面封闭时间、住院总时间、患者满意情况、VSD使用个数及VSD堵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3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及χ2检验。 结果治疗后,单纯VSD组可见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较好;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创面基本被鲜红肉芽组织覆盖;清创换药组创面可见肉芽组织散在生长,创基仍可见坏死组织及分泌物附着,创周皮肤炎症反应较重。3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07,P<0.05)。清创换药组创面细菌清除率为(58.7±4.5)%,明显低于单纯VSD组[(79.8±5.6)%]、VSD联合对流冲洗组[(93.6±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2、9.133,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创面细菌清除率也明显低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8,P=0.001)。单纯VSD组5例Ⅱ期行拉拢缝合联合植皮封闭创面,1例腹股沟区创周皮瓣红肿明显,拉拢缝合后切口局部持续较多分泌物渗出,加强清创换药后切口逐渐愈合;VSD联合对流冲洗组患者Ⅱ期缝合采用直接拉拢缝合即基本封闭创面,创面愈合良好;清创换药组1例Ⅱ期行直接拉拢缝合联合局部植皮,皮片部分成活,剩余3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加游离植皮术封闭创面。3组患者平均创面封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89,P<0.05);清创换药组的平均创面封闭时间明显大于单纯VSD组、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1、7.195,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平均创面封闭时间也明显大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18)。3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07,P<0.05);清创换药组的住院总时间为(38.3±9.3) d,明显大于单纯VSD组[(22.3±3.4) d]、VSD联合对流冲洗组[(16.7±2.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3、7.106,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住院总时间也明显大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47)。单纯VSD组堵管率为44.4%(12/27),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堵管率为15.8%(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41)。单纯VSD组患者治疗期间虽然也无明显疼痛,但费用较高;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创面愈合良好,患者满意度最高;清创换药组患者换药过程疼痛剧烈,住院时间长,后期创面封闭效果不甚满意。 结论VSD联合对流冲洗能快速稀释引流创面分泌物,减轻创面感染,有效解决堵管发生,保障引流通畅,为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1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片移植修复四肢深度烧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皮片移植治疗四肢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32例患者分组,VSD治疗组17例手术清创后应用VSD技术;常规治疗组15例采用传统换药方法,去除坏死组织并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两组患者创面新鲜后,分别移植断层皮片修复创面。结果VSD治疗组经持续负压吸引7~10d后,去除VSD敷料,13例肉芽组织新鲜,移植刃厚或中厚皮片,4例仍有肌腱、骨组织外露,更换VSD敷料,再次行持续负压吸引7—10d,至肉芽组织新鲜,移植刃厚或中厚皮片,术后皮片成活;常规治疗组中10例传统换药后经1次手术,5例患者经2次手术移植刃厚皮片封闭创面。VSD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P〈0.05,创面疼痛,肉芽组织生长和愈合时间比较,P〈0.01。结论VSD技术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创面细菌检出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因此,值得在深度创面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背景: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促进组织缺损创面的愈合修复,其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在糖尿病足治疗领域的效果至今少有报道。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方法修复糖尿病足创面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收集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传统治疗组调控血糖辅以创面换药,采用传统清创干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采用传统治疗结合使用新型的海藻盐泡沫敷料干预,每组30例。评价2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结果与结论:与传统治疗组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病足在换药次数、血糖控制平稳时间、创面准备时间愈合时间、治愈率均显著改善(P0.05)。结果说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可促进创面炎症消退,刺激创面肉芽生长,同时能为皮肤缺损创面二期植皮或者皮瓣转移覆盖修复,创造有利的修复条件,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在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经抗感染、控制血糖及手术清创处理,并对创面进行照相。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将PRP均匀完整覆于创面,2组均使用凡士林纱布对创面进行覆盖,按需换药/清创,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对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炎症反应阳性率、换药/清创次数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换药后第6天、第9天、第18天,研究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8.90±7.18)%、(58.49±9.80)%、(96.70±5.39)%,分别优于对照组[(14.76±6.79)%、(43.76±7.29)%、(80.51±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4、8.092、11.860, P<0.05);研究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1.49±3.18) d,短于对照组[(27.46±3.7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4, P<0.05);研究组炎症反应阳性率为8.68%,明显低于对照组(3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4, P<0.05);研究组的换药与清创次数分别为(7.19±1.08)、(2.28±0.59)次,均低于对照组[(9.68±1.47)、(5.37±1.29)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3、7.282, P<0.05)。 结论应用PRP进行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用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疗效更佳,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炎症反应阳性率、换药/清创次数,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换药方式对糖尿病足局部清创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10月53例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加用糖尿病足外用药酒换药,以局部经皮氧分压、溃疡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及截肢率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和经皮氧分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平均愈合时间及截肢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式上加用糖尿病足外用药酒换药可改善糖尿病足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对9例糖尿病足wagner分级为3~4级的糖尿病足患者在糖尿病足病灶清除术后使用NPWT治疗,2~3周后植皮或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效果及加强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伤口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 应用NPWT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骨外露基本覆盖,为后期治疗创造良好治疗条件,9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全部愈合.结论 应用NPWT、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伤口的护理及基础护理是保障NPWT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