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乳糜瘘是左颈部胸导管或右颈部淋巴管被意外切断的结果,根治性颈部清扫术后发生的乳糜瘘是严重的并发症,Crumky报告。其发生率为1—2%。我科自1978年以来,并发乳糜瘘4例。本文就颈清扫术及术后并发乳糜瘘治疗的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报道四例乳糜瘘中,一例在术中,3例在术后,1例在右侧,3例在左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后有效的处理乳糜瘘的方法。方法:对12例乳糜瘘患者采用60kPa至80kPa之间持续强负压吸引治疗。结果:11例治愈,1例改为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胸导管主干有损伤,经缝扎后治愈,结论:熟悉颈部解剖和仔细操作是预防乳糜瘘的关键,持续性强负压吸引是处理颈清扫术后糜瘘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2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发生6例乳糜瘘或淋巴管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12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32例,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98例。术后发生乳糜瘘6例,行局部加压包扎并引流,1例治疗未果行二次手术缝扎,结果:发生乳糜瘘者均为根治性颈清扫术,其中左侧手术43例,发生乳糜瘘4例(8.386%),右侧55例,发生2例(3.636%),平均每日引流量20~100ml,5例于术后4~7d止漏,行二次手术(缝扎术)1例,术后19日止漏。9例乳糜瘘或淋巴管漏均治愈。结论:左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与两侧不同的解剖特点有关.术者对解剖的熟悉程度和手术操作的轻柔仔细是预防发生乳糜瘘的关键,乳糜瘘的处理以局部加压为主,难愈者再行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3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乳糜瘘是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诱发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 ] 。 1 983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本科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1 4 72例 ,发生乳糜瘘者 38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8例乳糜瘘发生于术后 2~ 9d ,因引流液增多且呈乳白色或局部积液穿刺抽出乳白色液体而被确诊 ,其中男性 1 7例 ,女性 2 1例 ;右侧 2例 ,左侧 36例 ;术前放、化疗者 1 8例 ;均发生于包括颈根部清扫的颈分区清扫术后。1 .2 方法 行颈清扫患者术后常规于锁骨…  相似文献   

5.
吴伟力  嵇庆海 《浙江医学》2005,27(2):146-146
乳糜瘘是颈部手术的并发症之一,颈淋巴结清扫术(简称颈清术)后其发生率是1%~3%.我们总结两院1994~2001年颈清术后乳糜瘘21例的防治经验,对预防和治疗措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耿中利 《新疆医学》2006,36(6):79-80
甲状腺癌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当大部分患者需要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由于颈部具有丰富的淋巴回流,尤其是淋巴导管及乳糜管均在颈部汇入静脉系统,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颈淋巴,管或乳糜管若损伤,会并发乳糜漏。乳糜漏是劲廓清术后一种对生命有潜在威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颈廓清术是预防和根治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效疗法 [1 ] 。乳糜瘘是颈廓清术的并发症之一 ,根治性颈廓清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率为 1 %~ 3% [2 ] 。如果处理不当可致伤口感染、坏死、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我科 1 985年 5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行颈廓清术 5 91例 ,术后发生乳糜漏 2 2例 (3.72 % ) ,经采取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后 ,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有关护理工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乳糜漏患者中 ,男 9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 4 6岁。左侧颈廓清术后乳糜瘘 1 7例 ,右侧 5例 ,乳糜瘘的发生时间为术后 2~ 3d。2 2例乳糜漏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获治愈 ,最短 6 d,最长 2 5 d,平均愈合时间为 1 1 .4 d。 2 2例均痊愈出院。2 护 理2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以利呼吸和引流 ,术后 1 2 h之内是术腔渗出液量最多的时期 [1 ] ,必须严密观察引流情况。2 .2 保持引流管通畅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管漏和乳糜漏的原因,诊断及处理体会. 方法 回顾分析842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发生淋巴管漏或乳糜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结果 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5例,予结扎处理,术后未发生乳糜漏或淋巴瘘.术后发生淋巴管漏14 例,左侧4 例,右侧10例;发生胸导管漏11例;左侧10例,右侧1例.所有患者都给持续负压引流及局部压迫处理,部分患者给予饮食控制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淋巴管漏的14例患者于1周内治愈,胸导管漏的 8例于2周内治愈,其余3例超过1月,最长1例45天治愈. 结论 术中恰当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淋巴管或胸导管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发现淋巴管漏或胸导管漏应及时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及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该科共收治的1793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1.17%)颈乳糜漏患者,其中13例采用局部加压包扎加持续负压引流的常规方法治愈;5例在采用常规方法2~3 d无效的情况下联合生长抑素6mg+0.9%生理盐水48mL,微量泵泵入2mL/h,维持24h,连用2~3d后治愈;3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乳糜漏最好的治疗方法在于术中的预防,局部加压包扎加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方法;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提高乳糜漏的闭合率;对持续时间较长、引流量较大、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采取手术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崔苗  赵峰  顾侠  郭琨  朱静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99-120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预防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00年9月-2009年3月间438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12例淋巴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及低脂饮食的保守治疗,其中10例获得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1d(8~16d),2例失败,经手术治疗而痊愈。结论乳糜瘘经积极而合理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1.
颈淋巴结清扫手术后乳糜漏的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手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颈淋巴结清扫手术 12 85例术后发生乳糜漏 2 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糜漏的发生率为 1.6 % ,18例经保守治疗治愈 ,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对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 ,术中应加强预防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近年来其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目前手术根治及淋巴结清扫仍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1].由于颈部具有丰富的淋巴回流,特别是乳糜管及淋巴导管均在颈部汇人静脉系统,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颈淋巴管或乳糜管若损伤,而术中未发现或术中处理不可靠,易并发淋巴漏.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1% ~3%.若淋巴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感染坏死、颈部大血管腐蚀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1998年至2010年共开展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326例,发生淋巴漏9例(2.8%).对淋巴漏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颈部具有丰富的淋巴回流,全身最大的淋巴导管一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均在颈根部汇人到静脉系统。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如果损伤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的主干或其分支可导致乳糜漏,是较为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如果处理不当,大量乳糜液丢失,不仅容易引起皮瓣坏死、局部感染,还可导致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淋巴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乳糜胸或全身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淋巴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本科收治的甲状腺癌行颈清扫术患者1 104例,对术后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淋巴漏患者的预防、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术后39例(3.5%)患者出现颈部淋巴漏,包括轻度27例,中度3例,重度9例.其中行左侧颈清扫的患者较行右侧颈清扫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漏.多数患者联合多种保守治疗成功治愈淋巴漏,2例患者因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再次手术仍失败后进行创腔内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成功治疗淋巴漏.本组患者无感染、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结论 处理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重在预防,清扫左侧颈淋巴结时应尤其注意.多数淋巴漏患者可通过持续负压引流、生长抑素泵入等保守治疗治愈,联合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创腔内注射可加速淋巴管闭合.少数患者淋巴漏持续时间长,引流量大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取手术治疗,但再次手术治疗风险大,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负压吸引对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后4例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低脂饮食,持续强负压吸引(压力一般在-35~-50 kPa之间),强负压吸引时最大引流量达600 ml/d,局部适当加压包扎。结果: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为1.63%(4/245),4例患者均在2周内治愈。结论:及早发现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强负压吸引,适当加压包扎是治疗乳糜漏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颈淋巴结结核行颈清扫术并发乳糜漏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 039例颈淋巴结结核行清扫术术中、术后发生乳糜漏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结果:术中发生乳糜漏的38例,经术中积极处理,35例术后乳糜漏消失;术后乳糜漏16例,经控制饮食、通畅引流、加压包扎及手术缝扎等措施均痊愈。由于不断改进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法,术中、术后乳糜漏发生例数逐年下降。结论:乳糜漏是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见并发症,把握手术时机,术中妥当的措施和术后积极有效的处理,可最大限度减少乳糜漏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癌颈淋巴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在1998年7月至2009年7月间行甲状腺癌颈清术并发术后乳糜瘘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颈清术后并发术后乳糜瘘发生率为1.89%,多发生在右侧,全部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乳糜瘘多发生在右侧与解剖因素有关。手术者对解剖的熟悉程度和手术操作的仔细操作是预防乳糜瘘发生的关键。乳糜瘘的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部术后乳糜漏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颈部术后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非手术处理,如持续负压引流、限制饮食、局部加压、静脉营养支持等,对于经上述方法处理无效者,行手术探查.结果 乳糜漏的发生率为4.5%,左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颈淋巴结清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肿物切除.88.9% (32/36)发生于术后前3天.32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4例经手术治愈.结论 熟悉颈部淋巴管的解剖和仔细操作是减少乳糜漏发生的关键,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及低脂饮食是处理乳糜漏的主要方法.少数患者需手术探查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83-8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特点及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5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淋巴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出现淋巴漏22例,发生率为4.2%。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淋巴漏发生率不同(P0.001),其中,与右侧中央区清扫相比较,左侧及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淋巴漏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7、P=0.000004)。21例淋巴漏患者均通过各种保守治疗治愈,术后住院时间为(7.43±1.57)d,仅1例行手术治疗,22例患者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清扫术后淋巴漏主要在于预防,清扫左侧中央区淋巴结时尤其要注意,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少数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可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颈廊清术后乳糜瘘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廓清术是头颈部癌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乳糜瘘是该术式术后对生命有潜在威胁的并发症 ,如处理不当可致伤口感染、坏死、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我科 1985年 5月至 1999年 12月共行颈廓清术5 80例 ,术后发生乳糜瘘 2 1例 (3.6 2 % ) ,现对其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 80例颈廓清术中左侧颈廓清术 2 70例 ,乳糜瘘 16例 (5 .93% ) ,右侧颈廓清术 310例 ,乳糜瘘 5例(1.6 1% )。 2 1例乳糜瘘患者中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2岁 ,平均 45岁。临床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