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的哲学家王充认为,延年益寿势在可行,益寿之道贵在顺乎自然,所谓“无为”者是也。他在《论衡》中说:“人生皆当受天长命”,“人生于天地,天地无为,人禀天性者,亦当无为”,“人本于天,天本于道,道本其然,顺乎其然,即是最上养生之道”。《内经》云:“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关  相似文献   

2.
韦公远 《现代养生》2005,(10):34-35
老子以长寿著称于世《,史记》中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本文拟从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五千言中探讨他的修道长寿之术。一、自然长寿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一词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丰富的内涵。自然可理解为保持事物原有的状态和发展规律,不要人为地破坏或歪曲,它表明了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是道的本质特征。自然而然,才是真正的“长生久视”之道。事实证明,不苛求长寿者反而是长寿者,那些追求长寿而不择手段,肆意破坏自身发展规律的人反而成了短命之人。这就说明,自然是外界…  相似文献   

3.
章涵 《大众健康》2006,(1):52-53
《道德经》博大精深.现仅就其中有关养生之说与读者讨论—二:《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道法自然”。道.本意是道路;在《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天下万物的“大母”.是“宇宙第一原理”的代词。“道法自然”是说.天下万物(当然包括人的机体、健康、生活以及生命)的运行都要遵循天然之大法。“道法自然”与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非常吻合。《灵枢》中的“邪客”篇云:人与天地相应也。《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说.人应该顺应一年四季大自然的不同状况,采取各不相同的养生措施,逆之则伤。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自诞生起,就凝重地集结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黄帝内经》里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最早提出天人相通思想的是孟老夫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应当指出,早期孟老夫子所谓的"天",含有一定意志的主宰之义,而到了宋明清时代,这个“天”就是指客观纯粹的自然和宇宙。祖国…  相似文献   

5.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然而历史上很多人追求长生不老都终成泡影。人的生命和万事万物一样都会有个限度,而这个限度则取决于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先天禀于父母,我们自己不能掌握,而后天则必须顺乎自然,这才是长寿之道。《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说,人作为生存在浩瀚自然界的一分子,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长寿》1996,(2)
东汉哲学家王充说:“人本于天,天本于道,道本自然。顺乎自然,即是最上养生之道。”名人由于文化修养较高,深信王充之论。他们未必刻意研究养生之道,但对待事业持之以恒,生活上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反而赢得  相似文献   

7.
脾属脏,胃属腑,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将水谷化为血气,以滋养全身,灌溉五脏,脾胃固则百病不生。《黄帝内经》日:“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相似文献   

8.
养生,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就是告诉人们只有与自然相和谐相适应,才能护卫形神,达到阴平阳秘的养生目的。正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冬季的养生极为重要,根据古代的卫生保健格言来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黄帝内经》也明确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相似文献   

9.
《长寿》1997,(12)
老年人晨练,必须讲究科学,选择最佳时间、环境、方式,运动适量,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一、跟着太阳走 东汉哲学家王充说:“人本于天,天本于道,道本自然。顺乎自然,即是最上养生之道。”老年人晨练亦应顺平自然,“跟着太阳走”,即太阳出,我就出来晨练。因为这是晨练的最佳时间,空气新鲜,避开了日出前污染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应文辉 《家庭医学》2006,(21):51-51
祖国医学关于“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十分精辟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人必须和自然相适应,保持协调统一,方能获得健康。《黄帝内经》中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相似文献   

11.
樊正伦 《家庭医学》2006,(24):58-59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不仅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而且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这种把人体生理现象、精神活动与自然、社会结合起来考察人类生命规律的观点,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所特有的“天人相应“的思想,也就是宇宙万物一体的观念。从文字记载考证,最初人们的这种认识还是比较朦胧的,如《管子》书中这样写道:“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这里从天人关系中提出两者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到了西汉初年,《淮南子》用人同天相比,发现一些类似之处,说:“头之圆也像天,  相似文献   

12.
核心提示 要利用夏季进行养生,养阳敛阴,顺应自然,避暑防寒,清暑化湿。 《内经》:“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人与天地相应”。夏季养生.也必然与夏季的气候特点和人体变化规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文如 《健康世界》2014,(11):98-99
《诗经》曾提到:“其籁伊何,惟笋及蒲”。古代的文人墨客总是钟情于竹子,也喜食竹笋,陈志岁《马蹄笋》云,“谁种拿云百万丛,夏秋生子马蹄同。快刀切下真如雪,清气漫来未藉风。”竹笋四季皆有,但因冬日时令蔬菜偏少及冬天的笋个大肥满,就有了所谓:“尝鲜无不道冬笋”之说。  相似文献   

14.
林书立 《现代养生》2009,(12):10-12
《内经·上古天真论》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十分简要地揭示了上古真人的养生诀要,值得仔细玩味。下文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15.
养生既有卫生防病,又有抗老延年的意思。东汉哲学家王充在其《认衡》中写道:“人本于天,天本于道,道本于自然,顺乎自然,即是最上养生之道”。人的天寿,取决于先天后天两个方面,先天的强健和后天的保养都是决定性因素。但客观实践证明,人在后天能顺乎生命的自然规律,的确能够增寿。从中国多次人口普查中发现,新疆、四川、广西、广东的百岁长寿老人较多,而这些老人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山区农村,一生清贫。靠双手劳动维持自己的生活。如曾报道的135岁的新疆维吾尔族吐地沙拉依老人,自幼家境贫苦,80岁时还骑着毛驴到沙特阿拉伯,经商18年以后继续从…  相似文献   

16.
六字诀别称六字法、六气法,是道家气功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功法,首见于南北朝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吐气也。”此后隋·智觊的《修习止观坐禅杂要说》,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圣济总录》、《寿亲养老新书》,以及明《类修要诀》、《修龄要旨》和清《遵生八笺》等要籍  相似文献   

17.
老餐养生     
《左传》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之民,谓之“饕餮”。杜预注解说:“贪财日饕,贪食日餮。”从此天下皆认为,贪吃同贪财一样,是件可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天人相应”是我国中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由于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季节养生或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千金要方·养性》引列子之说:“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说明人与自然气候相关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长寿》1996,(7)
《道德经·洪德四十五》云:“清静为天下正。” 《庄子·至乐第十八》云:“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云:“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相似文献   

20.
陆江 《现代养生》2010,(8):72-72
我国古代医学名作《黄帝内经》认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研究《黄帝内经》三十年,提出的观点很著名,即人道“中兴论”,就是说人年过四十,“元气既损,责在复之”,认为人年过四十应修理一番,以稳固根基,从而需要注重养生。他说:“国运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