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总结15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评估及呼吸道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取正确的体位,密切监测病情,腰大池引流者做好引流管护理,加强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脑脊液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重视出院指导。1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并发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7例,脑脊液漏1例,皮下积液2例,经治疗护理后痊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切除伴颈部扩展的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14年12月由神经外科与头颈外科联合切除伴颈部扩展的颈静脉孔区肿瘤26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个性化营养支持、呛咳与误吸的预防、跌倒与坠床的预防、有效沟通与心理疏导、脑血管造影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早期饮食及吞咽训练,加强体位及活动指导,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并予延续性出院指导。结果 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8~23d。结论伴颈部扩展的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难度极大,多学科联合一期切除肿瘤后,系统化、个性化的护理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1例颈静脉球瘤切除并跨面神经移植患者的护理。术前重点做好血管的评估、皮肤准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后做好生命体征及病情的严密观察、切口及引流的观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及面瘫的康复护理,这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10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例患者在术中发生脑脊液漏,2例术后进食出现呛咳,2例发生面瘫。经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在治疗颈静脉孔肿瘤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15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15例肿瘤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0例,脑膜瘤4例,颈静脉球瘤1例;术后7例患者出现后组颅神经损害,2例出现皮下积液。术后随访未见有肿瘤复发。结论远外侧入路可以直接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区,最小程度减少对脑干小脑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和干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前后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我科 2 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术后做好病情观察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2 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无 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对1例颈静脉球体瘤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施行颞下窝进路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通过术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颅内压、肌张力、输血反应等情况,注意颅脑和面瘫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加强基础舒适护理,认真进行出院宣教,结果患者治愈出院.提示颈静脉球体瘤虽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围手术期护理极其重要,它是保证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周敏  张惠荣  李伟 《现代护理》2006,12(20):1919-1920
对1例颈静脉球体瘤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施行颞下窝进路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通过术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颅内压、肌张力、输血反应等情况,注意颅脑和面瘫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加强基础舒适护理,认真进行出院宣教,结果患者治愈出院。提示颈静脉球体瘤虽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围手术期护理极其重要,它是保证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139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心肺功能,做好胃肠道和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3例术后出现创口周围轻度皮下气肿,均于2~3d自行吸收、消退。术前积极完善的准备和术后严密观察及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46例腮腺肿瘤患者行改良切除术,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进行病情观察及卧位、饮食指导,积极预防和护理并发症,并针对切口疼痛进行护理。结果术后切口I期愈合,术区瘢痕不明显;发生暂时性面瘫3例,味觉出汗综合征2例,涎腺瘘2例,且本组患者术侧耳垂和耳廓背部皮肤感觉暂时性减弱,经治疗后患者以上症状消失。术后随访1~6年,未有肿瘤复发病例。认为对腮腺肿瘤行改良切除术的患者于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并防止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1.
孟蕾蕾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08-909
内镜颅底外科是近20余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拓展的内镜经鼻人路涉及范围可从额窦到寰椎,从颅底中线到颈静脉孔.但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拓展,使其微侵袭特性变得具有侵袭性,主要表现在对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和脑干以及脑血管的侵袭[1],不仅会出现出血性并发症,还会出现缺血性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并给予妥当的处理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我科2007年2月~2011年9月经鼻内镜行颅底病变切除465例,术后出现缺血性并发症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颅底肿瘤是常见的颅脑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开放性颅脑手术创伤大,病人恢复慢。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4月施行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术53例,实施围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影像学和颅底解剖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耳鼻喉头颈外科显微手术快速发展,曾被人们视为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并且有重要血管的前中颅底相关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共采用改良上颌骨拆装手术入路对10例前中颅底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艳  陈建明  王存香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33-1534
颈椎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疾病,特别是颈椎骨折伴有关节脱臼导致的脊髓损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和高位截瘫的可能。1933年Crutchfield首次使用了颅骨牵引术,1938年进行改进后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刘静莉  肖强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57-2158
目的探讨改良Gardner-Wells颅骨牵引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应用改良Gardner-Wells颅骨牵引器结合马蹄形头架作颈椎后路手术术中体位固定和维持复位30例,观察其维持复位和固定的确切性,操作与护理的灵活性,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例寰枢椎陈旧性脱位患者术中牵引复位丢失20%,术中通过器械复位良好,其余病例维持良好复位,体位固定确切,操作灵活,护理方便,出血量300~800ml,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Gardner-Wells颅骨牵引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能维持良好的手术体位并有助于显露,操作简单,护理方便,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杨洋  成健 《护士进修杂志》2014,(20):1894-1896
目的 调查手术室护士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知识、行为情况,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知识、行为的问卷,对北京市4所医院的24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知识得分为(7.45±0.34)分,行为得分为(38±6.03)分。结论 目前,手术室护士缺乏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知识,操作不规范,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职责定位不高,需加强手术室护士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知识的培训,改善其操作行为,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程蓉  魏桂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4,(20):1867-1869
目的 提高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认识,加强护理工作,防范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手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为高血压3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例,漏诊6例。结论 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加强责任心、做好急救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青光眼的误诊率,减少致盲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游离腓骨瓣行上、下颌骨修复重建后患者下肢的功能,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41例游离腓骨瓣行上、下颌骨修复重建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客观测量和运用Enneking下肢功能量表行主观评价。结果41例患者术后2周下肢均有肿胀,术后3个月33例下肢有肿胀,术后6个月7例下肢有肿胀;术后6个月时患者踝关节内翻、外翻、跖屈受限,躅指肌力和蹰指抗阻力量基本恢复;主观评价方面,肢体疼痛、自我感受、行走能力和步态改变在术后6个月时基本恢复,支具使用术后3个月时恢复,总分和功能活动评分随时间变化而增高,但明显低于术前得分。结论游离腓骨瓣对患侧下肢功能手术后短期内存在影响,应加强对供区的术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9.
加强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提高重症急腹症抢救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加强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完善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配合模式,提高重症急腹症抢救效率。方法统计分析加强管理前、后手术准备时间、2h内手术率、手术时间、休克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的变化。结果通过加强管理,明显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提高了2h内手术的比例,降低了休克的发生率,并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死亡率。结论加强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对提高重症急腹症抢救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围手术期不同体温对婴幼儿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不同体温对婴幼儿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三组,A组为提高室温组,将室温提高至26℃,术中肛温〈36℃;B组采取液体加温法,肛温维持在36.2士0.2℃;c组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肛温维持在37±0.5℃。观察三组术前、术中、术后血压、心率、肛温、拔除气管时间、尿量、引流量、麻醉复苏期间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三组中,A组患儿术中,术后体温降低明显,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明显,术后引流量增多,寒战、躁动发生率最高,拔管时间明显延长。C组寒战、躁动发生率最低,拔管时间最短。B组在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寒颤、躁动发生频率上也有明显高于C组。结论低体温使术后潜在并发症发生率增多,术中采取保温措施,肛温维持在37±0.5℃,更有利于婴幼儿手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