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伤寒杂病论》中的补法运用补法,是治疗虚证的方法。它是以补益药为主,适当配伍,组成方剂,具有扶正补虚的作用。另外,在正气虚弱不能抗病或驱除余邪时,亦可兼用补法扶助正气,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此法是遵《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衰者补之”的经旨而运用的。论中的补法,按其所属方剂的功用特点和作用部位,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有正补五脏和五脏相生滋补;有补先天之本,和补后天之本之分。按其补益作用的大小和性质,可分为峻补、平补、调补、温补、清补等。为了便于探讨论中补法,以补气、补血、  相似文献   

2.
《难经·七十五难》说:“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说明治虚证用补法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是用于久病体虚,有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作用。另一种是扶正祛邪,扶助正气与病邪作斗争,从而战胜疾病。补法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但  相似文献   

3.
补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主要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的不足,或补益某一脏腑虚损的一种治法,以达到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恢复健康之目的,即《内经》“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之义。因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补法首先要重视脾肾。  相似文献   

4.
补法是祖国医学重要治疗法则之一,也是慢性肝炎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内经》云:“虚则补之,夺则益之”。补者补其所损,益其不足,补法为扶正,扶正以祛邪,邪祛正自复。近年来我们在慢性肝炎治疗实践中体会到,大多数病例应用补法以改善肝功,消除症状,获得康复。  相似文献   

5.
八、补法(一) 补法又称补益法或滋补法,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的虚损,给予补益的方法.也即《内经》所谓"虚者补之"的原则. 补法的意义有两种:一是对于久病体虚,脏腑功能减弱的病人,直接补充肌体某种匮乏的物质,或增强其生理功能,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一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正气虚弱,无力抗除病邪时,通过补益以扶助正气,祛除病邪,战胜疾病. (一)适应范围补法主要适用于正气虚弱、体力衰退的患者,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正气不足,无力逐邪者.  相似文献   

6.
补亦有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补,作为养生强身的传统方法,信奉者大有人在。但补亦有道。既不是人人可补,也不是老少咸宜,命笔为文,以正其偏。 中医治疗,概其要:“平其不平而已”。中医常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治疗方法来平衡病邪与正气的关系。每种治法都有其适应证。补法是针对“虚”证而施的一种治疗方法。用补法首先要有虚证,无虚即毋须补。补之不当易犯“实实之戒”。就是说误补等于“关门缉盗”,可以造致气血壅滞,中焦堵塞,对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7.
补法的运用     
补法是针对虚证而设的。《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云:“虚者补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补虚的总原则。《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云:“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  相似文献   

8.
补法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或补益某一脏之虚损,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并宜结合五脏之虚补益五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补法立论的依据。但其实际运用,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已有较为详尽的论述,现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单补为主法《金匮要略》针对具体病因运用补法之处较多,据病因不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法。1.1补气法《痉湿篇》…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关于文中的“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有谓正治:虚者按虚证治疗,即补不足;实者按实证治疗,即损有余。有谓指误治:虚证用泻法,使虚者更虚;实证用补法,使实者更实。虽然均认为虚证宜补,实证宜泻,但从文字解释方面看,出现了分歧。  相似文献   

10.
癌症在《内经》中早有记载,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则外邪乘虚而入,侵及机体日久而发病。“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警戒“虚虚实实”,目前癌症已经被认为是正虚邪实、邪盛正衰关系的一类疾病,依照《内经》的理论应该予以扶正祛邪和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  相似文献   

11.
中医对痛证病机的认识,大致可分虚实两端。实则邪气实,虚则正气虚。实痛多因邪气阻滞,经络气血不通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治宜攻邪通利,使邪气去,闭阻开,“通则不痛”;虚痛多由于阴阳气血不足,失于温煦濡养所致,治宜扶正补益,视其虚之所在而补之,使正复则痛止。临床上对疼痛虚实的辨证,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剧烈疼痛为实,隐  相似文献   

12.
扶正培本又称扶正固本。它是补法的总则。内经日。“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又曰:“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张景岳曰:“多虚者,急在正气,培之不早,临期无济也……甚实甚虚者,所畏在虚,但固守根本,则邪无不退也”。以上所述,是指运用扶正培本总则必须辨明正气虚,是虚在表,还是虚在里,欲知其虚处,应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参以理,化检查数据为准绳,  相似文献   

13.
略述中医补法及用补之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补法是最常用治法之一。它是从医疗实践中发现 ,又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 ,成为中医治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 历代医家论补要义从《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这些早期的医学经典中 ,对补法就有一定的理论概述和药物基础。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补上治上制以缓 ,补下治下制以急 ,急则气味厚 ,缓则气味薄”。以及“劳者温之 ,损者益之”。这些都扼要地说明补法的使用原则和方法。《难经·十四难》进而指出 :“虚则补其母”等内容 ,指出了五脏分补的原则与方法。《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14.
张景岳在中医癌症学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岳认为,致癌之由,先因正虚;正气之虚,本在命门。致虚之故,皆因调摄;成癌之机,虚实杂合。故治癌大法,当攻补兼施。他是中医癌证学术史上一位重要医家,第一个明确提出“人能胜天”。最早,明明确地提出在攻补兼施总原则指导下的“攻,肖,散,补”四法。  相似文献   

15.
补虚泻实原则是针灸临床中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补虚即扶正,泻实即祛邪。《素问·通评虚实论》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可见,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有余。虚者宜补,实者宜泻。《灵枢·经脉》日“盛者泻之,虚者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是针对虚、实两证制定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补法是中医重要的治法,属于"八法"之一.其可以分为直接补法和间接补法,直接补法即缺什么补什么,而间接补法是依据中医特有的基础理论确立的,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运用:1、阴阳互济;2、五行相生;3、资其化源;4、精气血津液相生; 5、"以通泻为补".若能灵活运用间接补法,不仅能达到补虚的目的 ,而且避免了直接补法的弊端,还体现了整体观和治病求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谈中医补法     
补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 ,是选用具有补益、滋养、强健等作用的药物 ,根据配伍原则组成方剂 ,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 ,恢复身体健康为目的的一种治病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 :“虚者补之” ,“损者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补法正是根据这些治疗原则制定的治疗大法。补法基本可以分为直接补法与间接补法两种。1 直接补法  直接补法又可称为正补法。《难经·十四难》曰 :“损其肺者 ,益其气 ;损其心者 ,调其营卫 ;损其脾者 ,调其饮食 ,适其寒温 ;损其肝者 ,缓其中 ;损…  相似文献   

18.
痴呆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病因复杂,病机多样,症状不一,发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治法存在差别.“补法”是使机体正气充盈,“清法”是驱除有害病理产物,分别应用于老年痴呆病程的不同阶段,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在临床的良好体现.单纯补精而忽视清毒祛瘀,或妄投清解而不顾护身之根本,均非良策.必须将两者结合地运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浅析虚不受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虚施补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是认证欠准确和施补技法稍欠所致。对于脾胃虚弱而属虚证者,补法过猛,用药过于滋腻,会有腻膈碍胃的壅中之弊,属不宜。或虽为虚证,又与余邪、痰浊、内毒、瘀血相混杂,仅施以补虚,则属不及。前者在选药中,避开质厚滋腻之品,后者可变通为平补、清补、通补、消补等,以敦促正气来复。  相似文献   

20.
补肾方剂是以补养肾脏药物为主组成,治疗肾虚不足之证的一类方剂,临床上经常运用。它以《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理论为立法依据,从属于现代方剂学的补益剂范畴,在治法中,属于“八法”中的补法。按照治疗法则的不同,首先可将补肾方剂分为纯补、兼补、补中兼泻三大类;再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