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艳敏  刘岩  刘亚民 《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0):40-40,41-42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是防范医疗不良事件重复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从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政策和制度入手,对我国现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行概述和分析,总结其特点与缺陷,并对完善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69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其价值被逐渐接受,人们对开展新的自愿报告系统的兴趣不断增高。为了迅速、恰当地处理医疗差错并减少医疗事故诉讼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制订了医疗差错的上报制度。  相似文献   

3.
程艳敏  刘岩 《卫生软科学》2011,25(8):581-583
从医疗不良事件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加拿大不良事件报告与学习系统的建立情况,从医院、医务人员个人、消费者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加拿大药物事件报告和预防系统的组织机构、报告途径等情况,以及对建立我国医疗不良事俐皓系统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方法:应用Excel,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18年~2021年度的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2021年本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对象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为护理类不良事件,以外科居多,常见于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最多的为带入压力性损伤的不良事件。结论:在同质化管理模式下制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完善闭环管理流程体系,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强化院科两级督查,以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科学合理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全面的、统一的医疗不良事件标准分类系统和患者安全术语,使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方法通过借鉴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先进经验,本系统对医疗不良事件从类型、原因、对患者的影响、事后处理、原因分析等项目均设置了大量统一、规范的预设项,报告输入时采用选择题式和简单的描述性语言即可完成不良事件的上报。结论应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不仅简化了医务人员工作量,提高了不良事件上报率,而且便于管理者对不良事件进行不同角度和纬度的统计分析,采取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6.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积极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肯定和接受。从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发生情况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分类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并就如何加快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地建设与完善,充分保障患者安全提出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积极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不良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根据报告系统的主体和适用范围可分为外部报告系统和内部报告系统两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现况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对2014年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医务人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意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完整率为83.03%。内科系统比外科系统上报意识强。建议:科室需进一步强化培训,增强主动上报意识,建立常态的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医疗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9.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医疗风险监管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和必然趋势。然而.国内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发展缓慢.尚不健全。目前未见系统报道。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卫生信息共享对于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凸显且日益为人们所肯定和接受。在区域卫生信息化环境下构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实现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内医疗机构中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不完善、人员依从性差、报告例数偏少、分析反馈不及时和系统改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主要从医院自身管理、医务人员和患者等多视角审视传统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和流程。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进行优化和流程再造,力求加强环节管理,实现报告系统智能化、报告流程便捷化、管理规范化、反馈及时化、对医疗纠纷处理的指导意义最大化,从而真正服务于临床科室,有效控制医疗纠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指出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分为强制报告系统、自愿报告系统、内部报告系统等.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报告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应科学界定医疗不良事件,应提高系统上报安全性和保密性,应科学改进上报系统,应建立和完善报告激励机制,应实现信息共享,应落实人员培训等.  相似文献   

12.
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和可预防性死亡已成为全球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介绍了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和可预防性死亡的防范策略和研究现状,包括患者的安全文化建设,用技术手段防范不良事件,给药管理系统应用,建立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阐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构建报告系统的目的,分析构建报告系统的特性要求,为建立和完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2017-2020年医疗不良事件数据分析,结合运用专业人员访谈法,发现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某医院2017 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收集的1 117例事件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科室负责人、医护人员及行政人员12名进行专家访谈。结果:医疗不良事件中Ⅲ、Ⅳ级上报比例高,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等手术科室上报例数多。医疗不良事件漏报瞒报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职能部门追责、引发纠纷及影响科室质量考核评分。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是上报意识不足、追踪整改不到位。结论:提高医护风险意识,完善闭环管理流程体系,强化院科两级督查,构建和谐安全文化氛围,以提高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率。  相似文献   

15.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医院医疗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应实行非惩罚性报告和奖励措施,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分析整个医疗服务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利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设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实现全院各类不良事件的统一上报与管理,对上报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利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不良事件管理。方法运用主流关系型数据库ORACLE、IIS和应用软件实现系统安装部署,接入医院信息系统(HIS),以及护理、输血和药品等信息系统,建立院内统一的不良事件管理系统。结果实现了全院不良事件的统一管理、移动端上报处理和短信提醒功能。同时,该系统具备审批流程设置、数据分析利用和个性化功能定制功能。结论系统从信息化角度支撑医疗安全与质量的改善与提升,满足业务部门系统需求,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循证医院管理理念,分析本院医疗不良事件根本原因,探讨医疗质量系统改进策略。方法 搜集该院近3年医疗不良事件数据类型,作根因分析,通过修订制度、流程改进、设备补充、学习培训等措施减少系统缺陷,提升医疗不良事件管理质量。结果 该院医疗不良事件主要类型为综合性较强的“其他事件”,主要原因为个人疏忽(37.2%)、医护团队沟通不足(29.4%)、流程未按照标准操作(29.0%);系统改进后员工医疗风险意识加强,不良事件上报率增加,警讯事件减少,不良后果事件下降,医务管理得到改善。结论 循证医院管理理念对提升医疗不良事件管理水平,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具有一定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10):1306-1309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某二甲医院2018年-2021年上报的387例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应用Excel对该医院2018年-2021年上报的医疗不良事件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9年上报例数最多;该院医疗不良事件主要为Ⅳ级事件(临界错误事件)和Ⅲ级事件(非后果事件);外科与内科是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场所;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最多。结论:应通过不断推进基层医疗不良事件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与定期对典型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等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某院2017-2019年度上报的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不良事件上报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某院2017-2019年度上报的医疗不良事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疗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正常班时间,尤其是上午时间段;主要发生区域为住院病区,手术科室居多,常见于普外科、骨科、妇产科、ICU、儿科等科室;发生对象集中于高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上报人员大多为初级或中级职称人员,医师岗位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最多;医疗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医疗管理类、护理管理类、医技管理类和器械管理类,以Ⅲ、Ⅳ级医疗不良事件为主.结论:制定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办法,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管,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病人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疗不良事件的正确识别、评估与处理,是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健全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构建医疗不良事件信息化报告平台,优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建立非惩罚的、保密的、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医疗不良事件管理体系,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举措。本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医疗不良事件防范与管理的相关实践,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