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分析镰刀菌属、曲霉菌属和链格孢霉属3种常见菌属导致的真菌性角膜炎( FK)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危险因素等相关特点,旨在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因3种常见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易感人群特点、感染危险因素、感染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种常见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伪足(7例)、前房积浓(4例)、卫星灶(3例)、苔被(2例)、内皮斑(1例)和免疫环(1例)。镰刀菌属的感染灶面积为18.22±15.37mm2,曲霉菌属为14.59±14.62mm2,链格孢霉属为16.32±32.78mm2,3种菌属的感染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有合并细菌感染(其中镰刀菌属1例,曲霉菌属1例)、合并角膜穿孔(其中镰刀菌属1例,曲霉菌属1例)、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其中镰刀菌属3例,曲霉菌属2例,链格孢霉属1例)。结论:镰刀菌属与曲霉菌属所致FK的病情进展快,其中镰刀菌属感染面积较大,主要有伪足和卫星灶等临床表现,曲霉菌属主要表现为前房积脓、苔被、内皮斑和伪足,链格孢霉属主要表现为伪足、前房积脓和卫星灶。研究3种感染菌属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前,真菌性角膜炎日益增多,且致盲率高。玻片法和培养法检查真菌性角膜炎的菌种,按菌种可分为丝菌性和酵母菌性角膜炎。我们对110例临床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进行常规生物培养,有94例(85.5%)属丝菌性,其中玻片法检出80例;16例(14.5%)属酵母菌性,其中玻片法检出11例;为临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镰刀菌属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绝大多数由镰刀菌属所致,其中茄病镰刀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1].本文报道1例经局部外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的茄病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镰刀菌属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绝大多数由镰刀菌属所致,其中茄病镰刀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1].本文报道1例经局部外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的茄病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真菌性角膜炎654例感染谱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Zhong WX  Xie LX  Shi WY  Sun S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81-1685
目的 对654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真菌性角膜炎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危险因素、季节变化、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和治疗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感染性角膜溃疡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61.9%)。角膜损伤(51.4%)特别是植物性物质损伤(25.7%)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在秋冬季比春夏季更高,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氢氧化钾湿片直接镜检法的诊断阳性率为88.7%。分离到的真菌中镰刀菌属最多见(73.3%)。604例(92.4%)患者接受了手术干预,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399例(66.0%),板层角膜移植177例(29.3%)。结论 镰刀菌属是真菌性角膜炎中最主要的病原。氢氧化钾湿片直接镜检法以其快速、简便和高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推广。角膜移植术仍然是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炎的最有效方法,建议早期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氢氧化钾(KOH)涂片镜检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价值,了解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取5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标本,作KOH涂片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 KOH涂片镜检法和真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58.62%(17/29)、52.94%(9/17),两者的真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份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3属3种真菌,其中镰刀菌属、暗色孢科真菌、酵母菌分别占35.29%、11.76%、5.88%。结论 KOH涂片镜检法是早期诊断本病的简单、有效方法,镰刀菌和暗色孢科真菌是宁夏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角膜炎是夏秋季节比较常见的角膜炎症,常常是由于植物性外伤所致,因为植物的枝叶经常带有真菌。引起角膜炎的真菌种类很多,至少有35个菌属,常见的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及青霉菌等。除植物性外伤以外,亦有因为滥用抗生素、激素治疗角膜炎,造...  相似文献   

8.
韩永钊 《包头医学》2007,31(3):137-138
目的:观察咪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8例经临床诊断的真菌性角膜炎,用自治咪康唑眼膏涂眼治疗。结果:8例真菌性角膜炎全部治愈。结论:咪康唑对真菌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同时探讨影响其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19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相关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眼部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152例(77.9%)。主要的致病真菌属为镰刀菌属75例(49.3%),曲霉属35例(23.0%),链格孢属23例(15.1%)。常见真菌对那他霉素敏感度最高,总敏感度达到89.5%,对氟康唑敏感度最低,总敏感度6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35g/L、患病天数≥14天、病灶情况分级为Ⅲ~Ⅳ级及上皮修复时间≥21天为影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镰刀菌属是本地区主要的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度最高,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湛江地区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 方法对70例疑患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取病变角膜上皮组织,分别进行真菌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并对检查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 结果70例病眼患者均检出真菌,涂片镜检真菌阳性67份,阳性率为95.7%,真菌培养阳性65份,阳性率92.9%,总一致性为89.6%.检出菌种分属14个属26个种,其中镰刀菌属22株(33.8%),弯孢霉属20株(30.8%)、曲霉属4株(6.2%),球孢子菌属4株(6.2%),其他菌属15株(23.1%). 结论北热带的广东湛江地区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和弯孢霉属,主要菌种以新月弯孢霉最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情况及特点。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8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采用药物治疗、病灶切除、碘酊烧灼、手术等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显著。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治疗,药物和手术治疗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合理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真菌性角膜病高发区致病真菌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真菌性角膜病高发区的致病真菌种类以及致病菌种在各地区间的差异。方法:对我国华中的郑州地区、华北的石家庄地区以及华南的广州地区1975年1月至1997年6月间61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分析并分类到种。结果:615例菌分为18属47种。华北及华中地区的主要致病菌属基本相同,依次为镰孢菌属、曲霉属、青霉属,但主要致病菌种两地区略有差异。广州地区1975年1月至1986年12月的资料显示主要致病菌依次为曲霉属、镰孢菌属、青霉属,近8年则依次为镰抱菌属、曲霉属、弯孢霉属。结论: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首位致病菌为镰抱菌属。  相似文献   

13.
吴静  胡东  杨小康  张荣波  顾志波  孙丹  张世武 《广东医学》2014,35(15):2317-2320
目的 建立多重PCR体系对单纯疱疹病毒(HSV)、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同时诊断,并对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真菌进行菌属鉴定.方法 建立两个多重PCR体系,检测HSV Ⅰ型、HSVⅡ型、4株棘阿米巴分离株及9种主要真菌性角膜炎致病真菌,比较该体系对真菌临床菌株、人类基因组及其他血液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效果.结果 根据DNA模板,该体系可扩增出不同特异性条带,能够准确检测HSV和棘阿米巴,并将9种待测真菌分为4个菌属.84株真菌受试菌株中81株的鉴定结果与常规鉴定结果一致.该体系对人类基因组及其他血液常见致病微生物DN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模板最低阳性扩增的浓度均为10 fg.结论 通过两个多重PCR体系可同时诊断HSV、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并可将真菌性角膜炎在菌属水平进行鉴定.该方法具有高效、简便、特异、灵敏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9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原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廖敏华 《海南医学》2012,23(5):92-93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刮片镜检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培养鉴定菌种。结果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在10~12月份为高发季节,以镰刀菌感染(61例,64.9%)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烟曲霉菌(28例,29.8%)、链格孢霉菌(2例,2.1%)、待鉴定菌种(3例,3.2%)。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镰刀菌为目前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非常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在我国居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占感染性角膜炎的62%。迄今发现70余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以曲霉菌和镰刀菌为主,其他尚有白色念珠菌、酵母菌、青霉菌以及头孢霉菌等。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多见于植物外伤后。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目前仍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进行剖析。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眼病,由于发病率高又多与植物外伤有关。由于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因此,患者的病程长,角膜感染严重,有的甚至合并穿孔。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应视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刮片镜检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培养鉴定菌种.结果 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在10~12月份为高发季节,以镰刀菌感染(61例,64.9%)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烟曲霉菌(28例,29.8%)、链格孢霉菌(2例,2.1%)、待鉴定菌种(3例,3.2%).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镰刀菌为目前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顾继兰 《中原医刊》2007,34(22):53-53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行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32例轻中度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3%酮康唑眼液联合两性霉素B眼液一天4次交替局部应用,口服里素劳0.2 mg,2次/d,消炎痛25 mg,3次/d。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结果30例痊愈,2例手术治疗。结论真菌性角膜炎的首诊涂片检查是真菌性角膜炎明确诊断的捷径。清创,碘灼,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中度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9.
药物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斯皮仁诺、那他霉素滴眼液、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并与单纯使用抗真菌药物比较。方法: 8例轻度角膜炎单服斯皮仁诺。12例中、重度角膜炎使用斯皮仁诺、那他霉素滴眼液、抗生素联合治疗。结果: 20例真菌性角膜炎全部治愈,2例并发角膜溃疡穿孔行结膜瓣移植,均保住眼球。结论: 斯皮仁诺、那他霉素滴眼液、抗生素联合用药对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住院真菌性角膜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特比萘酚联合氟康唑治疗组,2组为单用氟康唑组。观察疗效、疗程。结果共收集到真菌性角膜炎病人27人,联合组分得14例,治愈率71.43%,治愈周期平均为21.4天,单用组治愈率30.77%,治愈周期平均为23.1天。结论特比萘酚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优于单用氟康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