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椎体形态改变与疗效。方法:本组36例47个椎体.按椎体骨折部位的不同分为三个类型:椎体上终板骨折塌陷型、椎体中央骨小梁断裂塌陷型、椎体下终板骨折塌陷型。通过X线片观察,测量并计算三种类型术前、术后椎体前缘和后缘的高度及比值的变化,同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不同类型的椎体骨折术前、术后计算出的比值不同,显示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不同。本组36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2.50个月。结论:不同类型的椎体骨折在脊柱正常伸屈活动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手术通过复位骨水泥填充,最大限度阻止骨折椎体的运动是术后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探讨微创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得出结论:椎体成型术能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简单、微创的手术,在影像引导下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放射新技术,有增强椎体强度、防止塌陷、止痛等作用。过去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常规采用保守治疗,多数因长期卧床,生活自理困难,愈合慢,还可能发生肺部、泌尿系感染等合并症而加重病情。我科自2007年3月-2008年12月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能够快速缓解骨折患者疼痛,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快速恢复患者正常活动,临床广泛使用。但术后患者伤椎及邻椎再骨折是常见的并发症。引起再骨折的因素有很多,且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患者自身、PVP/PKP、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对患者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预防及降低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上常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脊髓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由于爆裂骨折复位困难,而充分的减压,充分的恢复受损椎体的高度又会使受损椎体骨质相对丢失、缺损,骨折愈合时间较长。我院1999年9月-2003年5月应用经“漏斗”骨泥椎体植骨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方旭  庄小强  陆生林 《医学综述》2014,(8):1443-1445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椎体成形术。随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多次报道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会出现椎体再次骨折,一般发生在邻近椎骨。相关报道引起了临床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始研究椎体再次骨折的发生与椎体成形术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但是相关研究成果的报道较少,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少数研究称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包括骨水泥的选择、椎体刚度和强度的变化、椎体填充剂、椎体机械力学以及维生素D的缺乏等。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经皮穿刺将骨水泥(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注射入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折的椎体内达到加固椎体、缓解甚至解除疼痛。由法国放射科医生Herve Deramond于1984年首先发明、使用,并与神经外科医生Pierre Galibert合作发表于1987年的神经科学杂志。椎体血管瘤(Vertebral Angioma,VA)是椎体成形术首先的适应证,也用于其他使椎体的强度减弱的疾患中,如椎体的恶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骨质疏松是一种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骨量的减少、骨强度的降低,使得骨折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其常见的骨折发生部分有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脊柱。治疗脊柱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一常见的并发症一直成为众所关心的问题。2001年8月-2005年12月我们共对37例骨质疏松性、外伤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相关性椎体骨折的MRI诊断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MRI与X平片对骨质疏松相关性椎体骨折的诊断成功率,探讨MRI在此类骨折的诊断及决定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来34例患者共316处骨质疏松相关性椎体骨折,男30例,女4例,年龄61到95岁,平均82岁。比较MRI与X平片对此类骨折的诊断率,观察此类骨折在MRI上信号强度的改变。依据T1相矢状面上信号强度的改变将骨折分为6种类型:全椎体骨折、椎体前部骨折、椎体后部骨折、椎体上部骨折、椎体下部骨折和椎体中心骨折。结果:MRI对骨质疏松相关性椎体骨折的诊断率为98%,而X片为83%,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椎体上部骨折和椎体下部骨折两种类型均未发现有椎管内突出受压,而全椎体骨折和椎体后部骨折两种类型的椎管内突出受压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病人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虽然骨折常在几周或几个月内愈合,但病人常有持续性腰背痛,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我们从2003年3月.2003年12月,应用椎体成形术对18例病人的20个椎体进行了治疗和护理,该技术具有能使患者迅速缓解腰痛,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林琼  林丽英  洪美容 《中外医疗》2008,27(19):105-10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85例107个椎体行PVF治疗,其中椎体骨转移瘤26例,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59例.对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过程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PVP治疗椎体骨转移瘤及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临床症状明王改善.3例有骨水泥椎体旁外漏,未引起临床症状.结论 PVP治疗推体骨转移瘤及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重视护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这种骨折常常引起持续性的腰背部疼痛,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并可能因卧床而引起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有学者认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成为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首要原因。笔者所在科自2006年以来应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因骨质疏松而引起的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已成为危害老年人的重要疾病之一。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能迅速缓解因骨折导致的腰背部疼痛,使功能得到改善,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2011年5月~2013年2月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肿瘤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202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患者术后严密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电话随访,为治疗提供保障.结果:202例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仅3例发生发热的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14个椎体以及3例椎体瘤3个椎体,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结果:14例病人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5.1mL,X线检查骨水泥充满良好,骨折复位满意。瘤体充填满意。术后12小时~3天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对11例病人(其中肿瘤病人3人)随访1~10个月,治疗部位疼痛未明显加重,椎体形态未有改变。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强度和脊柱的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其他椎体再发生压缩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的患者160例,对术后新发生的骨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3%的椎体新发骨折为相邻椎体的骨折,分析同一患者发生2次以上椎体骨折的病例,发现高龄、骨密度较低的患者发生2次以上椎体骨折的风险较高;将发生1次骨折和2次以上骨折的2组病例进行比较,发现骨水泥注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比例较大,其中高龄、骨密度较低的患者椎体再发骨折的风险更大,骨水泥渗漏到椎间盘的患者相邻椎体新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强型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性骨折后高度恢复的作用。方法3具新鲜青年腰椎(L1~L5)标本。术前摄X线片。将连续腰椎标本分离成单个椎体,去除椎体双侧椎弓根。用万能试验机将15个椎体纵向压缩约20%,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模型。对骨折椎体使用自行研制的网纱增强型球囊行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骨水泥灌注的情况,测量椎体在压缩前、后及成形术后前后缘的高度。结果球囊平均扩张体积(2.95±0.18)ml,扩张平均压力(122.67±27.89)psi(1psi=6895Pa)。骨水泥平均注入量(4.27±1.10)ml。椎体高度在压缩后和成形术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增强型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椎体的高度,改善了后凸畸形,由于相对国外价格低廉,为国内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世界上每年约2亿人受累。仅在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超过了150万例/年,其中50~70万例脊柱骨折[1]椎体压缩性骨折常引起剧烈疼痛,而且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生存时间短,其生存质量与以前大不一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共21个椎体良恶性病变,其中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4例18个椎体,椎体血管瘤2例2个椎体,椎体骨髓瘤1例1个椎体。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到椎体病灶后,用1ml注射器将调制成糊状的骨水泥均匀缓慢注入病变椎体,单侧椎弓穿刺17个椎体,双侧椎弓穿刺4个椎体。胸椎填充3、0~4.0ml,平均3.5ml;腰椎4.0~5.50ml,平均5.0ml,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铸形。术后观察24h,抗感染1~3d。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X线平片显示椎体内骨水泥呈不均匀点状分布,密度增高。CT显示椎体内不规则密度增高影。术中未见有骨水泥向椎旁组织及向血管内渗漏现象。17例治疗都获得成功,随访3~12个月,15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2例有所缓解,所有患者疼痛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及椎体转移瘤引起的疼痛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体经皮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26个椎体,经皮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穿针注入适当黏度和剂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术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压缩塌陷椎体高度恢复程度。结果: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 5ml,疼痛不同程度缓解,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试,21例中10例完全缓解,6例中度缓解,疼痛缓解率达76.1%,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较好,但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增加椎体强度和脊柱稳定性,微创操作,并发症少,临床前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5例,共31个椎体,手术经两侧椎弓根或椎弓根旁入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充填骨水泥(PMMA)。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并于5~10天内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型微创手术,可有效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改善功能并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