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药物反应,熟悉药物性能,规范用药,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指导正确的饮食结构。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出院后半年复查胰腺CT未出现假性囊肿。提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配合积极科学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及脑出血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高压氧、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高压氧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提出该病虽然少见且后果严重,但及时采取综合性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急性期给予心理支持、痛疼护理、禁食及胃肠减压、监测胎心音,防治休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期给予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3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及脑出血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高压氧、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高压氧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提出该病虽然少见且后果严重,但及时采取综合性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2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临床监测,实验室监测,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控制感染等护理措施后,患者痊愈出院.本病发病急,病情易加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护理,可使病情及时控制,避免发展成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相似文献   

6.
对2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临床监测,实验室监测,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控制感染等护理措施后,患者痊愈出院。本病发病急,病情易加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护理,可使病情及时控制,避免发展成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的自身免疫病。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重症SLE称为狼疮危象[1]。狼疮患者一旦发生危象,常为凶险的急症,病死率高[2]。我院2011年6月收治了1例重症SLE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跟踪随访至2012年6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根据真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口腔感染,20 d后所有患者病情好转.提示医护人员应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保护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有效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剥脱性皮炎患者的皮肤黏膜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吴洋 《护理学杂志》2011,26(13):37-38
对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剥脱性皮炎患者严密观察皮损发展程度及全身各系统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认真细致地皮肤护理,制定规范的饮食护理计划。结果 5例患者皮损范围逐步缩小,表皮生长良好,未发生院内感染,无其他系统并发症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36例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采取急诊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和取石术,28例采取保守治疗者为对照组.结果 36例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患者顺利实施ERCP;且较保守治疗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同对照组相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RCP对于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胆管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急性胆源性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儿经综合性保守治疗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等措施,住院4~11 d均治愈出院.提示针对患儿病情及年龄特征的护理可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2.
对23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儿经综合性保守治疗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等措施,住院4~11d均治愈出院。提示针对患儿病情及年龄特征的护理可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6例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增加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以及其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影响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结局。结果〓13例轻型胰腺炎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无一例因胰腺炎行剖宫产术,母婴均安全出院,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加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及时行剖宫产术,孕妇均治愈。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是胆管疾病和高脂血症;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治疗轻型胰腺炎可以行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应果断终止妊娠并进行胰周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经积极的针对SAP的药物治疗,其中10例经穿刺或开腹引流进行腹腔减压。本组12例中治愈9例,好转后出院1例,死亡2例。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规进行腹内压监测,不但可及时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而且可协助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腹腔减压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对1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积极采用抑酶制剂、有效抗生素及疏通微循环等药物,并结合中药等综合治疗,必要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2],根据病情辨证施护,积极的给予专人护理,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中药"清胰汤"正确应用,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治愈146例,治愈率97%,早期手术3例,晚期手术9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1例,死亡1例,病死率0.06%。结论通过积极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精心的护理,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病死率大大降低,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探讨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有效临床护理方法,增加痊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对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好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等.结果:患者康复出院 55例,未治愈自动出院 2 例,死亡3 例.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和预见性护理是本病痊愈出院的主要途径,减少大量失血及肝性脑病发生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住院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内科保守治疗痊愈;3例手术治疗,4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愈率82.1%.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复杂多变,必需早诊断、正确治疗以提高临床治愈率,积极干预治疗可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综合护理措施在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158例,采用非手术的综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与护理,禁食与胃肠减压的护理以及饮食营养护理,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结果: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细心观察,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58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重症胰腺炎病情复杂、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只有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在护理中明确患者主要症状、疾病机理、常见并发症等,护士用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力,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SAP患者在治疗期间,积极开展病情监测、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2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肺部感染、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5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高龄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SAP患者积极诊治的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期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布氏菌病并发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布氏菌病并发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呼吸道感染、疼痛的对症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药物疗效。结果 22例好转出院,2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住院时间为3~23d,平均9.8d。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布氏菌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