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髂窝位于骨盆两侧的后方,在后腹膜与髂腰肌筋膜之间,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组织,易引起继发性感染。髂窝脓肿即髂窝淋巴结及其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感染,脓液向后穿破髂腰肌筋膜所致。我科于1985年至1990年收治128例,现就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28例中,男79例,女49例。年龄1~70岁,平均29.7岁,其中小于15岁者54例。病变在  相似文献   

2.
脓肿切开后长期不愈,岂能一般处理了事——1例腰椎结核合并髂窝冷脓肿延误诊断患者女,20岁,未婚。因左髂窝脓肿切开引流术后1年未愈,于1975年4月入院。患者1974年4月发现左髂窝肿块半个月,伴轻微隐痛不适,当地医院医生局部穿刺有脓性液体,诊断为左髂窝脓肿,在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抗感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7年7月~2004年5月共收治髂窝脓肿24例,经切开引流术,全部治愈。现就本结合髂窝解剖,讨论髂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7年7月~2004年5月共收治髂窝脓肿24例,经切开引流术,全部治愈。现就本文结合髂窝解剖,讨论髂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5~17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10~47d,平均27d;脓肿位于右侧14例,左侧10例;发病前有下肢外伤,感染史者9例,  相似文献   

5.
应用B型超声鉴别早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和髂窝脓肿吴希瑞,张英泽,彭阿钦,南月敏,吴文娟,郭瑞军我们采用B超鉴别诊断早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和髂窝脓肿,并在B超引导下用18G长针穿刺抽吸。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化脓性髋关节炎21例,髂窝脓肿13例,均手术证实超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并髂窝脓肿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曾误诊的2例胰腺假性囊肿并髂窝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以左侧腹股沟区肿块、疼痛,伴高热就诊。局部穿刺抽出黑褐色稀薄脓液,诊断为左侧髂窝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予抗感染治疗,但脓腔经久不愈。取引流液行生化检查示淀粉酶均增高。追问病史,1例长期饮酒、有急性胰腺炎病史,1例有胆结石病史。行CT及B超检查发现胰腺假性囊肿。行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后髂窝脓腔分泌物明显减少。2次术后均治疗14 d痊愈。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并髂窝脓肿临床少见,易误诊。临床遇及左侧髂窝脓肿长期不愈者应警惕与胰腺假性囊肿有关,详细病史询问、发散诊断思维可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我院外科近2年来对髂窝脓肿病例的治疗,采取手术切开排脓、置管引流、切口一期全层缝合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例都为男性,年龄15~61岁,脓肿发生在右髂窝5例,左髂窝1例,病程最长15天,最短8天,都具有髂窝脓肿的4大临床特点:发热、患侧髂窝处疼痛、局部饱满或肿块、患侧屈髋畸形。术前均经B型超声检查证实有液性暗区。手术排出脓液120~450毫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髂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从1985年至今共收治的14例小儿髂窝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6例均成功治愈,手术患儿平均住院日短。结论:积极手术切开引流是小儿髂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化脓性细菌侵入皮肤和皮下组织经繁殖后,可引起急性炎症;急性炎症可以消散和吸收;也可形成脓肿、疖、痛、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等;或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化脓性感染。治疗时应努力使炎症消退,防止全身性感染的发生,如已形成脓肿,须作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闭合引流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保留括约肌闭合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典的切开引流术,术后用雷夫诺尔纱条换药,形成肛瘘者再行肛瘘手术。两组患者痊愈后进行肛门功能、瘢痕面积和治疗时间的对照研究,并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在痊愈后瘢痕面积及治疗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闭合引流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治愈肛周脓肿的同时能保护肛门括约肌,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颌骨的四周,有许多咀嚼肌和表情肌附着。在这些肌肉之间,肌肉与颌骨之间,肌肉与皮肤之间充满了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并有神经血管通过和淋巴组织存在。一旦急性化脓性感染在这些疏松组织中扩散,就称为“颌面部间隙感染”。由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位置深在,其诊断和切开指征常难确定。现列举三种常见的颌面间隙感染,说明其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以来我科对化脓性乳腺炎病入采用脓肿穿刺引流术代替脓肿切开及局部换药的传统治疗方法,弥补了因切开不慎损伤乳管及发生乳瘘的不足。经临床78例验证,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髂窝脓肿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本地区常见,现将我院1979~1986年间共收治的7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年龄:最少5岁,最大5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憩室炎穿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结肠憩室炎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乙状结肠憩室炎穿孔并左髂骨骨髓炎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因左髂窝及髋部疼痛反复发作8年,伴左下肢胀痛乏力感1周入院。外院曾诊断为左髂窝脓肿、左髂骨骨髓炎,先后多次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及抗感染治疗。此次入我院后在骨科行病灶清除术并放置引流管,术后发现有肠内容物流出,口服亚甲蓝后从引流管流出,初步诊断为乙状结肠穿孔(憩室炎穿孔可能大),转入我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憩室炎穿孔。3个月后还纳闭瘘痊愈。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临床上对左髂窝脓肿、左髂骨骨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应考虑乙状结肠憩室炎,造影及(或)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较罕见的右下腹部包块主要介绍如下几种: 一、腹膜后肿块 1.髂窝脓肿:髂窝脓肿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局部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受限。肿块触诊囊性感,压痛明显。血白细胞增高,中性比例增加。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抗生素发展,急性细菌性髂窝脓肿已越来越少见。B型超声对确定脓肿很有  相似文献   

16.
66例颈深部组织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深部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治疗体会。方法:对66例颈深部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上呼吸道感染22例,急性化脓性扁桃炎32例,咽喉及食道异物9例,不明原因3例。66例中61例行颈深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加多联抗生素联舍治疗,5例行大剂量抗生素全身用药。63例康复,治愈率94%。3例死亡(2例咽旁脓肿合并败血症引起死亡,1例咽后壁脓肿合并心脏病死亡)。结论:颈深部组织感染一经确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脓肿形成的病例,应早日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积极控制并发症,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余蓉 《现代护理》2006,12(28):2704-2705
颈深部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国内外有报道其死亡率高达20%[1]。颈部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和切开引流,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2]。2000~2005年我科收治了56例颈深部脓肿患者,通过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经颈-纵隔引流术、大剂量抗生素等综  相似文献   

18.
以股臀部脓肿为主要表现的肠瘘在临床上少见。我院外科1982年以来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 [例1] 女性,49岁。因发热、右髂窝及股部疼痛,右下肢不能伸直、跛行35天,当地以“髂窝脓肿”切开引流。但术后引流孔溢脓不断,渐消瘦而入我院。检查:体温38.9℃,消瘦、贫血貌,右腰部叩痛,右腹股沟韧带上方有1.5厘米长之引流孔,有少许稀薄脓液溢出,右髋关节半屈位,活动受限,右股部有4×4厘米大之红肿、波动性包块。切开排脓后探及与髂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91年9月27日为一例患右髂窝脓肿的10岁患儿在氯胺酮麻醉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患儿取平卧位,患侧臀部垫高30°。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在切开之前,再次用饱和酒精纱球消毒皮肤后行切开术。切皮后使用高频电刀,术野周围突然起火,致患儿局部皮肤烧伤。术后烧伤局部用0.1%新洁尔灭冲洗、涂龙胆紫。送回病房后按烧伤换药处理8天后痊愈。高频电刀火花是手术室中燃烧爆炸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评价肠镜下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黏膜下脓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行肠镜下直肠黏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均成功行肠镜下脓肿切开引流术,平均操作时间(15.0± 5.2)min。24例患者脓腔巨大置入引流管,46例患者脓腔较小置入引流条,3 d后拔除引流管及引流条。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12个月,16例患者形成肛瘘,来院行肛瘘手术后治愈,54例患者未再复发。结论?在有经验的内镜中心,对于直肠黏膜下脓肿患者行肠镜下切开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