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中保留一侧杓状软骨的手术方法及在改善患者术后发声的作用。方法:26例双声带受累的声门型喉癌(T1b、T2和T3分别为11、12和3例)病变重侧均行半喉全部切除,病变轻侧声带受累未超过膜部的2/3,离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尚有3mm的安全界,在保留杓状软骨的同时保留该侧甲状软骨板后下1/3,以防喉返神经损伤,从而确保杓状软骨的正常运动。上提修复后的残喉体与舌根、会厌吻合,重建新喉。结果:全部病例术后7~23d内恢复正常饮食。25例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6.2%(25/26)。全部病例恢复了发声功能,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声嘶,18例发声时有响声,能胜任室内言语交流,言语可被清楚理解;8例发声时响度较低,1m内近距离言语交流无障碍,在安静环境下言语可被清楚理解。术后无咽瘘和肺部并发症,2例局部感染者7d内治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8%(1/26),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8%(1/26)。用直接法计算生存率,术后满3年者17例,死亡1例、失访1例,3年生存率为88.2%(15/17);术后满5年者10例,死亡2例,5年生存率为80.0%(8/10)。结论:经过选择的双声带受累病例,保留一侧杓状软骨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发声质量。杓状软骨主动的前内方向运动和会厌的相向运动可能是发声质量得以改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保留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的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探讨应用保留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治疗T3喉癌的拔管率和3、5年生存率。方法对20例T3级喉癌,其中声门型3例,声门上型17例,根据病变范围行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并设计环咽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保留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治疗T3 喉癌 (声门及声门上型 )的拔管率和 3、5年生存率。方法 对 2 0例T3 级喉癌 ,其中声门型 3例 (T3 N0 M0 )、声门上型 17例(T3 N1 M0 5例 ,T3 N0 M0 12例 ) ,根据病变范围行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 ,并设计环咽吻合术式。结果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6/ 17(94 1% )和 11/ 12 (91 8% )。全部患者均恢复了吞咽和发音功能 ,拔管率为 95 0 %。结论 保留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是治疗T3 喉癌的一种很好术式。手术的关键是不能损伤杓状软骨及喉返神经 ,设计好环咽吻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的残喉修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残喉的修复方法。方法总结1991年1月—2000年12月87例(T1、12和,13分别有7、54和26例)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因杓区或杓状软骨声带突受累,行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术中利用局部组织修复残喉,重建喉功能。全部病例均未行填充物加高患侧杓区或利用皮瓣等其他组织重建声门。结果全部病例术后8~19d内恢复正常饮食。全部病例恢复了发音功能。86例患者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8,9%(86/87)。术后无咽瘘和肺部并发症,3例局部感染者7d内治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8,0%(7/8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9%(6/87)。失访患者均按死亡计算,用直接法计算生存率,术后满3年者87例,3年内死亡5例、失访3例,3年生存率为90,8%(79/87);术后满5年者63例,5年内死亡10例、失访2例,5年生存率为81.0%(51/63)。结论利用局部组织修复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残喉,术后无严重误咽,发音效果良好,此修复方法既节约了手术时间,又避免了过度修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环杓关节固定最常见的原因是钝挫伤、穿通伤、医源性创伤及炎症性关节疾病 ,进而导致发音困难和 /或气道梗阻。杓状软骨固定的诊断方法 :1物理检查 (动态喉镜 ) ;2喉肌电图 ;3直接喉镜下被动移动性试验。本文介绍了单侧杓状软骨固定伴喉后部开放所致严重呼吸性发音困难的治疗 ,即用内镜将外展位固定的杓状软骨内收的新技术。该作者回顾了 5年内 (1994~ 1999)内镜下杓状软骨复位术治疗的 8例病人 ,平均年龄 4 5 .9岁 ,均有呼吸性发音困难或失音。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嗓音数值由言语病理师进行分析。应用 5点分级法 :1声音正常 ;2声音接近正常 ;…  相似文献   

6.
门型Ⅰ+Ⅱ期生存率为77.6%,Ⅲ+Ⅳ期生存率为72.1%.结论 正确选择术式、手术切除范围和颈清扫方式以及适当的放疗可在保证喉癌部分切除术生存率的同时促进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门型Ⅰ+Ⅱ期生存率为77.6%,Ⅲ+Ⅳ期生存率为72.1%.结论 正确选择术式、手术切除范围和颈清扫方式以及适当的放疗可在保证喉癌部分切除术生存率的同时促进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同侧杓状软骨切除半喉切除术后的一种发音重建方法。传统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最初用来治疗单侧声带癌 ,现已推广到累及前联合和 /或同侧杓状软骨粘膜的肿瘤。切除杓状软骨造成声门后端缺损扩大 ,术后因声门后端关闭不全可能出现失声或误吸。因此对于一期半喉切除术中切除同侧杓状软骨的患者 ,可行二期半环状软骨切除发音重建术。手术方法 :1于甲状软骨板上缘沿皮纹做水平切口 ,切开皮下组织 ,于中线处暴露环状软骨 ,游离同侧环状软骨表面软组织 ,自中线由前后暴露软骨。钝性切除一侧环状软骨 ,保留内层软骨膜及声门下粘膜。切除不…  相似文献   

9.
喉动态镜下行杓状软骨拨动术1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喉外伤等均可引起环杓关节脱位,若未予以手术治疗,日久环杓关节固定,可遗留永久性发声困难.近10年来,我科在喉动态镜下对18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行杓状软骨拨动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CO2激光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CO2激光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手术的适应证及临床意义。方法 支撑喉镜下对8例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伴呼吸困难的患者实施了CO2激光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和手术创面黏膜吻合术。其中,继发于双侧甲状腺切除术5例,外伤所致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2例,原因不明1例。术前接受气管造口术5例,气管切开术1例。术后通过纤维喉镜检查患者新建声门裂的通气情况,发音质量主观评估由患者本人和医疗小组共同完成。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满意的呼吸功能,发音质量均无明显下降,平均气管套管拔除时间为44.2d。术后随访5—43个月,没有出现误吸和再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和创面黏膜吻合术简单易行,创面小,术后愈合快,可避免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所导致的声门区再狭窄,患者的呼吸和发音功能均得到了满意的恢复和保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喉癌及下咽癌手术中保留部分环状软骨环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中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术中采取于环状软骨弓中部水平裂开,只保留部分环状软骨环的喉全切除术,保留的部分环状软骨环与气管一起与颈前造瘘,术后患者不佩戴全喉套管,观察患者咳嗽反射、气道分泌物、造瘘口变化及出院后有无造瘘口狭窄及造瘘口复发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咳嗽反应及气道分泌物明显减少,造瘘口周围红肿较轻。术后随访12~60个月,造瘘口无明显狭窄,无造瘘口肿瘤复发。结论中晚期喉癌及下咽癌患者保留部分环状软骨环的喉全切除术,可避免术后佩戴全喉套管,减少刺激性咳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更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预防气管造瘘口狭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喉环上部分切除术带蒂软骨膜或肌膜整复喉腔、并重建“杓区”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提高治疗中晚期喉癌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5 9例喉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其中喉环上部分切除喉腔成形术 46例 ,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 ( 3 / 4喉切除 ) 5 8例 ,喉环上部分切除术 2 6例 ,Pearson手术 2 9例。比较各术式术后喉的呼吸、发音、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喉环上部分切除喉腔成形术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4 8% ( 3 9/ 46) ,75 0 % ( 2 7/ 3 6) ;拔管率 91 3 % ( 42 /46) ,3周内恢复吞咽功能 86 9% ( 40 / 42 ) ,语言响亮清晰者 89 1% ( 41/ 46)。 3、5年生存率与其他术式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 χ2 值 =1 0 2 ,P >0 5 ) ,拔管率及语言清晰方面均优于其他 3种术式 (Hc =12 3 69,P <0 0 5 ) ,3周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喉环上部分切除术及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 (Hc =40 914,P <0 0 0 1)。结论 喉环上部分切除喉腔成形术在不影响生存率的同时 ,有效恢复喉的全部功能 ,拔管率高 ,误吸低 ,语言响亮清晰 ,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的分析与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试评估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的状况,试图找出一种能改善嗅觉的实用方法。方法采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对60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嗅觉进行测试评估,观察其残余嗅觉水平与术后时间、是否行发音重建手术的关系;并对其中4例志愿者的嗅上皮行活检,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采用闭口鼻腔呼气法对喉全切除术后行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嗅觉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嗅上皮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嗅上皮细胞呈凋亡性改变。术后行发音重建组(30例)与未行发音重建组患者(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甚至丧失,两组患者同健康人组(30例)比较,P值均<0.01;行发音重建组的嗅觉优于未行发音重建组(P<0.01)。未行发音重建组患者5年内多已失嗅[平均嗅阈(x±s,下同)5.60±0.49];而行发音重建术后不足5年的患者多为嗅觉中度丧失(平均嗅阈3.44±1.50),术后5年以上患者多为失嗅(平均嗅阈5.56±0.31),以术后5年前后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音重建组患者采用闭口鼻腔呼气法训练后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训练前后嗅觉测试比较,P<0.01)。结论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嗅觉减退可能与呼吸气流改道、鼻腔气流消失的解剖学因素及嗅上皮细胞凋亡性改变的病理学因素相关,喉全切除后及早地给予干预措施(如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闭口鼻腔呼气法等),可能对维持患者的嗅觉功能或减缓嗅觉减退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normal topographic relationships of the anterolateral surface of the arytenoid cartilage (ALSAC) were reinvestigated with special regard to possible im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extensions of local cancer. Serial plastinated whole-organ sections of 34 normal adult larynges were examined. A cartilaginous crest subdivided the ALSAC into a cranial triangular fossa and a caudal oblong fossa and provided attachment to the lateral fibers of the vocal cord. The thyroarytenoid muscle was mainly anchored within the oblong fossa, but a few lateral muscle fibers extended further cranial ward along the ALSAC. The triangular fossa was the area of fixation of the vestibular ligament and was filled with adipose tissue as well as mucous glands grouped together by strong collagenous fiber septa. These septa revealed a craniocaudal orientation medially and a horizontal anteroposterior orientation lateral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epta guide early local cancer extension parallel to their own arrangement, acting as barriers that cannot be easily crossed. Correspondingly, cranial and horizontal-lateral cancer spread along the ALSAC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Received: 21 July 1997 / Accepted: 26 September 1997  相似文献   

15.
报告34例喉复发癌的再手术结果。全部为放疗或化疗无效或不能再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手术需暴露和分离颈动脉,同时修复下咽或颈段食管。术者需掌握上纵隔暴露术。术后合并症有咽瘘和颈动脉破裂大出血等,应严密观察患者,作好抢救准备工作。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9/30)、40%(6/15)、40%(2/5)。手术延长了患者生命。对于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喉复发癌,应尽早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喉部分切除术17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方法 :1 73例喉癌患者均行喉部分切除术 ,其中垂直半喉切除术 4 9例 ,水平半喉切除术 39例 ,额侧切除术 4例 ,保留会厌及甲状软骨板后 1 /3的扩大喉切除术 4 7例 ,喉近全切除术 (Pearson手术 ) 1 7例 ,喉近全切除环舌根吻合术 1 7例。结果 :1 6 8例恢复发音功能 ,1 4 5例 3个月内拔除气管套管。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9.77%、6 9.94 % ,局部复发率为 1 8.5 0 %。结论 :进行喉部分切除一定要严格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 ,正确选择术式。在重建喉时 ,尽量恢复喉的发音、括约保护及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特性以及杓状软骨复位的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17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杓状软骨复位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治疗手法、诊治时机及疗效。结果17例患者中2例1次复位成功,3例2次复位成功,其余12例均行3~4次复位治疗,其中6例关节活动未能完全恢复正常,但所有患者发音质量GRB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杓状软骨复位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病程越短相对复位效果越满意,但较长病程患者进行复位治疗仍有助于嗓音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