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效地减少或防止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方法 选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间的患者200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记录患者干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观察期限1年.结果 显效136例;有效5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通过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减少和控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糖耐量减低(i mpaired glucose toleranc,IGT)是指空腹血糖(FBG)〈7.0mmol/L;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7.8mmol/L,且〈11.1mmol/L的状态。IGT是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状态。我国南通市35岁以上人群调查结果显示IGT患病率达10.91%。近年来,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的资料均提示IGT患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发达国家的资料说明,占人口约5%的糖尿病患者消耗10%的国家卫生事业费。我国的有关调查证明,糖尿病医疗费用的增长迅速,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龚智仁  熊雨 《西部医学》2012,24(2):350-351,354
目的了解不同空腹血糖(FPG)浓度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476例T2DM患者根据空腹血糖浓度(FPG)分成三组:FPG≥7.0mmol/L且〈11.1mmol/L为A组(357例);FPG≥11.1mmol/L且〈14.0mmol/L为B组(81例);FPG≥14.0mmol/L为C组(38例);FPG〈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2hPG)〈7.8mmol/L正常糖耐量(NGT)为对照组(104例)。对各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测定胰岛素和C肽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和c肽高于正常人(P〈0.05),餐后1h对照组出现峰值,餐后2h糖尿病组达到高峰。结论不同空腹血糖浓度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FPG升高而降低,而测定胰岛素及C肽可用于临床,帮助糖尿病分型,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欧文新  李繁 《广东医学》2006,27(8):1202-1203
目的探讨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异常阶段的自主神经病变与随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有糖尿病史的近亲属,无临床症状而空腹及餐后血糖异常,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58例。排除高血压、肾脏疾病。按照WHO标准达糖尿病(DM)诊断标准者,并在1~3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者56例。在未达DM诊断标准前进行心脏、胃、膀胱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研究早期发现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的情况。结果按WHO标准2型糖尿病(DM),ADA标准空腹血糖异常(IFG)诊断DM。有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异常而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时,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就已存在。结论对5.5mmol/L〈FPG〈7.0mmol/L/L、7.0mmol/L〈2hPPG〈11.1mmol/L糖尿病近亲属应进行OGTT试验,检查及心、胃、膀胱等自主神经功能测定,以期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对这些高危人群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DM的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成上升趋势.据统计 ,目前全球的糖尿病患者约1.33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糖尿病患者涉及各个生活阶层 ,绝大部分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缺乏 ,致使疾病难以控制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 ,且慢性并发症累计多个器官 ,致残、致死率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空腹血糖指被检测居民在8 -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糖尿病症状伴有空腹血糖≥7.0mmol/L 或非空腹时间的血糖≥11.1mmol/L.如果无典型糖尿病症状 ,至少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或非空腹血糖≥11.1mmol/L.在糖尿病的诊断中 ,通常检测口服75克葡萄糖后的血糖 ,称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若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可诊断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笔者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2~80岁。临床诊断依据为有糖尿病的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糖耐量实验空腹口服葡萄糖75g,后测2小时血糖≥11.1mmol/L,痰检结核菌、结核杆菌培养、纤维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诊断糖尿病有两种生化试验,即按1985年WHO修改后标准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的空腹血糖(FPG)试验。WHO把OGTT两小时血糖(2hPG)<7.8mmol/L判定为糖耐量正常(NGT),78mmol/L≤2hPG<11.1mmol/L判为糖耐量减低(IGT),2hPG≥  相似文献   

8.
单味仙鹤草治疗2型糖尿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5岁,离休干部.因"阵发性房颤15年,再发1小时"于2002年3月6日至3月25日住本院.给常规检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为明确诊断而给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显示: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基础胰岛素48pmol/L,餐后胰岛素162pmol/L,为基础值的3.5倍,建议服用磺脲类药物0.5g,2次/d,α-糖苷酶抑制剂(拜唐平)50mg,3次/d,与第一口饭同服,但患者不愿接受.  相似文献   

9.
杨静  沈干 《安徽医学》1999,20(5):14-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糖和脂代谢的变化。方法:对83例老年高血压和142例非高血压人群进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血胰岛素、血脂和腰臀比值。结果:两组比较显示,高血压组患者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及肥胖发生率、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及甘油三酯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是糖脂代谢紊乱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石玉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82-183
目的:探讨对高危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时准确把握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临湖镇两个社区500例40岁以上女性分别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各1次。结果:在糖尿病早期,主要是餐后血糖增高,空腹血糖大多为正常或正常高限,不做餐后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必将漏诊上述部分患者。结论:及早发现糖尿病,必须对高危人群做OGTT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OGTT试验,由于这种方法较OGTT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于接受,是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中药防治糖耐量减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耐量减低(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系指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一种特殊的代谢状态。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75g葡萄糖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7.8~11.0mmol/L。一般认为,IGT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易转化为2型糖尿病,又易发生心、脑等大血管病变,且尚不能排除其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所以,积极防治IGT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1 糖尿病诊断标准1985年WHO糖尿病研究组提出糖尿病诊断标准,标准规定:①如有糖尿病症状,若随机血糖≥11.lmmol/L和(或)空腹血糖(FBG)≥7.8mmol/L,可诊断糖尿病.如随机血糖<7.8mmol/L及FBG<5.6mmol/L,可排除糖尿病.②如结果可疑(血糖值在上述两者之间),应进行OGTT.若2小时血糖≥11.lmmol/L,可诊断糖尿病;如<7.8mmol/L,可排除糖尿病;在≥7.8mmol/L~<11.1mmol/L之间为葡萄糖耐量异常.③如无糖尿病症状,除上述两项标准外,尚需另加一项标准以确定诊断,即口服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与背景:通常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1985年WHO修订的标准,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7年年会批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加上任意血糖浓度≥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标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同以前WHO推荐标准)。流行病学调查中,WHO推荐标准是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ADA则推荐采用空腹血糖≥7.0mmol/L。诊断标准的任何改动不仅仅影响糖尿病的患病率,还会导致对于糖尿病人群的重新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年龄和家族史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影响,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进行OGTT检查的合适年龄.方法 将两次空腹血糖检查都在5.6~7.0 mmol/L,腰围(WC)男≤85 cm,女≤80 cm,总胆固醇(TC)≤5.70 mmol/L,且既往无糖尿病史人群按年龄分为>45岁组和25~45岁组;按家族史的有无分为无糖尿病家族史组和有糖尿病家族史组,同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排除2 h OGGT≥11.1 mmol/L者,对7.8 mmol/L<2 h OGTT<11.1 mmol/L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5岁组2 h OGTT血糖明显大于25~45岁组2 h OGTT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2)糖尿病家族史组2 h OGTT血糖明显大于无家族史组2 h OGTT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3)25~45岁有家族史组2 h OGTT血糖明显大于45岁无家族史组2 h OGTT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年龄和家族史均是葡萄糖耐量减低的危险因素,对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更早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i001-i001
一、A1 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计40分)1、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规定有典型糖尿病症状者,一次测定值达到或超过下述指标即可做出诊断 A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B空腹血糖6.1-7.8 mmoL/L,餐后2 h血糖<11.1mmol/LC空腹血糖≥7.0 mm01/L,餐后2 h血糖>11.1mmol/L D空腹血糖<6.1 mm01/L,餐后2 h血糖<7.8 mmol/LE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11.1 mmol/L2、糖尿病是由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长期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实验室检查特征 A尿糖增高 B血葡萄糖增高 C血果…  相似文献   

16.
王振永 《当代医学》2007,(6):105-106
目的 通过对农村葡萄糖耐量减低人群的干预治疗,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法 对30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 运动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三年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除一例仍在服药外均没有转成2型糖尿病.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人群是防止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治疗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8~67岁.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印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年第四次印刷),全部符合该书所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病例中有空腹血糖>7.8mmol/L,最高13.3mmol/L;或任何时候血糖>13.3mmol.L,最高19.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0~2小时总有一次血糖>11.1mmol/L,最高18.3mmol/L.尿糖 ~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g葡萄糖筛查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诊断标准以及确诊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间的1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g葡萄糖筛查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结果 50g葡萄糖筛查以7.2mmol/L为临界值,则漏诊率为5.3%,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平均空腹血糖为5.13mmol/L,1小时血糖为(10.96±1.73)mmol/L,2小时血糖为(9.75±2.83)mmol/L,3小时血糖为(6.46±2.51)mmol/L,若不检测3小时血糖,将漏诊27例患者,漏诊率为18%,若在36周后才确诊则新生儿体重明显超重。结论 75g糖耐量试验的诊断可考虑降低空腹血糖标准,而提高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标准,且不可省略3小时血糖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应当做到早筛查、早诊断从而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后 2小时血糖 (PG2h)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3 7例患者实施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抽取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 2小时静脉血。结果 :以空腹血糖作为主要诊断指标 ,空腹血糖为≥ 6.1mmol/L及 <7mmol/L时 ,结合PG2h血糖 ,则有 3 .76%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只使用PG2h血糖作为诊断指标 ,则有 3 .3 2 %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若只使用空腹血糖作为诊断指标 ,则有 3 9.3 8%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 :应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和PG2h血糖 ,以提高糖尿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王振永 《当代医学》2007,(11):105-106
目的 通过对农村葡萄糖耐量减低人群的干预治疗,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法 对30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三年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除一例仍在服药外均没有转成2型糖尿病.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人群是防止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