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积英  陈英 《广西医学》1998,20(1):97-99
27例老年心源性猝死前的临床分析广西区江滨医院段小女燕梁积英陈英严红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多数疾病能在患者生前作出正确诊断,但对猝死的预测远未能解决。猝死发生迅猛,病情凶险,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收集我院1984~1996年老年人心源性猝...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SCD)病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和原癌基因蛋白(C-JUN)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SCD尸检病理标本43例,其中冠心病猝死23例,肺动脉栓塞猝死12例,病毒性心肌炎猝死5例,扩张型心肌病猝死3例;选择因交通事故、外伤等所致死亡者标本1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心肌细胞中SOCS-1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SCD组心肌细胞中SOCS-1和C-JU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F=11.94、56.68,q=4.815~20.669,P<0.01)。SCD组心肌细胞中SOCS-1与C-JUN表达呈正相关(r=0.316,P<0.01)。结论 SCD病人心肌细胞内SOCS-1和C-JUN基因蛋白表达可能参与了SCD的发病,可作为法医鉴定SC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肥胖和高血压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肥胖来说,其证据更为确实。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最近已被研究。高血压常与肥胖伴发,这两种情况都是冠心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最有效预测指标。过度肥胖者的猝死可能与心肌和传导系统的脂肪浸润有关。肥胖—通  相似文献   

4.
预测心源性猝死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活动异常和心脏结构异常是引起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近年来在无创性心电图领域发展了一些新的对心律失常性猝死高危患者预测的方法和指标。本文着重探讨与心源性猝死有关的疾病及其心电图特征,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死亡率。长QT期间综合征(简称LQTS)LQTS为基因突变导致的心肌膜离子通道功能障碍,致心室复极延长的一组征候群,病死率极高。临床分为两种类型: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伴耳聋和Romano-Ward综合征(不伴耳聋)。依据LQTS基因突变,目前已知有6种LQTS类型:LQTS1到LQTS6。已确定有4…  相似文献   

5.
对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源性猝死前临床及心电图特点的研究中国民用航空总医院心内科那开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张红心源性猝死(简称猝死)是急性心肌梗塞(AMI)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友谊医院1987~1995年间CCU病房收治的AMI病人中,住院死...  相似文献   

6.
心源性猝死1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危险因素、预测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8例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特点。结果:冠心病占心源性猝死的80%,猝死前多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结论:应高度重视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及诱因,及时预测积极防治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方田 《浙江医学》2004,26(4):246-248
心电活动异常和心室功能异常是引起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前者大部分(80%~90%)是由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小部分(10%~20%)是由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搏引起[1],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室晚电位是无创伤性检测心电活动异常的主要手段,对预测心律失常性致死的高危患者有肯定的价值.本文着重探讨与心源性猝死有关的疾病及其心电图特征,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猝死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丽  陈君柱 《浙江医学》2006,28(9):748-749
心源性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定义为1h,也有人将发病后24h内死亡者也归入猝死之列。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4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总人数的88%。猝死作为急诊常见之死亡原因,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原发性心电不稳(长Q—T间期综合征、预激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及室性心律失常。现将我院10年来所抢救的36例心源性猝死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11.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病最危急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发病6h内死亡者,多数学者主张指发病1h内死亡者。现收集1980年4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或急症病例4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试图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方法:对本院急诊科接诊59例心源性猝死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9例患者男性高于女性;院内发生猝死抢救成功率远高于院外;猝死发生3分钟之内心肺复苏开始抢救成功率较高;超过10分者存活率极小。结论:冠心病仍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基础疾病,猝死前多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无结构异常的心脏病也同样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现场进行快速及有效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 心源性猝死,这一人群健康的最重要问题,至今所知甚少。为了解其机制,掌握心电图的新进展,特别是连续监测技术和冠心病监护仪是必要的。由于在急救和预防并发病而多方面开展专业人员与群众的协作,从而取得使心源性猝死病例复生的新成果。复苏病人及其家属期望医生告知如下问题:1.何谓心源性猝死?2.发生原因如何?3.是否再发?4.如何预防复发?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是:在新症状发生一小时以内由于心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突然死亡。也包括虽然已知患有心脏病但病情似乎已经稳定的那些病人在内。至于早已确诊、且病情继续加重、心功紊乱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院对30例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针对其诱发因素,为了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猝死的预防 猝死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心脏病,其中尤以冠心病居多.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阻塞、痉挛、或二者同时发生,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此外重度心肌病、心肌炎、主动脉艟狭窄及关闭不全、心脏高度肥厚、扩大,都能引起猝死. 冠心病人,因积极进行心脏抗缺血治疗,如用消心痛、硝酸甘油或介入治疗、抗凝血治疗的等.抗血小板如阿司匹林等.抗无限2因素治疗如控制高血压、血糖等.  相似文献   

16.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出乎意料的自然死亡,又称心脏猝死[1]。SCD占成年人猝死的首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对SCD患者基本病因的识别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53例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的病因,诱发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深圳市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发生心源性猝死的5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5例有尸检资料。结果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病因,6~12时是猝死的易发时间,猝死大多数发生在院外,情绪不稳和过度劳累是常见的诱因.猝死常见的直接原因是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控制多种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对冠心病人群进行危险分层.并有效地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将可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心源性猝死的防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志坚  丁文惠 《中国医刊》2004,39(10):14-17
猝死一般是指在无症状出现或相关症状出现1小时内(有学者认为是24小时内)发生的以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出乎意料的自然发生的突然死亡(unexpected natural death).大约40%的猝死病人是在没有旁观者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根据临床症状对猝死的病因进行准确判断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大多数猝死被认为是心脏原因所致,即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心源性猝死).在中国及西方国家,心源性猝死都是一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难以提防,所以使人们产生很大压力和困惑。在美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人由10年前的60万/年,降为目前每年40万~50万,其中50%左右为猝死,每天约有1200人发生猝死,几乎每分钟发生1例院前猝死。冠心病的猝死有季节性,多发生在隆冬季节,病人多数为年富力强的中年人,猝死一般发生在家中、办公室、公共场所,有时也发生在医院。住院病人在医院内的猝死,病人和家属难以理解和接受,极易造成医患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20.
随机抽取本中心2000—2004年院前急救心源性猝死患者100例(完整病历),就其发病原因和院前急救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