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丹芍汤治疗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8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丹芍汤对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的作用.方法132例中医辨证为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2例以丹芍汤加西药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西药对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肾功能、蛋白尿、血尿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优于对照组66%(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血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5).结论丹芍汤能有效治疗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  相似文献   

2.
丹芍汤治疗阴虚湿热型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新林  李俊彪  刘奔流 《中药材》2003,26(11):844-846
目的 :探讨丹芍汤对阴虚湿热型IgA肾病的作用。方法 :90例中医辨证为阴虚湿热型的IgA肾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5 0例以丹芍汤加西药治疗 ,对照组 4 0例单用西药治疗 ,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肾功能、血尿、蛋白尿、血清IgA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0 0 0 % ,明显优于对照组 37 5 0 % (P <0 .0 1) ;治疗组在降低血尿、蛋白尿、血清IgA、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丹芍汤能有效治疗阴虚湿热型IgA肾病。  相似文献   

3.
丹芍汤治疗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伍新林  李俊彪  莫穗林  沈维增 《中药材》2002,25(11):842-844
目的:探讨丹芍汤对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的作用。方法:60例中医辨证为阴虚湿热型,表现为单纯性血尿的原发性隐匿性肾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以丹芍汤加西药治疗,对照组25例单用西药对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尿、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71%,明显优于对照组36%(P<0.01);治疗组在降低血尿、改善免疫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芍汤能有效治疗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  相似文献   

4.
丹芍汤治疗阴虚湿热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芍汤对阴虚湿热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72例中医辨证为阴虚湿热型的糖尿病肾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以丹芍汤加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及血糖、肾功能、蛋白尿、尿系列微量蛋白、血脂及血液粘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19%,明显优于对照组50.00%(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肾功能,降低血糖、蛋白尿和尿系列微量蛋白,改善血脂代谢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丹芍汤能有效治疗阴虚湿热型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真武汤加味对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non-IgAMsPGN)的临床治疗作用,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真武汤加味,对照组用强的松治疗4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蛋白尿、血尿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系膜增生越严重疗效越差(P<0.01).本文提示真武汤加味对non-IgAMsPGN的蛋白尿和血尿有明显治疗作用,且疗效与病理损害的严重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芍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HS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芍汤。1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肾功能、尿红细胞、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和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78.85%(P〈0.05);治疗组在减轻血尿、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和高凝状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芍汤能有效治疗HSPN。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芍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HS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芍汤。1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肾功能、尿红细胞、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和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78.85%(P<0.05);治疗组在减轻血尿、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和高凝状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芍汤能有效治疗HSPN。  相似文献   

8.
丹芍颗粒Ⅱ号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丹芍颗粒Ⅱ号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丹芍颗粒Ⅱ号和雷公藤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强的松和雷公藤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尿红细胞、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6.7%,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蛋白尿和尿NAG酶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CD3 和CD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CD19 显著降低,CD4 、CD16/56 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芍颗粒Ⅱ号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真武汤加味治疗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真武汤加味对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non-IgAMsPGN)的临床治疗作用,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真武汤加味,对照组用强的松治疗4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蛋白尿、血尿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系膜增生越严重疗效越差(P<0.01)。本文提示真武汤加味对non-IgAMsPGN的蛋白尿和血尿有明显治疗作用,且疗效与病理损害的严重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凉血活血法对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的作用。方法:20例中医辨证为阴虚湿热型,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的原发性隐匿性肾炎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凉血活血的中药导赤散合桃红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对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尿、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降低血尿、改善免疫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活血法治疗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衰方对脾肾虚衰、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作用。方法:125例中医辨证为脾肾虚衰、湿浊瘀阻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5例以自拟肾衰方加西药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西药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肾功能、血色素、蛋白尿、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33%,明显优于对照组44.00%(P〈0.01);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升高血色素、改善血脂代谢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肾衰方能有效治疗脾肾虚衰、湿浊瘀阻型CRF。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紫草地黄地榆汤”配合ACEI(笨那普利)西药常规治疗阴虚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应用自拟中药方“紫草地黄地榆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西药常规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尿蛋白、血尿、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57.58%,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蛋白、尿红细胞明显下降(P〈0.05),血IgA明显下降(P〈0.01),而BUN、SCr、IgG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紫草地黄地榆汤”配合ACEI西药常规治疗IgA肾病,不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血尿、尿蛋白,同时具有降低IgA肾病患者血清Ig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均采取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西药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血糖、体重、既往服药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西药降糖方案(包括各种口服降糖药物和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的血糖、血脂、中医证候变化情况,2年后随访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在血糖及血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及2年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相对优势。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并有可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40例。以20例西医基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20例服用参芪地黄汤的患者为治疗组。治疗0.5a,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BUN、Scr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结论: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肾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41%,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乏力、腰脊酸痛、小腹坠胀、耳鸣、小便清长、足面部浮肿等症状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肾性血尿临床疗效显著,可大幅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