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体疗法是儿科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静脉输液也是儿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给药途径。由于患儿不合作,哭闹,在四肢穿刺时针头不易固定,且不利于患儿保暖,故在临床上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这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掌握头皮静脉的解剖位置,操作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为抢救患儿赢得时间和减少患儿的痛苦。如何提高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是每一个儿科护士不断钻研的课题,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给药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治疗方法,头皮钢针适用于输液时间短或临时输液的病人,且易脱落,易引起液体渗漏,反复多次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而且使浅静脉受到破坏。较胖患儿,静脉血管隐藏较深,穿刺比较困难,早产儿及脱水患儿的血管充盈度差,为再次穿刺增加难度,同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易掌握,且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不易穿破血管,有利于保持血管和静脉通畅,为输液治疗和抢救提供了方便。同时对血管刺激性小,应用高渗药物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且可按时给药,加上固定牢固,避免了输液过程中的渗液和脱管,减轻了患儿穿刺时的恐惧心理,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该科自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以来,在抢救危重患儿、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3.
<正>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然而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不能很好配合,好动而又缺乏保护针头的意识,加之血管小,很容易出现针头穿伤血管或针头脱落,导致药液渗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肿胀,严重时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因此,如何做好输液护理,减少或避免输液部位渗出,提高输液护理质量,是儿科临床护理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临床学者对于输液固定的护理进行了诸多研究报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0-2岁婴幼儿静脉输液的主要部位。以往给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首先将患儿放置于病床上,头部枕在小枕头上,需要家属跪在或趴在床上将患儿的头部、四肢固定住,护士则要弯着腰或是跪在地上给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由于家属的身体姿势的不舒适,不能很好的固定患儿头部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往往使静脉穿刺失败,从而降低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小儿头皮静脉丰富,表浅易见,不易滑动,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又不影响肢体活动,是1周岁左右患儿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但是,在工作中仍会遇到穿刺难的问题,现将笔者在门诊输液中心工作几年中就如何提高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儿科、门诊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是儿科护士一门必修课,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操作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治疗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小儿头皮静脉血管具有丰富、暴露、易观察、易固定的优点,因此2岁以下儿童多选用头皮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为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经常遇到静脉穿刺成功而由于固定不牢而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导致药物及液体不能准确及时输入而延误治疗,不得不重新穿刺。这样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又易引起护理纠纷。我科经过反复临床实验,对患儿头皮针固定方法进行改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狄冬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1):1077-1077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因其头皮静脉浅表易于固定,且小儿体位较舒适,便于保暖;小儿手脚活动自如,不影响其他诊疗护理工作,是3岁以下患儿首选的输液方法。现将我科采用抗过敏透气性纸胶布固定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法,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门诊2005  相似文献   

9.
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病儿保温,又不影响病儿肢体活动。是儿科主要给药途径。如何保正不显露头皮静脉患儿的抢救与治疗,是儿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本人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对不显露头皮静脉的穿刺与固定方法总结了一些经验与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在家长看来,一旦孩子患病,都要输液才算是治疗,而儿科患儿对口服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也会选择静脉给药,从而使儿科患儿输液量逐年增加。由于儿科患儿特殊,治疗护理技术难度大,而患儿家长不易配合,静脉输液治疗各环节均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我们对静脉输液患儿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用于婴幼儿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临床护理治疗和抢救给药的重要途径,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由于小儿头皮静脉血管充盈不足、静脉压低、血管细、静脉穿刺时回血慢或不见回血及静脉部位的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技巧、输液器、光线等选择适合操作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笔者在儿科护理工作十余年中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成功有效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由于小儿四肢静脉的穿刺和固定较困难,头皮静脉又常有限,多次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大量破坏和家长心理上的焦虑。而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为危重患儿的抢救,及时静脉给药争取了时间。同时成功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和信任,促进患儿的康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本输液室是以儿童输液为主的输液室,由于医院发展需要,2010年6月-2011年4月共有15位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在医院输液室轮转工作,期间共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约43 229人次,其中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约28 820人次。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用于婴幼儿,是儿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临床给药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直是临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头皮静脉分支多,且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又便于保暖,因此头皮静脉输液是2岁以内患儿最常见的给药途径。现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要诀总结介绍如下。1严格区别小儿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儿科治疗护理过程中,通过静脉输液或给药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方法和途径之一。而在这些静脉输液中头皮静脉输液占了很大比例,提高穿刺成功率,除了选好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外,操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穿刺的成败,如操作人员具备以下几点良好的心理素质,则能提高穿刺成功率。1、应以慈母般的心关心患儿 护士给患儿进行输液治疗时,家长的心情都比较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院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在家长看来,一旦孩子患病,都要输液才算是治疗,而儿科患儿对口服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也会选择静脉给药,从而使儿科患儿输液量逐年增加.由于儿科患儿特殊,治疗护理技术难度大,而患儿家长不易配合,静脉输液治疗各环节均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我们对静脉输液患儿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儿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由于肥胖儿头皮下脂肪厚,血管隐藏深不易观察,加之患儿不配合,给经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加大了难度。我们在对肥胖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利用一些小技巧,减轻了患儿疼痛,甚至达到了无痛输液,并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增加患儿的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娟  张建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0):1224-1224
<正>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是临床给药、输液、输血及扩充血容量的重要途径。能否及时、准确、熟练地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抢救危重患儿的生命尤为重要。 婴幼儿的静脉穿刺常常用头皮静脉,因为四肢静脉处皮下脂肪丰满,静脉显露不清,且多短深,穿刺不易一次成功。又因婴幼儿好动易哭闹,穿刺后不易固定,而头皮静脉处皮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由静脉向体内输入药物,它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的给药途径,通过静脉输液可补充营养和水份并排出毒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小儿好动,不合作,其血管细、短、不易固定等因素,小儿输液时经常发生药液外渗,局部出现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导致静脉炎.不仪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回顾总结我院儿科312例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对引起小儿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及早发现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以减少小儿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静脉输液时哭闹易动,肢体的固定是护士碰到的最困难的问题。笔者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与探索,反复试验,制成经济实用的粘带夹板,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的固定,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以来,我科随机对1200例4个月至6岁的输液患儿作粘带夹板与夹板加绷带或胶布固定的对照观察,其中使用粘带夹板固定者900例,无1例因固定问题造成液体漏出或针头脱出等现象;而用夹板加绷带或胶布固定的300例中因固定松紧度不适、患儿恐惧躁动造成针头脱出液体渗出达15%。2 粘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