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前原强啡肽(PPD)免疫组化染色性结构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CB)、caleratin(CR)或pavalbumin(PV)的共存情况。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结果 PPD阳性神经元在Vc各层均有分布,以Ⅰ层和Ⅱ层外侧部(Ⅱo)最为密集。CB、CR和PV阳性神经元分布于Vc各层,Ⅱ层最为密集,Ⅰ和Ⅲ层较少。部分PPD阳性神经元同时也呈CB、CR或PV阳性,CB/PPD、CR/PPD和PV/PPD共存神经元主要位于Ⅱ层。CB/PPD共存神经元占CB或PPD阳性神经元的比率分别为3.9%和5.1%;CR/PPD共存神经元占CR或PPD阳性神经元的比率分别为3.4%和3.9%;PV/PPD共存神经元占PV或PPD阳性神经元的比率分别为14.0%和3.6%。结论 CB/PPD、CR/PPD和PV/PPD共存神经主要位于Vc的Ⅱ层,PPD与钙结合蛋白共存神经元可能参与传递面口部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延髓背角(MDH)内脑啡肽(ENK)阳性结构的突触联系。方法 免疫电镜技术。结果 ENK阳性胞体较少,呈小型圆形和梭形,主要分布于MDH的Ⅱ层;ENK阳性终末主要见于Ⅰ层和Ⅱ层外侧部。ENK阳性结构主要形成四种联系;ENK阳性终末与阴性终末紧密接触,但未见突破联系;ENK阳性终末与Ⅰ层的阴性胞体形成对称性轴-体突触;阴性终末与Ⅱ层的ENK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ENK阳性终末与Ⅱ层的ENK阳性树突形成对称性轴-树突触。上述阳性或阴性终末均主要含圆形小泡,有时可见少量扁平小泡、椭圆形小泡和大颗粒囊泡。结论 MDH内的ENK阳性终末与ENK阳性或阴性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3.
王丹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2,23(24):2213-2216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超微结构在大鼠延髓背角内的定位分布及其突触联系。方法 用PKCγ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在电镜下观察。结果 PKCγ阳性胞体和突起密集地分布于延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Ⅱ层与Ⅲ层交界部内呈中等密度,Ⅰ层,Ⅱ层外侧部和Ⅲ层深部的阳性胞体和树突较少见;PKCγ的阳性反应产物主要聚集于胞膜和树突膜的内侧,其他部位较稀疏;PKCγ阳性胞体和树突多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非对称性轴-体和轴-树突触联系。结论 大鼠延髓背角内有PKCγ阳性胞体和树突,它们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突触联系。本研究的结果为PKCγ参与外周伤害性信号的处理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冯宇鹏  杨鲲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2,23(8):721-724
目的 观察大鼠延髓背角(MDH,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Ⅰ,Ⅱ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终末与γ-氨基丁酸(GABA)能和甘氨酸(Gly)能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 包埋前GABA或Gly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合包埋前CGRP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结果 GABA或Gly阳性产物广泛分布于神经元胞体、胞突和树突内,CGRP阳性标记主要见于无髓和薄髓轴突内。约53%和51%的CGRP阳性轴突终末分别与GABA和Gly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其中的多数为轴-树突触,轴-体突触较少。结论 含CGRP的初级传入纤维直接与MDH浅层内的GABA能及Gly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及三叉神经节(TG)内5-羟色胺受体3、4、7亚型(5-HT3R、5-HT4R、5-HT7R)mRNAs的表达。方法 同位素标记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5-HT3RmRNA阳性神经元密集分布于Vc的浅层(Ⅰ、Ⅱ层),散在分布于Ⅲ层;5-HT4RmRNA在Vc浅层也有较强的表达。Ⅲ层偶见阳性神经元;5-HT7R mRNA在Vc内表达较弱,且仅见于浅层。TG内5-HT3R、5-HT4R及5-HT7RmRNAs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2.8%、24.7%和9.8%。大、中、小型阳性细胞均可见,但以中、小型细胞为主。结论 5-HT3R、5-H4R航5-HT7RmRNAs在大鼠Vc及TG神经元内均有表达,提示这三种受体亚型在面口部感觉信息的传递或调控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闫励  赵华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10):868-872
目的:观察GABAB受体(GABABR)与5-HT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缝核簇和巨细胞网状核a(部(GiA)神经元内的共存,方法:GABABR和5-HTGABABR5-HT和GABA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及三重染色技术,结果:GABABR/5-HT双标神经元胞体较密集地见于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中缝桥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此外,PAG和GiA内也可见双标神经元,GABA样阳性终末与GABABR/5-HT双标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形成密切接触,结论:PAG,K中缝核簇和GiA内的5-HT能神经元几乎均呈GABABR样阳性,GABA能终末与GABAB受体/5-HT双标神经元形成密切接触,GABA可能通过GABAB受体调节5-HT能神经元的活动,参与对伤害性信息传递的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正常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内的μ阿片肽受体、、L-ENK M-ENK阳性结构的分布。结果显示(1)该核内有较丰富的MOR阳性胞体和树突样结构分布;(2)SRD内L-ENK阳性胸体的分布密度为中等,主要由中小型的神经元构成,并见有较多的L-ENK阳性终末;(3)SRD内M-ENK阳性终末的分布很密集,偶见少量胞体。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正常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SRD)内的μ阿片肽受体(MOR)、L-ENK和M-ENK阳性结构的分布。结果显示:(1)该核内有较丰富的MOR阳性胞体和树突样结构分布;(2)SRD内L-ENK阳性胞体的分布密度为中等,主要由中小型的神经元构成,并见有较多的L-ENK阳性终末;(3)SRD内M-ENK阳性终末的分布很密集,偶见少量胞体。上述结果说明和ENK在该核内的分布是相互匹配的,提示SRD是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靶区。另对SRD神经元内上述物质的功能和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董元祥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20):1825-1827
目的 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γ-氨基丁酸(GABA)阳性神经元与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亮氨酸-脑啡肽(Leu-ENK)、β-内啡肽(β-END)和强啡肽(Dyn)阳性终末的联系。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染色结果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可见直径较小的GABA阳性神经元主要散在分布于PAG的内侧区和腹外侧区。GABA阳性终末在PAG各区的密度均较高。以小型为主的少量Met-ENK,Leu-ENK和Dyn阳性神经元见于PAG的各区,但未见β-END阳性胞体。Met-ENK,Leu-ENK,β-END和Dyn阳性终末也主要分布于PAG的内侧区和腹外侧区。Met-ENK,Leu-ENK,β-END和Dyn阳性终末围绕在GABA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垢周围并形成密切接触。结论 PAG内含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piate-like substances,LOS)的阳性终末与GABA能神经元形成密切接触,提示可能对GABA能神经元的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核γ-氨基丁酸(GABA)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的分布及与谷氨酸(Glu)阳性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和PAP双标染色技术.结果:GABA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耳蜗背侧核的浅层,多呈圆形.根据胞体的直径,可分成大、中、小三类.GABA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和终末见于整个耳蜗核.阳性纤维呈网状、较细、无膨体,阳性终末呈点状.在耳蜗腹侧核,GABA阳性的点状终末常常包绕未标记的神经元胞体,而这些神经元胞体经再次PAP法染色,表明为Glu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结论:①GABA是耳蜗核的一种神经递质;②其在耳蜗腹侧核,可能与Glu阳性神经元胞体及近体树突接触,对Glu能神经元可能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ABC法研究猴、猫前庭神经核簇(VN)内含P物质(SP)神经元胞体和终末的分布。小型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前庭神经内侧核(MVN)和前庭神经下核(IVN)的尾侧半。并散在于前庭神经节(VG)。前庭神经外侧核(LVN)内,几乎所有SP免疫反应阴性的大型神经元胞体和近端树突均为阳性终末环绕。提示SP参与前庭脊髓投射的调节。LVN不同部分的SP阳性终末有不同来源。嘴腹侧部者来自VG,尾背侧部者可能来自同侧MVN和1VN。前庭神经上核(SVN)背外侧部、MVN近头端腹外侧部等处的一些中型阴性神经元亦被阳性终末环绕。提示来自初级前庭纤维的SP参与前庭眼肌反射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大核(NRM)的投射。方法 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结果 将FG注入NRM,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内可见FG逆标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Ⅰ、Ⅲ层内较少;延髓背角Ⅰ层和脊髓背角Ⅰ-Ⅲ层可观察到FG逆标并呈PKCγ阳性的双标神经元。结论 延髓和脊髓背角浅层向NRM投射的神经元含PKCγ,提示PKCγ在向NRM传递痛信息的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大鼠脊髓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主要分布在背角Ⅰ-Ⅲ层内;行单侧背根(L1-L6)切断术后,未见术侧mGlu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mGlu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脊髓背角内mGlu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在髓背角浅层内,mGlu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并常见部分含mGlu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mGlu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脊髓背角内的mGlu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包括痛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几种化学成分在大鼠尾壳核(CPu)和苍白球(GP)交界区的分布情况,以探讨两核团间新的功能区的形态学基础。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灌注取脑,连续冰冻切片,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四唑氮蓝(NBT)组织化学法染色,光镜下观察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多巴胺和环腺苷酸调节磷蛋白(DARPP-32)、维生素D依赖性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CB)和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NADPH-d组化阳性神经元和DARPP-32免疫组化阳性(DARPP-ir)神经元在两核交界区的分布从前到后均匀一致、境界清晰。在CPu和GP交界处的前2/3,CB免疫组化阳性(CB-ir)神经元和PV免疫组化阳性(PV-ir)神经元的分布境界清晰,但在两核交界处的后1/4,CB-ir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密度与前部有极为明显的差异;PV-ir神经元在两核交界处的后1/4细胞形态虽未见明显改变,但两核的境界却已表现不明显。结论: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和parvalbumin在CPu和GP交界处后1/4处分布的特殊性可能是该区存在特殊生理功能区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陶发胜  张建林  梅冠庭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20):1828-1830
目的 定量分析大鼠5-羟色胺(5-HT)阳性终末与三叉神经运动核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运动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20只,经升主动脉灌注固定。用振动切片机横切脑干,片厚50μm。将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染色结果在电镜下观察。结果 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均呈ChAT阳性;5-HT阳性终末主要含透明圆形小泡(直径20-30nm),透明扁平形小泡(长径25-35nm)和大颗粒囊泡(直径≥50nm)较少见。5-HT阳性终末与ChAT阳性运动神经元之间主要形成非对称型突触联系,对称型突触较少见。非对称型突触的突触间隙明显宽于对称型突触的突触间隙。结论 5-HT阳性终末主要含透明圆形小泡,它们与ChAT阳性的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之间主要形成非对称型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6.
用束路追踪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HRP跨节标记三叉神经传入终末与中缝大核(RMg)顺行追踪的PHA-L标记终末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浅层有重叠分布。在Vc浅层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RMg下行投射的分布也有重叠。电镜观察发现初级传入终末和丘脑投射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而RMg下行投射终末与三叉丘脑投射神经元树突形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轴树突触,提示RMg下行投射纤维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丘脑投射神经元对初级传入的伤害性信息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孙菲  李旭  刘顺利  邱建华 《医学争鸣》2009,30(5):428-430
目的:研究大鼠上橄榄复合体(SOC)中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对大鼠脑干进行冰冻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结果:SP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斜方体核(Tz),CGRP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外侧上橄榄核(ISO)及Tz,在Tz中尚可见大量CGRP阳性神经终末包绕sP和CGRP双标记神经元胞体.结论:CGRP与SP在听觉传导功能中有协同作用,且Tz内sP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对LSO内CGRP阳性神经元的调控,进而参与调节橄榄耳蜗束的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8.
陈鹏  李金莲等 《医学争鸣》2001,22(10):877-877
观察大鼠三叉经中脑核(Vme)神经元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和小白蛋白(PV)的共存关系,以及前强啡肽原(PPD)样和前脑啡肽原(PPE)样阳性终末与PAG和PV共存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和三重染色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Vme内可见大量PAG样和PV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吻尾方向上几乎在其全长出现,多为大的假单极神经元,许多PAG样阳性神经元同时呈PV样免疫反应,双标细胞占全部标记细胞的95%以上,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少量PPD样或PPE样阳性终末围绕在PAG样和PV样双重标记的Vme神经元胞体周围,并与之形成密切接触,结论:在面口部体感觉信息由Vme向更高一级神经元传递的过程中,PV可能与谷氨酸一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Vme神经元还可能接受中枢内强啡肽样和脑啡肽样神经终末对它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缝大核(NRM)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向臂旁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分支投射。方法 fast blue(FB)和diamidino yellow(DY)逆行双标与5-H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三重标记技术。结果 将FB和DY同时分别注入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臂旁核后,在中缝核群可见FB、DY单标神经元以及FB/DY双标神经元。此外,在NRM内还可见到FB/DY双标并呈5-HT阳性的三标神经元。结论 中缝大核内5-HT能神经元借助其轴突分支可同时向臂旁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投射,这种分支投射形式可能参与5-HT能神经元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20.
ABC法研究猴、猫前庭神经核簇(VN)内含Y-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胞体和终末的分布。小型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前庭神经内侧核(MVN)头侧半和y群腹侧部。散在于神经网的阳性终末亦呈类似分布趋势。前庭神经外侧核(LVN)尾背侧部阴性的大型神经元胞体和近端树突周围有密集的阳性终末。猴前庭神经上核(SVN)和MVN头端等处的一些中型阴性神经元亦被阳性终末环绕,提示绒球小结叶对前庭眼肌反射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