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贺氏三通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 对57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基础输液联合"贺氏三通法"治疗,运用放射免疫方法 检测血清NSE含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NSE的变化,同时与正常人做对照.结果 治疗后患者NSE...  相似文献   

2.
学习"贺氏三通法"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氏针灸三通法是贺普仁教授经过50余年的临床实践所创立的针灸治疗学理论体系,包括了微通法、温通法和强通法.本文主要阐述了贺氏针灸三通法的创立过程;三通法理论的基本内容、含义,并通过若干验案体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黄嘉慧  张正 《中医药导报》2019,25(22):52-54
介绍临床采用贺氏三通法针灸治疗鼻鼽验案1则。贺氏三通法针灸治疗能有效治疗鼻鼽,急性期宣肺泄热,祛风通窍而缓解鼻鼽症状,近期疗效显著;慢性期扶正固本,温补肺肾,预防鼻鼽发作,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机理及疗效。方法:将81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四联疗法,对照组39例采用西医常规换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四联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浆t-PA水平,降低PAI-1含量,增加疗效,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表明四联疗法通过提高tPA水平,降低PAI-1含量,增强纤溶活性,清除沉积的纤维蛋白,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6.
贺氏三通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虹 《北京中医》2004,23(4):201-203
目的 寻找提高痤疮临床疗效的最佳针灸组合方案。方法 将 1 6 2例痤疮患者 ,随机分为贺氏三通共用组 4 0例 ,强通加微通组 4 3例 ,强通加耳压组 4 3例 ,强通组 36例 ,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贺氏三通共用组总有效率为 97.5 % ,其它组分别为 88.37%、86 .0 5 %、72 .2 2 % ,经χ2 检验 ,贺氏三通共用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其它三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强通加微通组与强通加耳压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与强通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三通共用组的复发率低于其它三组。三通共用组各证型间疗效无差异。结论 贺氏三通法是针灸治疗痤疮的最佳组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贺氏三通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氏针灸三通法是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提出的针灸治疗疾病的3种基本方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笔者运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静脉曲张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肩周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漏肩风”、“肩凝症”、“肩痹”、“五十肩”等,是一种由慢性损伤或退行性非细菌性炎症引起的肩部疾患,临床以肩部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特点,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常影响肩关节功能活动。笔者运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予基础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毫针、火针、放血三通法结合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分析比较两组WOMA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优于对照组的74.19%(P <0.05);两组治疗后WOMAC、VAS、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僵硬、活动障碍,减轻患者急性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贺氏三通法治疗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根据面瘫诊断标准,纳入30例急性期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评定疗效。结果:纳入30例面瘫急性期患者,无脱落剔除,统计分析30例,痊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结论:总有效率为96.7%,贺氏三通法治疗面瘫急性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贺氏三通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尼莫地平和谷维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8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P<0.01).结论:贺氏三通法治疗偏头痛,能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分期整体针灸法与常规针灸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整体针灸法分期取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针灸法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计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3.
针刺颅骨缝加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CI)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60例早期CI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B组采用CI早期常规药物治法,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颅针治疗.结果: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较B组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颅针加药物改善临床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②CI早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血浆GMP-140水平呈中度正相关,表明血浆GMP-140水平可作为CI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自制的脉冲磁针治疗仪作用于头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并探讨其治疗疾病的机理.方法:设立脉冲磁针组30例,同时设立常规针刺组、静磁针组各30例作为对照,测定3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脉冲磁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愈显率分别为80.0%和70.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静磁针组愈显率为36.6%,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头穴脉冲磁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等同于常规针刺头穴的治疗,优于静磁针的头穴治疗.  相似文献   

16.
廖钰  刘俊洪  张君幸 《中国针灸》2005,25(7):487-489
目的:寻找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闪动效应"针刺法.比较两组疗效、肌力恢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法在上肢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疗法在下肢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疗法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闪动效应"针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针与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效应机制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药物(A组)和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针刺标准化头针方案穴区(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加药物(C组)治疗急性CI患者各20例,对照观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清VEGF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C组血清VEGF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1,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治疗后VEGF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颅针加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血清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与标准头针加药物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8.
刘光亭 《中国针灸》2004,24(10):701-703
目的: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44例与毫针巨刺组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数,但巨针组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两种刺法均有效,巨针法优于毫针法.  相似文献   

19.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选择110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刺法组50例、传统针刺对照组及西药百忧解对照组各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表(SDS)、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量表积分法,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调神疏肝针刺法组治愈34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其痊愈率69.4%及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痊愈率48.3%,总有效率89.7%),而与西药百忧解组疗效(痊愈率64.0%,总有效率96.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与西药百忧解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脑梗死上肢瘫针刺治疗方案,分析优选方案获效机理。方法:以脑梗死上肢瘫患者为观察对象,以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脑梗死针刺疗效的4因素3水平搭配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在脑梗死病程3天内,采用头穴 阴阳经体穴交替针刺的治疗方法,可分别获得最佳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效应和调整血TXB2、6-Keto-PGF1α异常水平的效应。结论:在脑梗死病程3天内,采用头穴 阴阳经体穴交替针刺为优选方案;其获效机理可能是通过对血TXB2、6-Keto-PGF1α水平的最佳良性调整作用,达到其治疗目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