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细毡毛忍冬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细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为筛选确定细毡毛忍冬的药效成分奠定基础。方法:建立细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及大鼠含药血清、空白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细毡毛忍冬乙醇提取物、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指纹图谱,确定其血清移行成分。结果:在含药血清中发现了8个移行成分,其中2个为原型成分,6个是代谢产物。结论:血中移行成分和代谢产物可能成为细毡毛忍冬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更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HPLC-ELSD联用的方法对绥阳山银花中绿原酸和灰毡毛忍冬皂苷乙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s(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柱温30℃,以乙腈为流动相A,0.4%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10 min,11.5% A→15%A;10~12min,15%A→29%A;12~18 min,29% A→33% A; 18~30min,33% A→45%A),流速为0.8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结果 绿原酸和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的回归方程依次是y=4 609x-300.53(R2=0.9995)和y=5 810.1x-421.19(R2 =0.998 8),其线性范围依次是0.0 804~ 0.6 432 mg/mL,0.0966~0.7728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0.5%,101.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绥阳山银花中绿原酸与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45%、7.94%,均高于201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2.0%、5.0%,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不同母株年龄及不同部位灰毡毛忍冬叶和枝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量。方法 采用HPLC-PDA测定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量,应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不同母株年龄的样品中,叶和枝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量随着年龄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上部叶的绿原酸量都高于中部和下部叶,而上部、中部、下部叶中木 犀草苷的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嫩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量明显高于老叶;不同个体中,叶中绿原酸的量在0.15%~3.67%,木犀草苷的量在0.056%~0.386%,枝中绿原酸的量 0.09%~1.57%,木犀草苷的量在0.003%~0.051%,叶和枝的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量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庆地区灰毡毛忍冬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量呈规律性变化,这对后续的品种选育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灰毡毛忍冬的染色体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药用植物灰毡毛忍冬的染色体数日和核型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经显微摄影后对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 灰毡毛忍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K(2n)=2x=18=2m+8sm+8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4M12+4M1+6S,染色体总长为47.264n,长臂总长为34.826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3.71%,属于“3B”型。结论 灰毡毛忍冬染色体的数目、棱型等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为我国常用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能 ,常用于外感风热、流行感冒、疖疮痛肿、乳腺炎、痢疾诸病。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广泛 ,植物来源复杂。据报道 [1,2 ]全国有 2 0余种植物的花蕾在不同地区当金银花入药 ,均为忍冬科 Caprifoliaceae忍冬属 Lonicera植物。其中 ,灰毡毛忍冬 L. macrathoides Hands.-Mazz.在西南地区大量栽培使用 ,为西南地区金银花主流商品之一。挥发油是金银花的活性成分 ,山东产忍冬 L.japonica Thunb.及其变种花蕾的挥发油成分研究已有文献报道 [3~ 5] ,但灰毡毛忍冬干燥花蕾的挥发油成分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灰毡毛忍冬的主要药效,并与忍冬相关药效进行比较。方法 通过测定灰毡毛忍冬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研究其对6种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植入致肉芽肿等实验,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酵母粉致热大鼠模型,研究其解热作用;通过测定大鼠白细胞数和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质量及碳粒廓清实验,研究其免疫作用,并与忍冬进行比较。结果 灰毡毛忍冬对6种常见致病菌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MIC为7.8~62.8 mg/mL,MBC≥250 mg/mL;灰毡毛忍冬(10 g/kg)能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足肿胀度和减少肉芽组织的增生,有抑制小鼠耳肿胀和降低发热大鼠体温的趋势,显著提高小鼠脏器指数、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有增加大鼠白细胞数的趋势。灰毡毛忍冬与忍冬的上述药效学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灰毡毛忍冬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和解热的趋势,能增强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强度与忍冬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灰毡毛忍冬药材90%乙醇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反复柱色谱得到化合物。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鉴定了6个皂苷类化合物: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Ⅰ)、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Ⅱ)、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Ⅳ)、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Ⅴ)、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Ⅵ)。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得,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齐墩果酸型皂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1)、咖啡酸丁酯(2)、3-O-咖啡酰奎尼酸丁酯(3)、3,5-O-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4)、3,4-O-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灰毡毛忍冬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解热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灰毡毛忍冬和不同产地的正品金银花的解热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啤酒酵母茵所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灰毡毛忍冬和不同产地的正品金银花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的比较。结果灰毡毛忍冬和正品金银花均有抑制因新鲜啤酒酵母茵致热大鼠的发热趋势。结论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均具有解热作用,解热强度相当,但正品金银花的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及蒸晒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反相HypersilC18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 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54%,0.81%,0.57%;蒸晒品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2.14%,1.65%,2.04%。结论 蒸晒法较生晒法炮制的黄褐毛忍冬中绿原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处理山银花后对其所含绿原酸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对SFE处理后的山银花水提液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与酶解法进行对比。结果经过SFE处理过的山银花,水提取绿原酸的转移率(95.1%)高于酶解法处理过的山银花中绿原酸的转移率(90.5%),高于未做任何处理的山银花中绿原酸的转移率(72.5%)。结论 SFE技术处理有利于提高山银花水提液中绿原酸的转移率,为SFE应用于山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离富集复方肝康片中总黄酮与总生物碱.方法 联合应用大孔吸附树脂与钠型阳离子树脂分别对处方中的总黄酮与总生物碱进行分离,并对工艺进行验证.结果 联合应用大孔吸附树脂与钠型阳离子树脂可较好地分离富集复方中总黄酮与总生物碱.结论 联合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和钠型阳离子树脂分离复方肝康片中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及其叶中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同一株金银花来源的金银花及其叶中的绿原酸、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均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绿原酸在金银花及其叶中的含量分别为2.72%和2.30%;总黄酮在金银花及其叶中的含量分别为6.46%和7.85%。结论同一株金银花来源的金银花叶中所含的绿原酸略低于花中的含量,叶中总黄酮明显高于花中的含量。因此资源丰富的金银花叶也同样具有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红腺忍冬叶进行黄酮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并确定回流提取红腺忍冬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预试验进行定性分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等,考察乙醇回流提取不同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红腺忍冬叶中含有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乙醇回流提取红腺忍冬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12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验证试验测得红腺忍冬叶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6.6%,RSD=1.52%(n=3).结论 红腺忍冬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红腺忍冬叶和金银花叶在化学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正交设计研究金银花绿原酸煎提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优选金银花绿原酸煎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以总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指标,考察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加水量对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金银花粉末过50目筛,加水量30倍,煎煮3次,每次煎煮30 m in。  相似文献   

16.
山银花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寻找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药效物质基础,评价金银花类药材的质量.方法:应用各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利用各种光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山银花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木犀草素(Ⅰ),槲皮素(Ⅱ),苜蓿素(Ⅲ),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Ⅳ),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Ⅴ),芦丁(Ⅵ),金圣草素 -7-O-新橙皮糖苷(Ⅶ),苜蓿素-7-O-新橙皮糖苷(Ⅷ).结论:Ⅲ,Ⅳ,Ⅵ,Ⅶ,Ⅷ为从本属中首次分离得到,其它均系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总量的快速比色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酚类物质中酚羟基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对绿原酸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的一些特征参数(如显色反应的条件、显色产物的吸收波长、稳定性、标准工作曲线及回收率等)进行考察与测定。结果显色反应物的检测波长755 nm;以绿原酸的吸光度和浓度得出工作曲线,回归方程y(μg/mL)=231.77x+5.4114,相关系数0.9982;绿原酸浓度0~181.0μg/mL,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1.495×103L.mol-1.cm-1,检出限3.78μg/mL,回收率92.22%。结论快速比色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可望用于金银花的检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山鉼药材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与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分离工艺。方法:山鉼原药材提取挥发油后,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参照山鉼指纹图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所含的总黄酮及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量。结果:山鉼药材体积分数70%的乙醇提取物用体积分数65%乙醇洗脱至1500 mL 时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且总黄酮的量较少;用体积分数90%的乙醇洗脱至2500 mL 时总黄酮的量最高。结论:确立了山鉼药材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中二苯乙烯类及总黄酮的分离工艺,为以后山鉼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方法,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与黄酮的提取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绿原酸和黄酮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乙醇浓度、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采用回流提取,乙醇浓度为67%,溶剂量27 m L/g,提取时间为37 min,提取次数为2次。以此工艺条件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得率为5.55%,黄酮的得率为11.41%。结论: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对南江银花(细毡毛忍冬)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本文首次对南江银花中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运用GC-MS法对南江银花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检测出29个色谱峰,鉴定出20个化合物,占总组分的77.8%。结论:首次对南江银花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其脂溶性成分主要为烃类、酯和脂肪酸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