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阳 《家庭中医药》2012,(10):29-2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也日益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就是其中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  相似文献   

2.
李洁 《中医药研究》2013,(12):1523-1524
动脉粥样硬化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始动环节和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现代医学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属于中医"瘀血"的范畴.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辨治颈动脉粥样硬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水平,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社区预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寻找适宜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危险因素,心脏病和糖尿病史也是危险因素,患者年龄和遗传史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疾病。结论:影响心脑血管患者疾病发展的因素较多,应从多方面着手,做好全面预防,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的遗传性疾病,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滑囊、软骨、肾脏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1]。本病属中医学"痹证"、"白虎历节"等范畴。痛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人类的健康已构成潜在的威胁。西医运用秋水仙碱、布洛芬、泼尼松等药物,均可达到治疗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目的,但治疗后易复发且药物毒副作用大。中医药在痛风的治疗上日益彰显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被人们称之为"无声杀手",已是当今世界上最普遍的疾病.按摩头部的天柱穴或足部的太溪穴,犹如我们家中自来水需要阀门来控制水流一样,可有效控制高血压,使高血压迅速下降,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概念以及分类,并用χ2检验对年龄因素、家族遗传史、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并给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而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全球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全球人口死亡的1/3,动脉硬化性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通过对这些人群生活方式及药物等的干预,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及大动脉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组选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选100例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中医体质评估系统V1.0版为平台,对两组年龄、体质量、家族史、饮食等项目进行观察,并对观察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质量、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体质、高血糖等确定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有多重危险致病因子,需要给予持续的综合干预,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目前,我国每15s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管疾病和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04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其的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其中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危险更大。中药何首乌中含有的卵磷脂、大黄酚、蒽醌衍生物等多种物质,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升高,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吸收,防止胆固醇在组织中沉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本文阐述了何首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分析了首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  相似文献   

13.
脊柱病是多病之源,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到脊柱的影响。有人提出"十人九错;上梁不正下梁歪;久治不愈的疑难病;慢性病多与脊柱错位有关"。脊柱病与相关疾病是当前新兴的"大脊柱医学"范畴,由于部位重要,结构复杂,是当今医学的难点之一。尤其脊柱相关疾病,尚未引起医学同道和患者的足够关注,我科诊治36例脊柱相关疾病得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痛风患者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很复杂,高尿酸血症易致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他一些并存的因素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饮酒及缺乏足够体育活动等因素也是导致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痛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积极治疗同时存在的冠心病和  相似文献   

15.
正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我国超过2.7亿人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达上百万,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而且研究显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正在持续增加[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直接因素,而血栓性疾病已占据人类疾病的最重要位置,在预防血栓疾病中抗血小板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贾奎  菅艳萍 《光明中医》2011,26(11):2184-2185
络病学理论始于《黄帝内经》,至近代已形成系统的络病理论体系。"脑心同治"的理论基础基于络脉学说,心脑血管疾病与络病学关系密切,其病机演变规律相同,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存在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清晨血压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目前认为,有效控制清晨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水平控制整体并不满意。清晨血压过高易诱发脑卒中、急性心梗及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并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疾病预后。本文对清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其对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清晨高血压的临床管理及疾病预后干预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各国医学界多年研究几乎已经达成共识:高血脂症即胆固醇及脂类代谢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然而经过笔者多年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7α-羟化酶(CYP7Α1)、25α-羟化酶(CYP25Α1)、27α-羟化酶(CYP27Α1)等多种羟化酶活性降低才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根源.本文就羟化酶活性降低对胆固醇及酯类代谢的影响及其它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如何提高多种羟化酶的生物活性,使人类羟基化代谢途径正常化,从根源上预防人类的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仍呈直线上升趋势,构成我国的死亡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制和防治方法研究亟待取得突破。研究认为,内皮功能不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而痰湿体质者是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存在内皮功能不全的分子机制。由此提出,早期关注痰湿体质人群内皮功能状态,并运用调体理论早干预早治疗,可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降低血浆胆固醇可降低冠心病、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合理用药能有效降低血浆胆固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现对某区级医院2007年—2009年口服调脂药的使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