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大鼠湿热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清热化湿法(复合治法)对该湿热证模型的影响。并同时进行清热解毒(分治法)、宣气化湿法(分治法)的对比研究,探讨清热化湿等法治疗大鼠湿热证模型胃肠动力紊乱的机理。方法:观察清热化湿法对温病湿热模型大鼠的影响,采用肥甘饮食、高温高湿及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等复合因素模拟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A)法治疗组、清热解毒(B)法治疗组、宣气化湿(C)法治疗组、阳性对照(D)治疗组。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及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结果:清热化湿法具有增加湿热模型大鼠血及胃窭组织中MTL、GAS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g±20g,购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动物合格证号TJLA-2004,107.肥甘饮食:以常规饲料加20%油脂、10%蜂蜜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种治法对温病湿热证血脂的影响,探讨温病湿热证中“湿”性致病因子的生化物质基础,探讨清热祛湿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清热祛湿法组(A组),清热解毒法组(B组),宣气化湿法组(C组),湿热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症状变化,同时检测血脂4项(TC、TG、HDL-C、LDL-C)变化。结果:A组症状表现相对较轻,TC、TG、LDL-C较湿热证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HDL-C升高明显(P〈0.01)。B组TG降低不显著,B组、C组HDL-C升高不明显。结论:湿热证中“湿”性致病因子的生化物质基础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特别是与TG升高密切相关;清热祛湿法组较其它两组有更好的调脂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置不同的造模(湿热环境)时间和不同的大肠埃希氏菌灌胃剂量复制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评价模型质量,探讨造模条件对模型质量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致病菌低剂量组(B、C、D组)、致病菌中剂量组(E、F、G组)、致病菌高剂量组(H、I、J组),每个剂量组下设置3个不同造模(湿热环境)时间,B、E、H组造模21 d,C、F、I组造模25 d,D、G、J组造模28 d。参照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建立湿热证大鼠模型,比较分析大鼠体温、体质量、食量、饮水量、症状及舌苔等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模型的质量。结果在维持灌菌后体温升高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方面,致病菌低剂量组(B、C、D组)表现最好;在维持造模后的低饮食量和低饮水量方面,28 d造模组(D、G、J组)严重程度较高;在舌苔出现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稳定性方面28 d造模组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症状出现的齐同性则为D、I、J组最好。综合评价提示:D组大鼠各项证候指标出现率、严重程度高,稳定性、齐同性好,模型质量最优。结论采用延长湿热环境造模时间至28 d及较低剂量的致病微生物灌胃的造模条件,可复制出各项症状体征明显、稳定性、齐同性好的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治法对温病湿热证血脂的影响,探讨温病湿热证中“湿”性致病因子的生化物质基础,探讨清热祛湿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清热祛湿法组(A组),清热解毒法组(B组),宣气化湿法组(C组),湿热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症状变化,同时检测血脂4项(TC、TG、HDL-C、LDL-C)变化。结果:A组症状表现相对较轻,TC、TG、LDL-C较湿热证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HDL-C升高明显(P<0.01)。B组TG降低不显著,B组、C组HDL-C升高不明显。结论:湿热证中“湿”性致病因子的生化物质基础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特别是与TG升高密切相关;清热祛湿法组较其它两组有更好的调脂效果。  相似文献   

6.
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翔  郭明阳 《国医论坛》2003,18(6):41-42
在温病学的现代研究中 ,动物实验的引进促进了温病学的发展。如卫气营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初步揭示了温病卫气营血的本质 ,为温热类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温病湿热证是湿热类温病的基本证型 ,因此 ,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对于湿热类温病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旨在复习国内有关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文献 ,并根据我们的研究实践 ,提出建立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以期抛砖引玉。1 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复制起步较晚 ,有关资料较少 ,1 988年郭金龙〔1〕根据中医病因理论 ,一方面模拟长…  相似文献   

7.
脾胃湿热证与温病湿热证是湿热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证型,从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辨证治疗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脾胃湿热证与温病湿热证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胃湿热证与温病湿热证是湿热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证型,从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辨证治疗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回医芳香类药回回甘松饮治疗湿温病的作用机制,为扩大回医香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吴仕九方法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使用回回甘松饮治疗,比较各组量化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G-CSF水平显著增高,NO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G-CSF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回回甘松饮能够显著降低湿热证大鼠血清G-CSF水平,升高NO水平,其芳香宣透,清利湿热作用的机理可能和G-CSF、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兆文  吕文亮 《新中医》2015,47(2):294-295
吕文亮,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吕教授在临床中,善用温病理论辨治各种湿热型疑难杂症,处方及用药经验继承温病医家如薛雪、叶天士等人的思想,方以银翘散、宣痹汤、甘露消毒丹多见,显现"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的主旨,用方加减精妙,效果明显。笔者师从吕教授,侍诊跟前,受益匪浅。现收录验案几则以供探讨。1理论探微清代温病学发展空前,承仲景伤寒医学源流,出现许多对  相似文献   

11.
魏聿祥 《河北中医》1998,20(5):288-289
湿温病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见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其特点是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症状明显.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脘痞闷、口粘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等湿邪偏重的见症为主要特征.其证候变化亦较复杂,多好发红疹、白(?).现代医学中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病毒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和急性血吸虫病的某些类型属于本病范围.1988~1997年,笔者采用化湿法治疗湿温病6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8例门诊患者,男27例,女41例;年龄25~61岁,平均44.5岁;病程最短2日,最长7日,平均3.5日;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且胀痛如裹,肢体烦痛酸困,胸脘痞闷,口粘苔腻,小便短黄,脉濡缓;28例伴有寒热,体温37.6~38.5℃,57例不思饮食,15例大便溏泄,5例轻度泄泻.  相似文献   

12.
温病湿热证湿热量化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温病湿热证湿热量化的实验方法,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筛选出相关性强的量化指标。方法;通过复制湿热证动物模型,采用Bradford方法测定水通道蛋白2(AQP2)含量,放免法检测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比色法检测中分子(MMS)和巯基(R-SH)物质等。结果;湿热证模型组AQP2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用清香散治疗后AQP2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接近。湿热模型组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GRP较正常组降低(P<0.01)。湿热证模型大鼠血中G-CSF、MMS升高,而R-SH水平降低,经清香散治疗1周后.大鼠血中G-CSF、MMS及R-SH基本恢复正常,模型对照组G-CSF阳性率升高。结论;AQP2与ET、CGRP、G-CSF、R-SH、MMS分别可作为“湿”偏重,“热”偏重,“湿热病因”的相关性量化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对湿热定性、量化,清热祛湿药物的研究以及湿热证“证”本质的深入探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标准化的动物模型的复制是保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重现性、创新性、先进性及科学性的基本前提.温病湿热证是湿热类温病的基本证型,因此建立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对于研究湿热类温病十分重要.笔者将温病湿热证的模型进行了归纳,关于未来进一步研究温病湿热证模型提出了几点思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晔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18-418
湿温病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具有与一般外感热病明显不同的特点。关于其病因,《湿热病篇》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即感受湿热病邪。但湿热病邪能否感人,感染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法对幼年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血脂、脂肪细胞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筛选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清热化湿减肥配方。方法:建立幼年营养性肥胖Wistar大鼠模型,用时7周。设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阳性药L-肉碱组)、清热组、化湿组、清热化湿组,每组各10只。各组大鼠每日灌胃给药,定时记录大鼠摄食量、体重、体长,测算Lee’s指数。用药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腹腔静脉取血检测血生化;记录肾周及附睾周围脂肪重量,测算脂肪系数;制作病理切片,观察附睾周围脂肪细胞的大小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情况。结果:1造模:造模后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干预后,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脂肪细胞及脂肪系数均有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甘油三酯(TG)、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升高,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以清热化湿组最为明显;肝细胞:模型组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充满脂质,呈空泡状;干预后可见少许细胞脂肪变性,余均为正常肝脏组织,以清热化湿组明显。结论:清热化湿法对幼年营养性肥胖大鼠有明显的减肥及改善糖脂代谢、保护肝脏组织的作用,以清热化湿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三仁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浆内毒素廓清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仁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廓清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遣模方法,复制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通过对内毒素(ET)、小肠D-木糖吸收率、便常规、大便菌群涂片、谷丙转氨酶(GPT)、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等指标的检测和病理观察。结果:动物造模后出现发热、倦怠、纳呆、嗜睡、不欲饮、大便溏泻、尿少、舌苔腻等湿热证候。同时血浆ET、血清GPT、GLB升高,ALB、TP降低,大便常规异常,大便菌群涂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病理观察:大体可见胃肠充气,管壁变薄,肝脾肿大充血,舌苔腻。镜下可见:舌上皮细胞角化增厚,形成球状突起;胃肠道有肿胀、充血、渗出及炎细胞浸润;肝细胞浊肿、变性、坏死、淤血;脾红髓充血,扩大。经用三仁汤治疗后症状渐趋好转,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而模型组则症状加重甚至死亡。结论:三仁汤对湿热证血浆内毒素的廓清作用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抑制细菌繁殖,使细菌释放内毒素的总量降低;恢复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内毒素入血;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保护屏障,减少内毒素肠源性入血;加快肝脏功能恢复,缓解肝脏损害,增强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7.
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及清祛湿法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对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多种造模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因素造模方法(饮食+气候环境+致病生物因子)复制成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该模型无论发病条件、病变脏腑,还是主要症状、体征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型,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特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观察了清热祛湿方药清香散对该类模型的治疗作用,认为清热祛湿法治疗湿热证的机理可能与退热、抑制病原微生物、保护小肠吸收功能、抗机体氧化反应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温病湿热病证是临床一类常见病证 ,因湿热胶结、缠绵难解常反复发作 ,为中医难治证。凡地理气候环境比较潮湿的地区尤为常见、多发。笔者从中医辨证角度提出“湿阻、热蕴、气滞、血瘀、气虚”为温病湿热病证之综合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肝线粒体Na -K -ATP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组,运用定磷法测肝线粒体Na -K -ATP酶活性变化.结果:湿热模型组肝线粒体Na -K -ATP酶活性非常显著降低(P<0.01),清热化湿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肝线粒体Na -K -ATP酶活性具有恢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鼠肝炎病毒温病湿热证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拟以MHV-A59和大肠杆菌作为生物致病因子,建立两种小鼠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通过对比探讨小鼠肝炎病毒温病湿热证模型可行性。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肥甘饮食+湿热外环境+MHV-A59造模)、肠菌组(肥甘饮食+湿热外环境+大肠杆菌造模),检测小鼠血清TG、TNF-α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动物症状及体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两种温病湿热证模型组小鼠血清TG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组造模动物均不同程度出现了发热、疲倦、纳呆、腹泻、体重减少、毛发无泽等症状。结论:以MHV-A59作为生物致病因子,结合肥甘饮食及湿热外环境因素构建的动物模型,可以作为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之一,也是一种新的病证结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