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腑开窍汤保留灌肠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的疗效。方法:将55例中风中脏腑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开窍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中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及恶化5例,总有效率为82.14%,治疗后合并症发生率为24.14%;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及恶化10例,总有效率为62.96%,治疗后合并症发生率为54.07%。结论:通腑开窍汤保留灌肠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风根据有无神志改变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仅有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无神志改变称为中经络,合并有神志改变者称为中脏腑。中脏腑又根据其虚实分为闭证与脱证。历代医家治疗中风闭证多应用镇肝息风、化痰清热开窍、温经活络诸法,虽能取得疗效,但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急性出血性中风偏侧肢体障碍、痰火上攻为标,其本在于瘀热上行阻于脑部。笔者从瘀热立论,应用凉血散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以期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疗效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对中风的并证与治疗体会王盛阁乌海市中蒙医院(016000)1994年8月4日收稿中风可分为中经络中脏腑,而中脏腑者又可分为闭证与脱证。凡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言蹇涩而神志不清醒者为中经络,以上诸症并兼有神志障碍者为脏腑。现在一般认为缺血性脑卒...  相似文献   

4.
中风中脏腑,病势危重,因病机不同可分为闭证和脱证,其中闭证又根据有无热象分为阳闭和阴闭,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半身不遂,并且常有先兆及后遗症出现。按照醒神开窍、预防并发症的原则,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同时予以辨证施护,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现将该病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方法有两种:中风分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中脏腑脱证(阴竭阳亡),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讧、肝肾亏虚证);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有益气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通络法、通腑化痰泻热法、醒神豁痰开窍法、平肝熄风化痰法。  相似文献   

6.
中风急性期是指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部分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急性发病阶段。从中医的观点出发,可分为闭证与脱证两大类型,此阶段病情危重,宜积极抢救。一、开窍醒神法:本法具有清心化痰、芳香开窍、甦醒神志的作用,运用于中风突然发病,神昏失语,或神志不清,病在脏腑者。分凉开、温开、通腑开窍等法。  相似文献   

7.
王季儒对辨治中风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启瑞 《中医杂志》1995,36(10):587-588
吾父王季儒,是天津名医,从医60余载,擅长温病、精于内科。他对中风的治疗,简化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种类型,同时又据其不同脉证,进一步分为虚、实、闭、脱四证,在治疗上用平肝豁痰、通络活血治中经络实证,用补气养血、宣通经络治中经络虚证,以清热镇肝、豁痰开窍治中脏腑之闭,以补气固脱治中脏腑之脱。余随父学习多年,特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 通常达变,注重脉理中风,现代医学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吾父认为,“中风一病,多系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热极  相似文献   

8.
<正> 中风神昏多属中脏腑之危候,运用开窍醒神与泻下通腑法,共治疗11例中风神昏闭证(皆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取得转危为安,后遗症较轻的效果,平均醒脑天数为3.7天。 治疗方法 1.开窍醒脑法①血瘀中风:以芳香开窍药配益气活血化瘀之品。如麝香、樟脑、人参、川芎、红花、益母草等。初期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时  相似文献   

9.
中风证治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证治十法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225500)缪钟丽关键词中风;辩证论治;治疗方法1清心开窍法本病适用于风中脏脆窍闭神昏的证焕。风中脏腑,起病骤然,多由情志不遂、忧郁恼怒所致。症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牙闭,两手握固,身热面赤,痰壅气粗,舌苔腻,...  相似文献   

10.
中风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在急性期要先辨病位证型.按照中络、中脏、中经、中腑分证进行动态观察.属于中络者.治疗护理得当.三五日即可进人恢复期.半月左右即可痊愈。中脏腑者病情比较严重.直接出现症状,或治疗不当,由中经、中络化火人里而成,对中脏腑者宜分清闭证.脱证进行施护.如果病人是以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为主.则为中脏腑的闭证。如中风闭证的病人兼见躁动不安.颜面潮红,呼吸气粗,舌绛身热,大便干燥为阳闭证。常用针刺法或灌服牛黄安宫丸、至宝丹速开其闭。  相似文献   

11.
临床观察发现,重型脑梗死患者多表现为风、火热、痰、瘀、毒诸证,多属中风中脏腑阳闭证,与中重度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类似,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中风I号方具有解毒开窍、通腑泄热、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之效,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探讨其对重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笔者对60例重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余诊疗本病,略有心得,现录于此,以就正于同道。一、中脏开窍为先中风中脏腑者多表现为闭证,闭而得开可望生机,闭而不开者,或一闭到底或由闭转脱,乃致死亡。故及早地使用开窍剂,促使神志转清,对本病的预后有极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之中风范畴。笔者对中风的病因、病理进行分析研究,试用“釜底抽薪”法对急性期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今简述如下。中风之疾,有中脏腑和中经络之分,前者重而后者轻。笔者所述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乃中风中脏腑之重症。明代医家李中梓分中风急性期为闭脱两证,闭证中又分阳闭与阴闭。  相似文献   

14.
中风主要是指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对中风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中医认为中风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后者为危急重证.中脏腑根据正邪的盛衰又分为闭脱证.二证病性相反,救治迥异,应准确辨证施治.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治宜驱邪开闭,脱症则以阳气欲脱,阴阳离绝为主,急宜扶正救脱.二者之辨是中风卒中期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尤其是似脱实闭、似闭实脱的辨别更为重要,以免失治误治.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在中风闭证脱证辨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祖国医学称为“中风” ,根据发病有无神志不清 ,分为中脏腑、中经络。中脏腑属于中风重症 ,根据临床表现又分为“闭证”与“脱证”。闭证是重症中之轻者 ,脱证则是重症中之极重 ,二者的治疗截然不同 ,因此能否准确的将二者分开 ,是迅速有效治疗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 ,脑血管病急性期 ,多表现为闭证 ,临床亦好明确 ,但何时出现脱证表现、开始向脱证转化或何时已为脱证 ,则难于体察。临床中能及时发现病情已由闭证向脱证转化 ,及时有效的给予固脱治疗 ,或根据闭与脱孰轻孰重权衡主次 ,标本兼顾 ,十分关键。而…  相似文献   

16.
中风(中脏腑)急性期辨证施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淑静 《河北中医》2010,32(3):451-451
中风又名脑卒中,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中脏腑又有闭证(阴闭与阳闭)和脱证之分。加强辨证护理工作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2005—01—2008—12,笔者在中医辨证的原则的指导下对104例中风(中脏腑)急性期患者进行分型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兹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志英老师善治疑难痼疾,其以达原饮加减治疗湿温,以平肝潜阳,化痰开窍之中药复方治疗中风(中脏腑--阳闭)及浮肿,取效甚好.  相似文献   

18.
中风古居风、痨、臌、膈四大难证之首,如今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中风中脏腑,根据病性的虚实,分为闭证和脱证,临床以闭证多见;是中风病病情险恶的危重阶段,也通常是救治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中风闭证有准确、充分的认识,是临床医师诊治中风危重症的关键。中医对中风闭证的认识由来已久,现述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意识障碍的诊断程序,主要是以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确定:①是否有意识障碍;②意识障碍的程度;③意识障碍的病因。但在诊断中应注意与一些特殊的精神、意识状态如晕厥、惊厥、木僵、癔病发作、闭锁综合征相鉴别。并列表阐明导致意识障碍的主要痰病和诊断要点。现代医学治疗救治意识障碍,其最有效的方法是迅速查明病因,对因治疗;病因一时未明者,进行病机或对症治疗。中医对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治可参考中风病中脏腑辨治闭、脱证之法,闭证强调开窍通闭,脱证则主张回阳固脱、救阴敛阳,并详列针灸、中成药及中药针剂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吴少东  马玲  王玮 《陕西中医》2008,29(5):639-641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中风治疗的目的就是减少死亡率,降低致残率,提高中风病人的生活质量.但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在处理中风危重证,如闭证,脱证等中脏腑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如何治疗脑内实质大量出血,如何控制脑水肿,甚至如何治疗脑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