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毒邪在肾脏病中的致病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邢济臣,池勇,路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吕晓星通河县人民医院张力,张文汇“毒”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一种致病因素,包括能够对机体产生毒害(或毒性)作用的各种致病物质。“毒”有内、外毒之分。外毒是指由外...  相似文献   

2.
"毒"在中医学中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近代对"毒"的研究不断发展,在各个系统疾病中都有与"毒"相关的论述。本文通过对近现代文献的总结分析,明确毒邪概念、分类,对毒邪的病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发展演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3.
溺毒清合剂是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研制成的中医药制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有明显的改善症状、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延缓CRF的进展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对CRF的作用机理,进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4.
中医毒邪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邪的含义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泛指药物或药物属性;二指病名;三指病因;四指治法;五为虚词。毒邪致病特点有峻烈性、顽固性、相兼性。毒邪可分为外毒、内毒。外感六淫、内伤火热与毒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外感病时,邪气亢盛病情危重时才可称毒,内伤病时,湿邪和瘀血长期蕴结淤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机体脏器功能严重损伤或衰竭,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才称为毒邪。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大宗临床病例调查,揭示了慢性肾衰中医病机错综复杂,不同阶段主要病机及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在邪实方面,湿热、瘀血贯穿始终并且是导致病变进行性恶化的主要因素。浊毒的出现是慢性肾衰发展到晚期的特征性病理产物,是导致五脏衰败,阴阳离决的主要机理。浊毒可寒化而表现为寒湿浊毒证,热化而表现为湿热浊毒证。慢性肾衰病程中水停、外感等邪实病变出现率虽相对较低,但对慢性肾衰进展亦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代谢废物潴留,内环境失衡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中医与“肾劳”、“癃闭”、“关格”、“肾风”、“溺毒”等相类似,乃脾肾衰败,湿浊瘀血内阻的本虚标实之证。笔者认为就其病因及病机而言,离不开毒邪,临床治疗常从排毒解毒法[1]入手,取得较好疗效,本文拟从其特征与分类,阐述慢性肾衰之毒。内科病证之毒,尤其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毒,笔者认为是指病程日久,肾元虚衰,邪气至盛且蕴蓄不解之谓。与外感六淫不正之气、传染性之疫毒、外科之火…  相似文献   

7.
8.
近年中医文献中有关毒邪、邪毒的论述颇多,但其概念模糊。笔者认为毒邪与邪毒是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病因概念。毒邪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侵入人体后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外感邪气,是引起多种毒症性外感疾病的直接病因。邪毒是毒邪所含有的毒素或邪气在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病理产物,是染病后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罪魁祸首。凡是毒邪均含有邪毒,而一般邪气并不一定含有邪毒。对毒邪与邪毒作出明确界定,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毒"是中医学中应用广泛、涵义多样的一个概念,<辞源>中解释有三:一为恶也,害也;二为痛也,苦也;三为物之能害人者.笔者仅就温病学中"毒"的概念和临床意义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慢性肾脏病中,"浊邪"主要指浊阴之类,具有流动性、污秽性和有害性,如饮、水、痰、湿以及部分瘀血(血行缓慢之瘀血),可称水浊、痰浊、湿浊、饮浊、瘀浊。当多种并存时,常常概称为"浊邪"。对于"浊邪"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缺乏较为系统的认识及根本性治疗措施。中药复方在治疗慢性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具有多靶点、多向性、多层面等优势,且副作用较小,价格较低,但中药药物间的协同降脂效应及单味药有效降脂成分、作用机理研究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肾单位严重受损而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和毒物的潴留,水和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为主要表现,如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最终发展成尿毒症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为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1.51%,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上优化CRF治疗方案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方法: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选择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中药灌肠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CRF的临床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严格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3篇,涉及1003例患者,但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比较,治疗组(中药灌肠+西医常规治疗)治疗CRF在总有效率、降低BUN、UA、改善恶心呕吐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在降低Scr、升高Hb、Ccr、改善纳差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文献均无不良反应报道。结论:中药灌肠治疗CRF有一定的疗效,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不良反应方面亦有待于今后的临床研究及毒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思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是各种慢性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最终归宿。由于肾替代疗法价格昂贵,难以普及,也不适合早、中期患者。因此,要研究如何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迟进入终末期肾衰。现就本病的中医治疗思路,结合临床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衰竭(CRF)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中医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就近年来中医对CRF的治疗概况从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药针剂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药浴或足浴、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共9个方面进行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并发症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魏练波  叶任高 《中医杂志》1997,38(4):222-224
本文总结了用中医药治疗CRF—CAPD并发症的经验。食欲不振、低蛋白血症,用人参养荣汤加减;腹痛腹胀,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腹膜炎,用大柴胡汤加臧;腹泻脾虚湿盛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皮肤瘙痒症,用四物汤加味;肾性骨病,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法;高脂血症,用补肝肾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法;肾性贫血,用加味归芍四君子汤;用自拟肾特康胶囊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态;用自拟肾衰方改善肾功能,减少透析次数和时间。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诊治技术规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探讨了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规范及综合评价,中医辨证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调理脾胃法、补益扶正法、通腑降浊法、活血化瘀法,用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张江伟  金明亮 《陕西中医》2008,29(12):1695-1696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及由此产生的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组成的综合征,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延缓病程进展,改善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各种主要方法及问题与展望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疾病导致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治疗难以见效、预后差.近年来,根据中医的生理、病理机制,采用中药排毒、扶正、活血化瘀等治则,在防治、延缓早中期肾功能衰竭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