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各年龄段人群接种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07/2016-12前往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或暴露前预防,并且使用了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接种者为观察对象。狂犬病疫苗接种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版)》操作,使用"Essen"程序接种,在第0 d、3 d、7 d、14 d、28 d各接种一剂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后观察每针次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结果在1 040名观察对象中,总共有9例轻微不良反应,其中局部不良反应5例,为接种部位瘙痒、疼痛、局部皮疹,全身不良反应4例,为轻微发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0.86%。反应程度均为轻微反应,在48 h之内自行恢复。不同组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与青壮年组0.59%的发生率相比,婴幼儿组1.48%(χ2=0.748,P0.05),少儿组0.53%(χ~2=0.232,P0.05),老人组1.43%(χ~2=0.640,P0.05)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使用中,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率低,反应程度轻微,体现出这种疫苗良好的安全性,且婴幼儿、儿童、老人与青壮年各组安全性表现无明显差异,推荐全年龄段人群采用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进行狂犬病暴露前和暴露后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2.
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人群也不断增多,动物致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人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确保狂犬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收集2004-2006年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者资料进行如下分析。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本中心门诊2004-2006年狂犬疫苗接种登记资料,病例均符合WHO不良反应诊断标准并在门诊诊疗。2结果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004-2006年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者发生率0.7%(96/14016),2.2疫苗反应类型一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对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及一般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300例犬、猫致伤、狂犬病暴露程度II级,单纯接种狂犬疫苗者为对照组,选择300例鼠致伤,狂犬病暴露程度II级,接种狂犬疫苗,同时接种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者为观察组,年龄均为16~60岁的健康人群,无性别差异,孕妇除外,每次接种狂犬疫苗前后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两组完成一疗程的免疫后14 d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测定。结果两组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及一般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对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及一般反应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宝应县狂犬疫苗接种概况,为控制和消灭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宝应县狂犬疫苗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年全县登记狂犬疫苗接种1 319例,全部为暴露后接种,男女之比为1.18∶1被伤者以0~5岁男童居多.被犬致伤893例,占67.70%,致伤部位以上肢最多.暴露者均全程接种狂犬疫苗,24h内就医处理(清洗消毒和接种狂苗)者占94.39%.结论 宝应县狂犬病暴露后及时处量情况尚可.应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大防治知识的宣传,增强群众的预防狂犬病意识,提高暴露前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率,以达到降低暴露人群狂犬病发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用于动物致伤暴露后人群的安全性。方法在北京市、湖北省、湖南省选择11家狂犬病疫苗接种门诊,观察和收集2016-2017年动物致伤暴露人群接种5剂狂犬病疫苗后7d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1 378名动物致伤暴露人群共接种狂犬病疫苗6 890剂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4%(437/6 890),其中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4%(134例)和4.40%(303例);1、2、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3%(395例)、0.61%(42例)、0.00%、0.00%。第1-5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6%(213例)、7.84%(108例)、6.24%(86例)、2.18%(30例)、0.00%。结论本研究中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疫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7年在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狂犬病暴露者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出现的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狂犬病疫苗能更安全有效的免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均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B疫苗不良反应率最高达4.58%,C疫苗最低为0.43%。三种疫苗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23,P0.001)。不良反应在各年龄组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儿童组最高为3.98%,中青年组最低为1.74%,各年龄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77,P0.00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占94.94%,局部不良反应是红肿占28.37%。结论各种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均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和老人的不良反应率最高。各级医务工作者应掌握常见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技能、技巧,做好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处置工作,并且积极做好对暴露者的解释说明工作,尽量提高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曹亮  朱劼  刘红  唐海波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493-1494
目的 了解嘉禾县2009-2011年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 方法 3036例暴露者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15 d后,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狂犬病抗体. 结果 经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3036例暴露者中,抗体阳性2908例,阳性率为95.78%.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55,P=0.000),与接种的年份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要检测抗体,才能保证免疫效果,以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犬是该病的主要宿主,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犬伤暴露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解奉化市狂犬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情况,我们对2010-2011年奉化市狂犬疫苗接种后AEFI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只能预防,无法治愈,人类主要因被带毒的犬、猫、狼、蝙蝠等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狂犬病及其所导致的死亡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正确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狂犬病的发生,接种狂犬疫苗是最重要的处置措施之一。近年来狂犬疫苗的制备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接种狂犬疫苗后保护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约90%),但仍未能避免狂犬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狂犬疫苗的免疫保护率,减少狂犬病的发生,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文献对影响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多种因素进行综述,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狂犬疫苗接种者不良反应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2021年1月期间在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免疫接种的犬伤者4385例,对狂犬病暴露处进行规范的处理,并注射疫苗,对疫苗注射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处理;于4385例犬伤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其中的500例进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结果:4385例接种者共发生不良反应12例,其中以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和硬结等一般反应较为常见,占比66.67%,患者经过积极对症的处理后,症状均缓解,并全部治愈,未发生因不良反应造成的严重事件。12例不良反应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其中以15~40岁人群占比最高,为41.67%。对500例接种者进行调查分析可见,对调查内容的知晓情况认知整体水平较低,对狂犬病是传染病的认知水平较高,为98.2%;另外500例接种者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仍以报纸书籍最高,为79.2%。结论:狂犬疫苗能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进行积极处理,同时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增强群众预防狂犬病知识,扩大狂犬病预防相关知识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9例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分布、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该49例不良反应中好发年龄为1~10岁小儿及60岁以上老人,分别占16例(32.7%)、11例(22.4%),接种第1针后发生20例(40.8%),以局部反应最多,占24例(49.0%)。所有病例经采取适当的护理对策,均安全度过用药期,47例完成全程接种,无一例因免疫失败发生狂犬病。结论接种狂犬疫苗可预防狂犬病但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密切监测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对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免疫效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种浓度地鼠肾组织狂犬疫苗的接种反应曹润贵1986~1992年,我们对景德镇市被犬等动物咬伤(暴露者)接种地鼠肾组织狂犬疫苗(简称狂犬疫苗)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做了调查。逐一为所有暴露者填表,对出现不良反应者调查并追踪观察。暴露者中接种1.3IU/ml狂...  相似文献   

13.
应用2—2—1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狂犬病毒生命力极强,在人体内很难被杀灭;人一旦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必须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发生.为了解接种狂犬疫苗后机体受保护情况,探讨和寻找具有最佳免疫效果的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保护被动物咬伤者的生命与健康,我们以2000年3月~2001年4月在茂名市卫生防疫站狂犬病防治专科门诊就医者为对象,进行了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段会恩 《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0):1055-1056
目的了解国产纯化狂犬疫苗接种后的效果。方法以5 200例接种狂犬疫苗的暴露者为研究对象,每位对象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简称ELISA法)检测抗-RA。结果国产纯化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总抗-RA阳转率为98.27%,性别间分布无差异,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7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其他组低。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联合接种者抗体阳性率为100%,未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组抗体阳性率为97.35%。多剂量(针次)接种组与常规接种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97,P〈0.05)。结论按免疫程序及时全程注射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可产生较为理想的保护性抗体,对疑似狂犬、流浪犬和三度咬伤者采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联合、早期、足量、全程、规则的免疫原则,中老年伤者增大剂量或增加接种针次,均可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5.
9845例动物咬伤者及狂犬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分析平江县近两年来动物咬伤者狂犬疫苗接种情况,探讨咬伤后处置方法,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为有效遏制狂犬病疫情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两年来门诊病历,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结果在本门诊就诊的9 845例暴露后伤者经规范的伤口处置、疫苗接种,无一例发生狂犬病.咬伤动物以犬为主占86.68%,头部、躯干咬伤以10岁以下儿童所占比重最高,经χ2检验,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动物咬伤后应按规范清洗伤口、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教育,加强儿童监护,将预防接种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是提高暴露后疫苗接种率,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有力措施.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惠州市人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免疫的抗体水平,及时了解和观察本市犬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IgG)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评价目前本市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质量,为今后的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及制订科学完善的防患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惠州市人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咬伤后),抽取全程接种五针疫苗1个月后自愿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人员静脉血,按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惠州市1186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检测阳性率为96.1%。其中男性97.2%,女性94.5%。不同年龄组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不同厂家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0、3、7、14和28d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96.1%以上的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还有3.9%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进一步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2019年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狂犬病疫苗相关知识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张家口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182名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儿童家长,其焦虑平均得分为55.85±8.52,发生率为63.74%;抑郁平均得分为57.13±10.26,发生率为18.68%。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子女数、家庭成员狂犬疫苗接种史、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暴露方式、暴露程度是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儿童家长焦虑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学历、家庭成员狂犬疫苗接种史、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暴露方式和暴露程度是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儿童家长抑郁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应提高对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加强健康宣教和社会支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便为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儿童提供更好的照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阴性者不良心理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中文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阴性者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暴露方式、暴露程度者焦虑、抑郁状况发生情况。结果 195例研究对象中有138例存在焦虑症状(70.77%),110例存在抑郁症状(56.41%)。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狂犬疫苗知识了解程度、暴露方式、暴露程度者焦虑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初中及以下组(80.88%)、农民或民工组(84.38%)、完全不了解狂犬疫苗组(92.11%)、咬伤暴露组(74.12%)和暴露程度Ⅲ度组(83.58%)的焦虑发生率为最高。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暴露程度者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18~年龄组(67.07%)、初中及以下组(69.12%)和暴露程度Ⅲ度组(67.16%)的发生率为最高。结论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阴性者较多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应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句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近5 a狂犬病暴露特征和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狂犬病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句容市2003~2007年被动物致伤后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资料和人狂犬病发病资料。结果近5 a规范处置的21 596例人狂犬病暴露患者无一例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7∶1,以10岁以下幼托儿童暴露概率最高,全年各月都有发生,7、9月有明显高峰;犬类伤人占狂犬病暴露的86.85%,家犬伤人达74.60%,又以无反常表现外观健康动物伤人为主。同期报告9例人狂犬病病例均为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而发病。结论加强家犬等动物饲养管理,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力度,及时、规范、彻底处置暴露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积极选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暴露者接种国产狂犬病疫苗4针免疫法的使用安全性。方法对2011-09-01/2012-06-30济南铁路疾控中心门诊的218名暴露后接种国产狂犬病疫苗对象,按3次4针的2-1-1免疫程序法(4针免疫法)、常规5针免疫法,分2组统计疫苗接种后相关安全性指标资料,分析比较4针免疫法与5针免疫法的安全性。结果 4针免疫法102人发生39例接种反应(38.24%),5针免疫法116人发生35例接种反应(30.17%),反应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57,P0.05)。2组接种对象全身反应以发热和嗜睡为主,发生率为17.24%~26.47%;局部反应以红肿、疼痛较常见,发生率为27.59%~35.29%。这些反应多数症状轻微,不治而愈。4针免疫法中,年龄20岁组的疫苗反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体温超过38.6℃的均为10岁以内的儿童;有4例重度反应,反应率为3.92%,需要对症治疗。中度及以上的发热者4针免疫法多于5针免疫法,2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2,P0.05)。另外,4针免疫法组疫苗反应持续时间较长(x2=7.60,P0.05),且以4针法的年龄≥50岁的疫苗反应率较高。结论暴露者接种国产狂犬病疫苗4针与5针免疫法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较小年龄和较大年龄的接种对象,应尽量使用5针免疫法,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疫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