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学“梅核气”“虚火喉痹”等范畴。传统观念多从疏肝理气入手,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多与胃系疾病有关,从胃入手,调理脾胃虚实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近年来,"风"在中医哮喘发病及加重中的地位逐渐为大家所关注,据此有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检索近4年文献,对从"风"论治哮喘文献进行归类。方法以内风与外风为主要分类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外风的治法主要包括:疏风解表法、缓急止痉法、祛风宣痹法及祛风化痰法;内风的治法主要是以治肝风为主。结论从"风"论治哮喘的理论可行性及临床有效性日趋成熟,这为中医药防治哮喘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慢性咽炎中医称为"慢喉痹",多由急性咽炎失治演变而成。现代医学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病迁延日久,由"瘀"所致者为数甚多,根据"瘀"的理论,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饮食不节,损伤阳明,由阳明而及冲任,女性患者则因月经或崩或漏、或带下病、多产多育、或剖腹产手术等直接损伤冲任,均是慢性咽炎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养冲任、护阳明以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才是治疗慢性咽炎的捷径!  相似文献   

5.
从风燥论治黄褐斑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建功 《新中医》1998,30(7):38-38,40
颜面部黄褐斑是由于体内内分泌因素的失调致色素代谢异常,黄褐素沉积在颜面部的一种病症。笔者近几年从风燥立论辨证治疗本病,收效良好,今结合病例浅谈体会如下。1气阴不足,血虚风燥临床上黄褐斑病人以此型最为常见。尤其是女性病人。此多因工作和生活繁忙,劳逸失调...  相似文献   

6.
从风毒瘀热论治红斑狼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春荣 《浙江中医杂志》1992,27(10):446-447
  相似文献   

7.
慢性咽炎从虚从瘀论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丽娜 《天津中医药》2004,21(6):449-449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喉痹范畴。笔者以虚证、瘀证辨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郝瑞芳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患儿慢性咳嗽的特征,总结出风痰瘀是小儿慢性咳嗽的关键病机,故在临床上主张从风痰瘀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从脾论治慢性咽炎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燕  张鹏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906-906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多发生于成年人 ,其临床特点是咽部干燥疼痛、异物感 ,常作“吭喀”动作 ,中医属虚火喉痹范畴。一般治疗为滋阴清热生津 ,但往往起不到预想效果。笔者在临床中 ,根据全国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的经验 ,认为阴液来源于脾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故从脾论治慢性咽炎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 0例 ,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 98例 ,女 6 2例 ;年龄 18~ 6 5岁 ,病程 9月~ 2 0年。诊断标准 :症状以咽部异物感、堵塞感、干、微痛、痒、干咳等为主。检查见粘膜弥漫性充血 ,…  相似文献   

10.
血管神经性头痛从风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病程缠绵,治疗困难,属中医学“头痛”、“头风”的范畴。近年来,笔者从风论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慢性咽炎的病因非常复杂,但其根本的原因却是脾胃虚损。因此,补脾益胃是治疗慢性咽炎的根本原则。周福生教授从脾胃辨证治疗慢性咽炎(脾胃失调型),尽显独到。  相似文献   

12.
代长青 《河南中医》2012,32(6):719-720
慢性咽炎与脾胃关系密切,笔者在临床上将慢性咽炎患者辨证分为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阴虚胃热型3型,分别以平胃散合清胃散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玉女煎加味治之,获得佳效.  相似文献   

13.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在阐述行痹的治疗方法中提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李氏的防风汤及如意通圣散中都使用了补血活血的当归,从中更能看出从血论治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充分表明理血在风证进展和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荨麻疹多由风血合病,风邪善行数变,致使此病发无定时,发无定处。而风邪又分"内风"和"外风",风或从外生,或从内生。风从外生,多由风邪夹杂寒邪、热邪、湿邪侵袭肌表,多兼有卫外不固的症状,风从内生,多由脏腑功能受损失调或因七情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诱发,而临床上无论是血寒、血热、血虚、血瘀皆可化风而引起瘾疹,风邪为临床多数荨麻疹病患的根本致病因素。而李氏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想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对风邪致病证型的皮肤病的诊疗意义非常。临床上发现荨麻疹大多病情缠绵难愈,易致邪气入里,遂应辨清其标本虚实,历代医家主张以治血理血为重,兼以疏风和营之法。导师张燚深入剖析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将荨麻疹分为血寒生风、血热生风、血虚生风、血瘀化风,4个证型,并自拟中药方剂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从内风论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永华 《江苏中医药》2002,23(10):18-19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内科循环系统常见急症.起病急剧,常呈阵发性,如持续发作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甚则心搏骤停.祖国医学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隶属于中医"惊悸"、"怔忡"、"眩晕"、"厥脱"等范畴,治疗多以益气滋阴、养血宁心、清热化痰、活血通络等法组方施治.而笔者则以内风论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并在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阐述如下,与同道共商.  相似文献   

15.
石岩  徐向恩 《新中医》2014,46(1):7-9
咽喉通过经络与脏腑的密切联系,构成了咽喉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相互影响的整体关系,其中与肾联系最为密切。结合慢性咽炎的发病特点,提出从肾论治慢性咽炎,并介绍了从肾论治慢性咽炎的理、法、方、药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笔者近年临床观察,许多慢性咽炎的发病与脾关系密切,从脾论治疗效显著[1].为对今后的研究思路提供有益的思考,现就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以期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肺癌脑转移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与风之"变、动、快"特性一致。肺癌初期,正气亏损,风邪易犯,兼夹痰、瘀、毒上扰脑窍,聚而为瘤;后期因治疗及瘤体本身消耗,导致人体阴阳俱损、气失调畅,或肝逆动风,或脾虚生风,加重病情。风药轻扬疏散通于肝气,能调节脏腑气机,扶助正气,纠正阴阳失调,达到"阴平阳秘"之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石颖  刘静 《北京中医药》2021,40(8):840-841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属中医学喉痹范畴.病因病机与外邪侵袭、阴虚、阳虚、热盛、痰瘀等有关.李淑良教授认为风邪为患是喉痹的主要外因,脾胃虚弱是其重要内因,治疗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散风邪、健脾胃,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慢性咽炎是常见的一类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王孟庸教授在治疗慢性咽炎的过程中,认为该病乃本虚标实之证,重视以肾之阴阳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为标,临床灵活运用滋阴降火、温补脾肾、理气活血化痰等法,相较单用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咽部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胡胜根 《中医研究》2011,24(1):62-64
古往今来对眩晕的记载不一,有眩晕、头眩、眩运、眩冒、眩仆、眩转等不同名称[1],病因病机有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髓海不足、上气不足等不同说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