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应用替米沙坦或贝那普利治疗前后血清内皮脂肪酶(EL)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3例轻度EH患者随机分成替米沙坦组(n=32)和贝那普利组(n=31),进行12周的药物治疗,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健康人及EH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L和APN的水平。【结果】EH患者治疗前血清E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AP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治疗后血清EL水平显著降低,而APN水平显著升高(P〈0.01),其中替米沙坦组EL水平下降,APN水平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均能使EH血清EL活性降低及APN水平升高,但替米沙坦更显优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2DM)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常规+替米沙坦(80mg,qd)治疗组(n=30),另选择2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查体者为对照。治疗4周后测定血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显著低下,虽t-PA活性无显著改变,但PAI-1活性增加了约70%(P〈0.01)。常规治疗组t-PA及PAI-1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替米沙坦治疗使PAI-1活性显著下降约60%(P〈0.01),t-PA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纤溶功能低下,替米沙坦可显著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提高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发色底物显色法分别对155例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其浓度明显下降(P〈0.01及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的同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siCAM-1浓度和PAI-1活性,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姜高分  杨佳  陈峰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30-1132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EH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每日一次.连服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血浆ET、NO进行对照。【结果】①EH组患者治疗后77.5%显效(31/40)。17.5%有效(7/40).5%无效(2/40)。②EH患者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NO显著降低(P〈0.01)。经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血浆ET显著下降(P〈0.01),NO显著升高(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5.
黄芪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疗效。【方法】将DN早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饮食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加用黄芪注射液5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日;替米沙坦40mg口服,1次/日;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替米沙坦40mg口服,1次/日,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及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u-ALB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U-ALB下降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U—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Scr均呈下降(P〈0.05),治疗组Scr下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DN早期,有明显减少尿白蛋白作用,但黄芪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疗效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左室肥厚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36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替米沙坦降压治疗24周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替米沙坦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止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055-105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活性(AT1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趋势,评估上述指标在脑梗死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CA7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浆D-Dimer、tPA、PAI-1和AT1A;采用ELISA法测定vWF。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组治疗前D-Dimer、PAI-1、vWF显著增高(P〈0.01),t-PA显著降低(P〈0.01),AT:A无显著性改变(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D-Dimer、PAI-1、vW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tPA显著增高(P〈0.01),AT:A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GCS〉8分组和GCS≤8分组血浆胁Dimer、PAI-1、vWF明显下降(P〈0.01),t-PA显著增高(P〈0.01),而AT: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纤溶系统指标和vWF在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发生显著改变且与病程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DN)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62例T2DM早期肾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As组(DN—AS组)32例和非As组(DNNAS组)30例,每组均给予替米沙坦80mg/d,疗程为12周。测定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IM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期选择年龄,性别,BMI相匹配的28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治疗。【结果】T2DM早期肾病患者HOMA-IR、IMT、Fins明显高于新诊断T2DM患者(P〈0.01或P〈0.05)。替米沙坦能显著降低T2DM早期肾病患者FINS、UAE及HOMA—IR(均P〈0.01)。同时降低T2DM早期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够改善T2DM早期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纤溶活性变化。方法检测并比较47例ACS病人、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病人和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CRP、纤维蛋白原(FIB)、血脂、D-二聚体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及自细胞(WBC)总数。结果与SA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病人CRP、FIB、WBC、D-二聚体及PAI-1明显升高(F=6.027~2543.668,q=3.571~16.098,P〈0.05、0.01),tPA降低(F=4.138,q=3.043~3.913,P〈0.05);CRP与D-二聚体及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26、0.393,P〈0.05、0.01),与tPA活性呈负相关(r=-0.387,P%0.05)。结论ACS病人炎症标志物水平增高及纤溶活性降低,CRP水平升高与纤溶活性降低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及纤溶活性降低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液纤维系统改变及降压药物治疗对其影响,探讨EH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发生机制及降压治疗减少血栓事件的机理。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竞争及双抗体夹心法对30例EH患者分别于降压治疗前后测定外周静脉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相比较。结果:EH患者降压治疗前血浆Fib,t-PA及PAI-1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福辛普利与贝尼地平联合降压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EH患者体内存在PTS与纤维系统低下有关,福辛普利与贝尼地平联合降压治疗能改善PTS。  相似文献   

11.
刘廷全 《临床医学》2011,31(1):11-12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EH)时对纤溶活性、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4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8例EH患者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及ET、NO、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 EH患者t-PA活性、CGRP和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AI活性、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后,血t-PA活性及NO、CG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血PAI活性、血ET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 EH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异常,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改善EH患者纤溶性和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崔凡 《检验医学》2014,(4):328-330
目的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患者术后部分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方法对56例接受RFCA治疗的患者,在RFCA前、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成功消融后即刻、术后第2天和第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DD)、血管内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组织纤溶酶原(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结果与术前比较,血浆DD、vWF浓度以及血浆PAI-1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均显著上升(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P0.05),而t-PA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显著下降(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 RFCA可引起血液中部分凝血与纤溶物质水平显著增加,术前、术后对其监测有利于指导抗凝药物应用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在继续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及常规治疗,口服中低剂量磺脲及双胍类降糖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芪治疗,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t-PA、PAI-1、vWF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加用黄芪治疗4周后,两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无明显差异 (P〉0.05), t-PA、PAI-1、vWF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INS、IR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治疗后,INS、IRI明显改善.黄芪还可改善患者t-PA、PAI-1、vWF水平,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米沙坦80mg/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和脑钠肽(BNP)含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替米沙坦组LVEDd及血浆AngⅡ、ET-1和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CHF病人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水平,并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它们的影响。结果10 mg和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PAI-1均有显著下降(P<0.05)、t-PA水平显著上升(P<0.05),20 mg组治疗后TC、t-PA及PAI-1均较1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有积极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