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康复》1999,3(3):383-383
脊柱过伸矫形器:主要用于限制脊柱运动.辅助稳定病变关节减轻局部疼痛,减少椎体承重,促进病变愈合,支持麻痹的肌肉,预防和矫正畸形。因其限制活动的范围向上达上腰段和胸段,可以减轻腰椎体和胸椎下部椎体的负荷.并对椎体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2.
程琳  王菊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728-1728
恢复椎体正常高度和脊柱生理曲率是胸腰段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设计研制“自控式椎体复位矫形器”用于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矫形器根据临床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体位复位,是目前恢复检体高度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课题已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国内领先水平。矫形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求矫形器在康复工程上的运用,分析脊柱矫形器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康复矫治作用。方法:以2003—04/2004-10福建省假肢中心收治的处于骨骼生长发育期的3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佩带矫形器治疗,应用了胸腰椎矫形器34具,颈胸腰矫形器1具,每天穿戴23h,应用时间为生长发育停止或经测定脊柱侧弯已经稳定。患儿佩带矫形器后,每天至少参加运动疗法1h,直至畸形基本稳定。治疗前后应用激光测力平台和X射线片测量患儿脊柱侧弯角度和旋转角度,并进行分级(0级:侧弯〈10&;#176;和旋转〈Ⅰ度;Ⅰ级:侧弯10—20&;#176;和旋转Ⅰ~Ⅱ度;Ⅱ级:侧弯21-35&;#176;和旋转角度Ⅱ-Ⅲ度;Ⅲ级:侧弯36—45&;#176;和旋转Ⅲ度以上),根据治疗前后级别变化分析脊柱矫形器的矫治效果,治疗后达0级为恢复正常,改善1个级别以上为显效,控制畸形不再发展为有效。结果:35例患儿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所有患儿均达到了控制脊柱侧弯、保持正确姿势的效果。治疗18个月后恢复正常6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结论:脊柱矫形器在脊柱侧弯矫治中能让患儿保持正确的体位,辅助稳定病变关节,减少椎体承重,促进病变愈合,预防和矫正椎体畸形,在提高特发性脊椎侧弯患儿的躯体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恢复椎体正常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是胸腰段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设计研制“自控式椎体复位矫形器”用于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矫形器根据临床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体位复位,是目前恢复椎体高度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课题已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国内领先水平。矫形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在影像技术引导下的新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其方法是经皮穿刺向病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PMMA),以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消除或减轻疼痛,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2002年8月。2004年11月,我院成功为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矫形器在康复工程上的运用,分析脊柱矫形器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康复矫治作用。方法:以2003-04/2004-10福建省假肢中心收治的处于骨骼生长发育期的3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佩带矫形器治疗,应用了胸腰椎矫形器34具,颈胸腰矫形器1具,每天穿戴23h,应用时间为生长发育停止或经测定脊柱侧弯已经稳定。患儿佩带矫形器后,每天至少参加运动疗法1h,直至畸形基本稳定。治疗前后应用激光测力平台和X射线片测量患儿脊柱侧弯角度和旋转角度,并进行分级(0级:侧弯<10°和旋转<Ⅰ度;Ⅰ级:侧弯10~20°和旋转Ⅰ~Ⅱ度;Ⅱ级:侧弯21~35°和旋转角度Ⅱ~Ⅲ度;Ⅲ级:侧弯36~45°和旋转Ⅲ度以上),根据治疗前后级别变化分析脊柱矫形器的矫治效果,治疗后达0级为恢复正常,改善1个级别以上为显效,控制畸形不再发展为有效。结果:35例患儿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所有患儿均达到了控制脊柱侧弯、保持正确姿势的效果。治疗18个月后恢复正常6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结论:脊柱矫形器在脊柱侧弯矫治中能让患儿保持正确的体位,辅助稳定病变关节,减少椎体承重,促进病变愈合,预防和矫正椎体畸形,在提高特发性脊椎侧弯患儿的躯体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脊柱矫形器可分为硬性、半硬性和软性三种。其中软性的脊柱矫形器 (Flexible Spinal Orthoses)是指以帆布、网状尼龙布或其它弹性布为主要材料,内加弹性支条增强制品,俗称软围腰或围腰 (Corset)。1 围腰的主要适应证 围腰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紊乱等腰部骨性损伤,以及急慢性腰部软组织损伤,并缓解因以上原因引起的腰痛症,促进疾病的尽早康复。2 围腰在临床治疗中的主要作用和作用原理 限制脊柱的运动 减轻脊柱的承重 其作用原理为,利用内加支条增强的弹性材料裹住躯干,给骨和软组织施加…  相似文献   

8.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kyphoplasty,PKP)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手术。其通过将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注入病变椎体,恢复椎体高度,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消除或减轻疼痛。近年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卫民  付其美  李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5):1027-1028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在影像技术引导下的新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其方法是经皮穿刺向病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PMMA),以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消除或减轻疼痛,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2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穿戴不同压力面积舍努式矫形器后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设计、制作舍努式矫形器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选取T6以下椎体为顶椎的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穿戴跨度为3个椎体面积和5~6个椎体面积作为压力区域的舍努式矫形器,并测量装配前、后科布氏(Cobb)角和顶椎旋转角度以及穿戴矫形器后的疼痛指数。 结果A组患者Cobb角的矫正率为17%,B组患者Cobb角的矫正率为2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顶椎旋转角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A组患者疼痛指数为5.00,B组为2.0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适当增大舍努式矫形器压力面积有利于提高脊柱侧弯患者矫正角度,并且能使患者穿戴更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患者胸腰椎椎体的冠状位断层图像,探讨脊柱病变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1-11/2002-03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磁共振室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87例。对其中资料齐全的27例正常成年人行椎体形态学研究分析。椎体肿瘤、脊柱结核、椎体骨折60例患者研究脊柱病变的三维磁共振应用价值。采用磁共振胸腰椎矢状位T2加权像测量T1~L12椎体的上、中、下矢状径,分析椎体形态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磁共振Ⅰ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的方法,层数等技术参数;对典型的脊柱病变与椎旁病变60例,研究脊柱肿瘤、结核、骨折等病变的三维磁共振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椎体形态学研究显示,从T1-L5椎体矢状径差别较大,说明从T1-L5椎体形态变化较大,加之脊柱生理弯曲的影响,只能采用标准化冠状位椎体成像技术,才能取得标准一致冠状位成像;对椎体病变的成像分析说明: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能够更好地显示椎体病变的位置、范围、有利于诊断,治疗的准确定位。结论:椎体特异性冠状位磁共振断层成像能补充矢状位、横轴位椎体断层成像的不足,可显示椎体病变的特点、程度、范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应用特异性椎体冠状位成像能够取得标准一致的椎体冠状位断层图像,可进行影像解剖学研究的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年来较新的一项介入技术,它是经皮向病变椎体内注入一些填充物如骨水泥等,以此来增强和稳定压缩骨折的椎体,减轻疼痛。主要适应症包括疼痛性脊椎血管瘤、恶性肿瘤脊柱转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本文收集我院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3.
椎体硬化成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介绍椎体硬化成型术(VP)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46例脊柱转移瘤病人行62次椎体硬化成型术,男33例,女13例。年龄31-71岁(平均52岁)。结果 脊柱转移瘤分形:中心型(病变位于椎体中心)占38.6%,单侧型(病变位于椎体一侧)占29.5%,弥漫型(椎体病变广泛)占31.9%。脊柱转移瘤分期:早期(病变局限于椎体内<1/4)占18.2%,晚期(破坏椎体>2/3而且形成肿块) 占20.5%,中期(介于早、中期之间)占61.3%。转移瘤止痛效果达93.5%。结论 椎体硬化成型术治疗椎体转移瘤可起到止痛和抗脊柱压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聚乙烯脊柱固定矫形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305例脊柱损伤和脊柱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聚乙烯脊柱固定矫形器的装配。结果显示使用聚乙烯脊柱固定矫形器对脊柱术后和脊柱损伤的患者进行固定,可达到传统石膏固定的作用,且免除石膏固定的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患者胸腰椎椎体的冠状位断层图像,探讨脊柱病变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1-11/2002-03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磁共振室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87例。对其中资料齐全的27例正常成年人行椎体形态学研究分析。椎体肿瘤、脊柱结核、椎体骨折60例患者研究脊柱病变的三维磁共振应用价值。采用磁共振胸腰椎矢状位T2加权像测量T1~L12椎体的上、中、下矢状径,分析椎体形态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磁共振I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的方法,层数等技术参数;对典型的脊柱病变与椎旁病变60例,研究脊柱肿瘤、结核、骨折等病变的三维磁共振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椎体形态学研究显示,从T1~L5椎体矢状径差别较大,说明从T1~L5椎体形态变化较大,加之脊柱生理弯曲的影响,只能采用标准化冠状位椎体成像技术,才能取得标准一致冠状位成像;对椎体病变的成像分析说明: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能够更好地显示椎体病变的位置、范围、有利于诊断,治疗的准确定位。结论:椎体特异性冠状位磁共振断层成像能补充矢状位、横轴位椎体断层成像的不足,可显示椎体病变的特点、程度、范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应用特异性椎体冠状位成像能够取得标准一致的椎体冠状位断层图像,可进行影像解剖学研究的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3D打印脊柱侧凸矫形器的矫正期内矫正效果和短期矫正效果。方法 2021年7至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6例,穿戴矫形器前及穿戴后即刻摄脊柱全长X线片;每日穿戴矫形器20 h以上,6个月后随访拍摄X线片;计算Cobb角。穿戴矫形器前后采用脊柱侧凸研究会22项问卷简体中文版(SRS-22)进行评估。结果 穿戴矫形器前,患者平均Cobb角(22.10±6.29)°;穿戴后即刻Cobb角(7.85±10.90)°(t=4.775, P <0.01);6个月后,Cobb角(14.33±0.74)°,仍明显低于穿戴前(t=4.189, P <0.01)。穿戴6个月后,SRS-22功能状况维度评分明显增加(Z=-2.676, P <0.01)。穿戴后即刻Cobb角与6个月后Cobb角呈正相关(r=0.826,P <0.05)。结论 穿戴3D打印脊柱侧凸矫形器矫正期内和短期矫正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技术引导下应用微创技术将骨水泥(PMMA)等生物材料经皮及椎弓根注入椎体,以恢复其高度,增加病变椎体抗压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变形,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功能的治疗方法^[1],主要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椎体肿瘤。2005年5月~2008年6月,本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89例,脊柱肿瘤患者8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色奴矫形器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突的疗效。方法为特发性脊柱侧突患者制作和配戴色奴矫形器,并指导患者做矫正体操。结果配戴色奴矫形器2年后,患者的脊柱侧突Cobb角平均改善16.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坚持配戴色奴矫形器和进行运动疗法是矫治特发性脊柱侧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脊柱创伤的X线诊断是很重要的,但是椎体压缩变形不足以说明椎体骨折损伤实际程度和范围,特别是无法显示损伤后椎管改变及椎体后缘有无骨片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神经,椎管内有无水肿。CT的横断层扫描能清楚地显示以上所述病变,并能显示脊柱创伤的类型。而螺旋CT的应用更进一步提高了脊柱创伤的诊断率。螺旋CT的主要特点是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图像的连续性好,可以进行三维立体成像。笔者对脊柱创伤经螺旋CT检查26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脊柱转移性肿瘤行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疗效。方法:对24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椎体整个切除,单纯植骨或钛网、人工椎体植骨,加椎体钢板或椎体钉系统内固定,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均给予化疗、放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脊柱椎节的稳定性情况。结果:随访6~62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病人术后局部均无复发,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无加重损伤,12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脊柱内固定物在位,椎体序列恢复良好,椎间高度恢复。结论:脊柱转移性肿瘤行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疗效肯定,条件许可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