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震·九歌     
“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世界,改变了中国。地裂山崩,生死关头,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华神州,上下同心,举国救助。中央领导英明果断,灾区百姓英勇顽强,军警官兵舍生忘死,医护人员全力救治,炎黄子孙倾情相助,国际社会鼎力救援,一时间涌现出来多少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彰显着人间大爱、无私奉献、坚强勇敢和百折不挠,时刻在感动和教育着每一个人。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崇高品德和英雄气概,赢得了整个世界的赞誉和尊敬。  相似文献   

2.
相海泉 《当代医学》2007,(20):29-34
2003年的SARS于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都是一场噩梦,痛定思痛,灾难后的反思更为珍贵,当时我国疫情上报制度的缺位、医院间信息接口不同导致信息共享的无法实现……标准和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最终导致了灾难的发生和恶化.  相似文献   

3.
回声     
《中国医院院长》2008,(14):10-10
读者来信5·12地震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那么能否改变世人对医生的看法?大灾面前,我们没有畏缩不前;灾难过去,我们希望医患双方都变得更冷静、更懂得包容。  相似文献   

4.
"非典"后的医学道德重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室淳 《当代医学》2007,13(6):64-68
非典型肺炎是“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传染病”(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女士语)。可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甚至严重冲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非”战争中,医务人员始终处于战斗的第一线,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用语言和行动履行了医学职业的神圣职责。应该说,“抗非”斗争检阅了医学道德的现实状况,提升了白衣天使的道德境界;又强化了社会公益原则,冲击了患者的侍统权利和义务:还增加了医学职业风险.催生了医务人员职业献身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5月12号 我在成都,晃的很厉害,所有的人都跑了出来,孕妇,老人,小孩,每个人都惊魂未定! 当时是下午,但是天已经布满了乌云,很闷,很压抑。人在自然灾难的面前—下显的非常的无助,渺小。  相似文献   

6.
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全球评估报告》显示, 在过去20年间, 每年都会发生350至500起大中型灾害事件;预计到2030年, 灾害事件的数量将达到每年560起, 即每天1.5起。采用合理有效的医疗救援手段和灾难救援管理策略, 很大比例可以挽救受难者的生命, 由此催生出了一门新兴学科——灾难医学。中国灾难医学从无到有, 从有到强,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十几年来在科学普及、技术进步、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基于此, 本刊就中国灾难医学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采访了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一、二、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灾难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刘中民教授。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学,在解放前淹淹一息。当时我辈中医,认为祖国医学这分宝贵遗产将在我们这一代而湮没下去,无复能再挽其既倒狂澜。解放后,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把中医这颗已落入污泥的明珠,救了出来,使之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出闪闪的光辉人们淡起中国科学的光荣史,往往举出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等四大发明,而很少说到祖国医学这分宝贵文化遗产。但是,四大发明现在已远远落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后;而为  相似文献   

8.
《开卷有益》2003,(7):7
SARS,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威胁着中国和世界。几个月来,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抗击非典。中国的卓越表现再次证明了她是世界大家庭中一个负责任的优秀成员。历史将铭记公元2003年抗击非典的每个日日夜夜,铭记一个不屈的民族在这场战争中的每一个进程……  相似文献   

9.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似乎是80年代的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提到的词组,不过,就是这阵“春风”才使得中国的企业得以在世界各个国家遍地开花。告别了“出口创汇”这个早期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目的,当国内企业大打价格战的时候, 中国的企业家们并没有忘却常提起的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0.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按说,我应该是幸福一代.然而,灾难却接踵而来. 童年时经历了3年灾荒,饿着肚子长大;青年时又碰上了十年浩劫,辗转于乡间;工作刚刚稳定时,丈夫又离我而去,我不得不和幼女相依为命.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地熬到了女儿考上了大学,自己的事业初露尖尖角之时,更大的灾难却横在了我的面前.  相似文献   

11.
人文语录     
《西部医学》2010,(9):1668-1668
灾难来临时对亲人不离不弃,这种最原始的情感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看上去只是一种“小爱”,但无数的“小爱”汇聚在一起,就成了弥合心灵伤痕的无边大爱。  相似文献   

12.
侯室淳 《当代医学》2007,(12):64-68
"抗非"斗争对医学道德现状的检阅与提升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对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疫魔进行了殊死搏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务人员就是先遣队,他们有的主动请缨奔赴抗击"非典"第一线,零距离接触"非典"患者;有的在实验室加班加点,努力攻克防治"非典"的科研难关.此时此刻,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尽快消除中华民族面临的这场灾难,他们最期望的就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出贡献.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奋战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在各自的岗位上,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所谓灾难(Disaster)是指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破坏导致的结果,一个严重的突发巨变,其规模巨大超出了可利用的资源,受困地区需要通过额外努力来处理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外界的帮助或国际援助。人类从诞生的那天起,不幸的灾难和幸运的救援就一直形影随同。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灾难频发的国家之一。各种天灾人祸一旦发生,对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给政府和民众带来深重的痛苦。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处于"地震、台风、洪  相似文献   

14.
<正>或许在世界人民面前,"阴阳鱼"和"针灸铜人"早已成为了中医的代名词。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日内瓦进行了访问,在此期间,习主席就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一份代表着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礼物:针灸铜人。现影响最大的两座铜人,一座在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一座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习惯称为东博铜人。这两座铜人都曾被人们认为就是宋代的天圣铜人。本文就针灸铜人进行了考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简述了急救灾难 医学兴起的背景、急救灾难医学的学术内涵和特点,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天灾人祸”的严峻形势,作者指出应在全社会倡导“大救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这个完美,多少带了点理想主义。人生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挫折和灾难,有些挫折和灾难来得太突然太残酷,让我们感到无法承受和抵挡。在天灾面前,人其实很弱小;在人祸面前,人其实很脆弱。每个人,其实都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坚强,但同时,也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脆弱。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是以生命为代价,走进人生的死胡同呢?还是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伤害去战胜生活中那些突如其来的打击?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女人,需要的是一颗健康积极的心,一种勇敢、坚强、热爱生活的态度,走出人生中不一样的“两重天”!  相似文献   

17.
灾难是指需要借助外界救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社区水平,灾难就是指那些超出社区常规应急反应能力的事件.它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灾难造成的破坏是全球性的,它不仅直接导致人类的死亡、损伤、疾病、营养不良和心理应激,还可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进而严重影响当地乃至世界的经济和环境。急诊医生在灾难应急和救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他们是连接社区与医院的桥梁。以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讲,作为医院急诊科成功应对灾难的6个重要环节包括:救治区域设计、急救人员能力、所需的设备和仪器、通讯联络、转运系统和管理监督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思考"辛味"     
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于五行、五脏、五色、五音等,是古代人们感知世界、思考世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被广泛而持久地用于中医中药的理论和实践中,直至今天仍指导着中医临床组方、用药,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面对突然降临的SARS灾难,我们有些恐慌,有些束手无策,但我们的科学家们还在夜以继日地努力着,我们期待着疫苗早点研制出来,盼望着“非典”早点消失。其实,这样类似的疫情在世界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我们回头看看,也会觉得这样的“天灾”并不那么可怕。两千四百多年以前,一场不知从何而来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息。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疾病像恶魔一样席卷整个城市,任何口服、  相似文献   

20.
急救灾难医学最新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简述了急救灾难医学兴起的背景、急救灾难医学的学术内涵和特点,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天灾人祸”的严峻形势,作者指出应在全社会倡导“大救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