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缺血 再灌注期间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参附注射液对其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肠缺血 再灌注模型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缺血 再灌注组 (I R组 )和参附治疗组 (SF组 )。在规定时间检测回肠粘膜上皮细胞Caspase 3、Bcl 2蛋白的表达、凋亡细胞数目及回肠粘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 ,同时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1)I R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 ,SF组凋亡细胞数较I R组显著减少而多于C组 (P <0 0 5 )。 (2 )Caspase 3在I R组的表达显著高于SF组和C组 (P <0 0 1) ,SF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Caspase 3表达与凋亡细胞数目呈正相关 (r =0 914 9,P <0 0 1) ;Bcl 2的表达与Caspase 3的表达呈直线负相关 (r =- 0 9384 ,P <0 0 1)。 (3)TNF α表达 :TNF α的表达在I R组显著高于C组和SF组 (均P <0 0 1) ,SF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TNF α表达与凋亡细胞数目呈正相关 (r =0 9133,P <0 0 1)。 (4)SF组小肠粘膜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小于I R组 (P <0 0 1)。结论 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TNF α、Caspase 3表达同时上调Bcl 2而抑制缺血 再灌注期间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 ,从而减轻肠粘膜缺血 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加味枳术汤对缺血-再灌注早期鼠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模型组(n=20)及治疗组(n=20);通过夹闭、开放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术前灌胃给药(加味枳术汤);于术后1h、24h分别检测、对比3组小肠肠黏膜上皮Bcl-2、caspase-3及凋亡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肠黏膜上皮细胞caspase-3的表达明显减低,Bcl-2的表达增强,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结论加味枳术汤可以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早期肠黏膜细胞的凋亡,对小肠功能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胰腺移植受体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组.n=12),12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IR组和SF组大鼠均接受胰腺移植,再灌注后5d检测小肠通透性和吸收功能,检测血清TNF-α、NO、SOD和淀粉酶活性,取受体空肠粘膜组织检测小肠粘膜粘膜湿重、微绒毛高度及宽度、MDA含量及MPO活性,同时取肠系膜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肝及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易位情况。结果再灌注后SF组血清TNF—α含量(P〈0.01)、淀粉酶活性(P〈0.01)、MDA含量(P〈0.01)、MPO活性(P〈0.01)、小肠通透性(P〈0.01)、细菌易位率(P〈0.01)和小肠粘膜损伤程度均低于IR组;血清NO和SOD含量、小肠吸收功能均高于IR组(P〈0.01)。结论SF预处理可保护大鼠胰腺移植受体小肠肠粘膜屏障,降低细菌易位率,机制可能与降低胰酶活性、减少TNF—α生成、减轻PMNs粘附与聚集、增加NO和SOD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时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SMA1h;异丙酚组(P组)阻断SMA前30min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于再灌注3h处死大鼠,取回肠末端组织,电镜及TUNEL法观察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测定肠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神经酰胺(CER)含量,RT-PCR法测定肠粘膜鞘磷脂酶(SMase)mRNA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肠粘膜SOD活性降低,MDA含量、CER含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SMasemRNA表达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P组MDA含量、CER含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SMasemRNA表达降低,S01)活性升高(P〈0.05或O.01)。I/R组肠粘膜SOD活性与CER含量呈负相关(r=-0.775,P〈0.01),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CER含量呈正相关(r=0.852,P〈0.01);P组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CER含量呈正相关(r=0.782,P〈0.01)。结论异丙酚可抑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下调SMasemRNA表达、减少CER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兔局部短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Post组)。除S组外,其余两组均接受左冠脉前降支15min阻断和30min再灌注,Post组在15min缺血后接受连续3次每次再灌注30s,缺血30s的后适应。以DNA电泳和TUNEL分析检测兔短期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兔IR组缺血区心肌DNA电泳呈现DNA梯形,而Post组和s组未见梯形。Post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IR组[(28.06±2.92)%,(55.70±13.96)%,P〈0.01]。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量Post组高于IR组(10.00±0.89,7.83±1.47,P〈0.05);Bax基因的蛋白表达量Post组低于IR组(7.50±0.84,9.83±0.98,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显著减少了兔短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与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下调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时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时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丙酚+缺血再灌注组(P+I/R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缺血1 h,再灌注2 h,制备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和I/R组缺血前10 min开始经股静脉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0 ml·kg-1·h-1,P+I/R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以后持续输注异丙酚10 mg·kg-1·h-1.取空肠组织3 cm,常规制备全层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计数凋亡细胞及总细胞,计算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P+I/R组Bcl-2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增加,小肠组织损伤程度增强,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增高(P<0.01或0.05);与I/R组比较,P+I/R组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小肠组织损伤程度减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和下调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为阴性对照组(NC组,n=6),糖尿病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PC组,n=6)、参附预处理组(SF组,n=6)、红参预处理组(HS组,n=6)和附子预处理组(FZ组,n=6)。除对照组外各组均行胰腺移植,24只SD大鼠为供体。SF、HS和FZ组在移植前1日及术前30min经静脉分别予受体注射参附注射液(10mg/kg)、红参注射液(9mg/kg)、附子注射液(1mg/kg),NC组和PC组在移植前1日及术前30min经静脉予受体注射同等容积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再灌注后2h血清中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移植胰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含量;用TUNEL法观察移植胰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胰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后SF组、HS组和FZ组较PC组血糖低,血清中TNF-α含量低,NO含量高:再灌注后SF组、HS组和FZ组较PC组移植胰组织中SOD活性高,MDA含量低,MPO活性低,凋亡指数低,Bcl-2表达高.Bax表达低,Bcl-2/Bax比值高。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SOD的活性,增加内源性NO的合成,减少TNF-α分泌,减轻嗜中性粒细胞(PMNs)黏附与聚集,上调Bcl-2和下调Bax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8.
参附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参附注射液对TNF-α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组)和假手术组(C组)。采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肠组织TNF-α含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光镜观察肠粘膜损伤情况。结果IR组再灌注后MAP下降,与C组和SF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SF组肠粘膜损伤程度减轻,与IR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SF组血浆及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与IR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防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肠粘膜损伤,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的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功能、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保护机制做一初步探讨。方法 64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参附干预组、参附+锌原卟啉Ⅸ(Znpp)干预组。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仅分离不夹闭股动脉,分离血管前10 min以7.5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组:夹闭股动脉前10 min以7.5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夹闭股动脉缺血3 h,再灌注4 h;参附干预组:夹闭股动脉前10 min以7.5 mL/kg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夹闭股动脉缺血3 h,再灌注4 h;参附+Znpp干预组:术前30 min腹腔注射Znpp 5 mg/kg,余同参附干预组。再灌注完毕后取材,取外周静脉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取肝组织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脏组织中HO-1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各肢体缺血再灌注造模组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除参附干预组外,P〈0.05),GPT、GO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参附干预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血清GPT、GOT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中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3与参附干预组比较,参附+Znpp干预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清GPT、GOT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肝组织HO-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可造成肝脏功能损伤,给予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可以减轻肝脏损害程度,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参附注射液预处理上调HO-1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抑制氧自由基生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C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缺血后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小肠标本进行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和呼吸功能指标测定。结果A、C两组线粒体的数目、周长均大于B组,A、C两组问比较,A组较大(P〈0.05)。A、C两组线粒体的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均小于B组(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小于A组,面积密度、比表面和粒子数密度均小于其余两组(P〈0.05)。A、C两组间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线粒体呼吸控制比率(RCR)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小肠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影响。方法:制备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红花注射液组(SI组)。肠组织常规病理染色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肠组织标本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改变。结果:细胞间黏附因子1蛋白在各组肠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尤其在黏膜下层中表达显著。S组兔肠表达较弱,IR组肠血管上皮细胞上细胞间黏附因子1蛋白表达增强,与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I组与IR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光镜观察比较SI组与IR组可见,多数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红花在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能有效减少炎性渗出、抑制微循环通透性的增加,阻断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环孢素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环孢素A(CsA)对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方法使用结扎/松解冠状动脉左前分支缺血30rain,再灌注3h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CsA预处理组(CsA-IR组),每组6只。CsA预处理为缺血前经静脉注射CsA 10mg/kg,S组与IR组则分别在缺血前经静脉注射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TUNEI.法原位标记凋亡心肌细胞,荧光分析法检测Caspas-3活性。另取12只大鼠,按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增高(P〈0.01)。与IR组相比,CsA-IR组的AI、Caspas-3活性及心肌梗死范围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其AI和Caspas-3活性均明显高于S组(P〈0.05或P〈0.01)。结论Cs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阻断心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PTP)、降低Caspase-3活性而抑制凋亡的发生有关。PTP开放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fas,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bcl-2蛋白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阳性表达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为(20.8±3.7)个/高倍视野,NGAL组为(8.6±3.4)个/高倍视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GAL组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fas阳性表达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表达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A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少细胞凋亡、改变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70%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S),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组,对照组(control,C),二氮嗪(diazoxide,DZ)预处理组,DZ+ 5-羟基葵酸(5-hydroxydecanoate,5-HD)预处理组,以及5-HD预处理组。再灌注后,取肝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取肝脏组织TUNEL法检测缺血肝脏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其他各组与S组相比,血清ALT、AST水平升高(P〈0.05),C组与IR组之间AIX、AST水平无差异(P〉0.05)。DZ预处理组大鼠血ALT、AST水平较IR组明显改善,肝细胞凋亡减少,为(14.5±4.5)%(P〈0.05),Bax及caspase-3表达降低,分别为15.7±5.4,15.1±6.3(P〈0.05),而Bcl-2表达升高(18.5±5.8)(P〈0.05),5-HD能阻断DZ的保护作用,使肝细胞凋亡(25.6±7.9)%增加,Bcl-2表达(13.4±5.7)下降,caspase-3表达(25.0±6.6)升高(P〈0.05)。单独应用5-HD时与IR组相比肝脏细胞凋亡(30.4±8.7)%和caspase-3(33.8±7.1)表达增加(P〈0.05),Bax(31.2±7.0)和Bcl-2(9.1±3.6)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它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抑制肝脏细胞凋亡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肝糖原贮备对热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糖原贮备对热缺血再灌注肝细胞凋亡及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热缺血模型。实验分组:术前24h静脉注射25%葡萄糖组,2ml/只,每6h1次,高糖饮食(H组);术前禁食24h,饮水不限(L组);正常饮食对照组(N组)和假手术组(S组)。缺血45min,再灌注2、24h取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同时进行肝酶学检测、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1.细胞凋亡及蛋白表达:(1)24h细胞凋亡百分率。s组〈H组〈N组〈L组(P〈0.01),各组24h凋亡率均高于2h(P〈0.01,S组除外)。(2)Bcl-2、Bax蛋白表达量。①再灌注24hBcl-2表达量:H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L组〈N组(P〈0.05),与2h比较H组表达升高(P〈0.01);②再灌注24hBax表达量:S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L组〉N组(P〈0.01)。2.肝酶学指标: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H组〈N组〈L组。3.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再灌注24hH组明显轻于N组及L组,并接近S组,L组最严重。结论预防性增加肝糖原贮备可抑制热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凋亡,减轻肝损伤,并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中-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amu—tase,SOD)的浓度变化与肺组织中Bax、Bcl-2、p53的表达及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再灌注后0、30min,1、2h,1、3、7d共8组,于各时相点检测血中NO和SOD的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肺组织中Bax、Bcl-2、p53的表达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0rainNO浓度升高,但至再灌注2h时则明显阳氏,其后又持续升高,至再灌注7d时达高峰。SOD浓度在再灌注0min明显下降,再灌注2h时升高,随后持续下降,至再灌注7d时达最低水平。Bax、Bcl-2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再灌注0min,Bax、Bcl-2阳性细胞表达率升高,30min时其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分别升高为17.1%和78.1%,Bcl-2表达高于Bax(P〈0.01)。2h时降低,其后升高,7d时阳性细胞表达率达到高峰,分别为94.1%和83.4%,Bax表达明显高于Bcl-2(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改变。结论:血中NO、SOD浓度变化和肺组织中超微结构的改变说明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肺组织细胞凋亡和损伤,而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Bax、Bcl-2、p53在肺组织细胞中的阳性表达均有明显改变并可能引起细胞凋亡和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糖尿病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缺血预处理组(IPO组,n=18),IPO组又根据不同方法分为3个亚组:IPO1组(再灌注30s,缺血30s1次,n=6)、IPO2组(再灌注30s,缺血30s3次,n=6)和IPO3组(再灌注30s,缺血30s6次,n=6)。24只SD大鼠为供体,I/R组和IPO组均行同种胰腺移植。另取6只SD大鼠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及再灌注后2h移植胰腺组织中SOD和MDA含量;TUNEL法观察移植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移植胰腺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再灌注后IPO各组相对于I/R组血糖低(P〈0.05,P〈0.01,P〈0.05);IPO2组较IPO1组和IPO3组血糖低(P均〈0.05);2)再灌注后IPO组较I/R组移植胰腺组织中SOD含量高(P均〈0.01),MDA含量低(P均〈0.01),IPO2组相对于IPO1组和IPO3组SOD含量高(P均〈0.05)、MDA含量低(P均〈0.05)。3)再灌注后IPO组较I/R组移植胰组织中AI值低(P均〈0.01),IPO2组相对于IPO1组和IPO3组AI值低(P均〈0.05);4)I/R组胰组织Bax蛋白高表达,Bcl-2蛋白低表达,IPO各组再灌注后移植胰组织Bax蛋白低表达,Bcl-2蛋白高表达,而IPO2组Bcl-2蛋白表达最高,Bax蛋白表达最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以减少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机制与减少氧自由基、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有关。再灌注30s缺血30s重复3次是最佳的大鼠移植胰缺血预处理诱导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9)∶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Sevo组).I/R组、Ipo组Sevo组采用结扎肠系膜上动脉60 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Ipo组于再灌注即刻恢复血流30 s后再阻断30 s,重复3次行后处理.Sevo组于再灌注即刻吸入1.15%七氟醚30 min行后处理.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采用Chui评分法行病理学损伤评分;采用TUNEL法计算凋亡细胞密度;采用比色法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Sevo组和Ipo组病理学损伤评分、凋亡细胞密度和MDA含量均升高,SOD活性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相比,Sevo组和Ipo组病理学损伤评分、凋亡细胞密度和MDA含量均降低,SOD活性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0.05);Sevo组和Ipo组病理学损伤评分、凋亡细胞密度、MDA含量、SOD活性和caspase-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少细胞凋亡,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效应与缺血后处理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小肠黏膜屏障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传统肠外营养组(TPN组)和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组(TPN+Gln组)3组,每组10只。TPN组和TPN+Gln组构建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后予完全肠外营养5d。观察3组小肠黏膜形态、血浆D-乳酸、内毒素、TNF-α、IL-6水平及小肠黏膜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TPN+Gln组与TPN组相比,小肠黏膜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血浆D-乳酸、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性降低,H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小肠黏膜屏障损伤及炎性反应,保护黏膜屏障完整性,并促进HO-1 mRNA表达及HO-1合成。HO-1及其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抗凋亡及抗炎作用可能是谷氨酰胺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小肠中DNA甲基化对小肠细胞凋亡和增殖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将3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n=5)及缺血再灌注(0、3、6、12、24h,n=5)组。利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变化,最后通过DNA甲基化位点组织末端酶链接检测法检测DNA甲基化。结果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后3、6及12h时在小肠绒毛上皮、黏膜固有层及隐窝上皮中凋亡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且透射电镜检测证实,黏膜固有层的凋亡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少量吞噬细胞。②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3、6、12及24h时在小肠绒毛上皮中细胞增殖明显(P〈0.01),缺血再灌注后6h和12h时在小肠黏膜固有层和隐窝上皮中细胞增殖明显(P〈0.01)。③正常组和假手术组DNA甲基化在小肠绒毛上皮和隐窝上皮部分有弱表达;在缺血再灌注组中,小肠隐窝上皮部分DNA甲基化在近小肠干细胞部位表达最强,从隐窝上皮到绒毛上皮是以从强到弱的趋势发生变化的。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缺血再灌注小肠中DNA甲基化可能对小肠细胞凋亡和增殖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