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卒中的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卒中一般发病急骤,而恢复较慢,易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我科于 1998年 8月~ 2000年 8月对经头颅 CT或 MRI扫描确诊为脑卒中〖 1〗的患者 60例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治疗组 60例,男 48例,女 12例,年龄 60~ 84(72.5± 6.3)岁,脑卒中前期病史 0.5~ 15(3.2± 7.5)年,其中脑出血 8例,脑梗死 52例。入院后常规给予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及脑循环等药物治疗, 2周后再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 1个疗程。对照组 56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97例,其中合并抑郁患者41例,分综合治疗和药物治疗组;其他56非抑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量表评定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电刺激小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评价,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及脑卒中非抑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后HAMD分数为10±8,药物治疗组治疗后分数为14±8,其两组分数虽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5948,P=0.1188),但治疗后综合治疗组分数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综合治疗组治疗后MMSE分数为23±5,药物治疗组治疗后分数为19±5,综合治疗组的MMSE分值较药物治疗组增加(t=2.1774,P=0.0356)。综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单胺类递质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单胺类递质含量除去甲肾上腺素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电刺激小脑与抗抑郁药物合用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电刺激小脑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及改善认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并用小脑电刺激治疗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早期接受综合康复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脑卒中患,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高压氧并用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采用简化Fugy-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Bathel指数(BI)评分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并用小脑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高压氧对脑卒中患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的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分别在入院初、治疗3周末时采用上田敏偏瘫上下肢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和上田敏评价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3周末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优于未经该方法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肌电触发电刺激对偏瘫患者胫前肌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设计选择28例偏瘫足下垂患者进行EMG-Tiggered-MES,刺激强度为30-60mA,频率为20-30Hz。治疗后即刻观察胫前肌10次最大用力收缩时体表肌电变化。另从本组28例患者中选出20例病情较相似的病 并分成2组,9例 接受EMG-Triggered-EMS,11例接受功能性电刺激(FES)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参加常规康复训练,然后测定治疗7-20次后胫前肌收缩时体表最大肌电值及  相似文献   

6.
程明珍 《现代护理》2007,13(1):12-13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d,对照组为29.46d。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4-01~2004-11观察神经肌电促通仪早期介入脑卒中康复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经头CT或M R I确诊,意识清楚G lasgow昏迷评分>10分的脑卒中患者65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35~78(60±8.5)岁;脑出血18例,脑梗死4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对照组34例,男17例,女17例。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 arthe l指数,认知能力评定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 in i-m en ta lstatue exam ination,MM SE)。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奥扎格雷纳8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FES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FES组加用FES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min,共3周(15次)。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不接受任何电刺激。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FES组患者上肢FM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FES组上肢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下肢FM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S组下肢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BB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S组BB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ES组患者B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FES组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ES治疗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早期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3 5例急性脑梗塞治疗 ,并设对照组。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对治疗组其中 2 0例行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检测 ,观察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中动脉 (MCA)和大脑后动脉 (PCA)平均血流速度 (Vm)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 <0 0 5 ) ;ACA及MCA平均血流速度增加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肯定 ,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促神经功能恢复 ,并改善脑血流、脑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 d,对照组为29.46 d.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综合康复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高压氧并用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采用简化Fu-gy-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Bathel指数(BI)评分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并用小脑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脑电刺激(简称CES)治疗对CP(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来院治疗的60例CP患儿,随机分A组和B组,各30例,分别行CES与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结果:A组的疗效为93.33%,B组为73.33%;治疗后,两组的运动能力评分与智力水平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P<0.05)。结论:为CP患儿行CES治疗可提高其运动能力与智力水平,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高压氧基础上并和肌电控制刺激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的永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60例不同时期的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肌电控制刺激训练和高压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用肌电控制刺激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90%,对照级来71.79%;对失语者有效率为:治疗组100%,对照组72%。经SPSS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  相似文献   

14.
周青蕊  景玉珍 《中国康复》2009,24(2):127-127
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疗效。方法:59例CP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均采用运动及作业疗法等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接受小脑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可更显著促进脑瘫运动功能发育,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肌电触发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分为肌电触发电刺激疗法组(肌电触发组)19例,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组21例(NMES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腕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与NMES组比较,肌电触发组各项评分均有提高(P<0.05)。结论肌电触发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疗效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证明电刺激动物脑不同部位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脑血流量 (rCBF),改善脑循环,而对 rCBF有强大影响的神经控制中枢位于小脑顶核 (FN),提示电刺激小脑 FN可能对脑缺血有益 [1]。根据这一研究,我们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80例病人均为我科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病人,依据 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标准诊断 [2],均经 CT或 MR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治疗组中男性 24例,女性 16例,年龄 52~ 87(66.6± 7.6)岁,对照组男性 19例,…  相似文献   

17.
尿失禁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之一,其发生率在37%~58%之间[1-3],短期尿失禁者多,尿失禁常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恢复情况密切相关[4].积极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对改善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对脑卒中急性期后尿失禁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脑卒中后出现尿失禁.2.3.  相似文献   

18.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急性脑卒中后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对68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分为功能锻炼组(A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锻炼组(B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B组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明显优于A组。  相似文献   

19.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彦  叶斌主 《现代康复》2001,5(2):87-87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证明电刺激动物脑不同部位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善脑循环,而对rCBF有强大影响的神经控制中枢位于小脑顶核(FN),提示电刺激小脑FN可能对脑缺血有益。根据这一研究,我们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医学急症,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很大负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1].因此,正确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科学研究提倡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应把着眼点从急性期的监护治疗转移到早期康复上[2].我院自2003-05成立卒中单元病区,对入院2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