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肤和皮下脂肪立“8”字缝合对预防腹部手术下腹部纵切口因脂肪液化而非感染性部分裂开的效果。方法 对皮下脂肪组织厚达5cm以上的切口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和皮下组织;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缝合方法。结果 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1);脂肪液化切口裂开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83%(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部分裂开的12例中7例采用立“8”字二期缝合,其愈合率达100.00%。结论 脂肪组织厚达5cm以上的切口,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对预防腹部手术下腹部纵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妇科下腹横直切口手术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层是否影响手术后效果。方法 对140例妇科手术采用下腹横直切口,关腹时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层,皮肤予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与同期下腹横切口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术式手术时间短(P〈0.01),损伤小、出血少(P〈0.05)、术后病率低(P〈0.05)、疼痛减轻、伤口愈合好。结论 下腹部横直切口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层,不但不影响手术后伤口愈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后病率低、术后恢复快、手术方法简单易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1995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我院妇科腹部手术发生下腹部纵切口脂肪液化 2 2例 ,占 2 %。年龄 2 4~ 5 6岁。临床表现 :术后 5天开始皮肤切口红肿渗液 ,或 7天拆线时切口表皮愈合但脂肪层部分裂开或全长自然裂开 ,深达腹直肌前鞘或表皮未全裂开 ,但皮下脂肪液化成腔隙 ,创口无脓液 ,周围无红肿 ,纯系脂肪液化所致。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脂肪液化 12例 ,其中完全裂开 4例 ;不全裂开脂肪液化成空腔 6例 ;完全裂开清创后 2次缝合 4例。部分裂开拆线时除其它表皮缝线 ,将渗液切口下端扩开引流 ,扩大引流口长约 2~4cm ,将腔隙的…  相似文献   

4.
微波照射促进腹部裂开切口愈合9例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我院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3月对腹部切口裂开的 9例病人采用MTC微波治疗仪照射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3月发生腹部切口裂开 9例 ,其中剖宫产手术 6例 ,附件手术 2例 ,子宫全切术 1例 ,年龄 2 0~ 5 0岁。术前无感染征象 ,均为下腹部纵切口 ,术后无高热 ,表现为拆线时切口部分或全部自然裂开 ,深达筋膜层或表皮未全裂开 ,但皮下脂肪组织液化呈现空腔。创口渗液做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 ,纯属脂肪液化所致。单纯采用MTC微波照射为照射组 ,以近 2年来我科术后切口裂开 (切口情况同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根据切口渗液情况不同将16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换药或二次缝合处理。结果:A组患者13人切口手术后7—10天愈合;B组患者3人切口裂开给予二级缝合10~20天愈合。结论: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经济负担。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在妊娠期间体重增加的总数多数超过12.5KG。皮下脂肪细胞体积快速增加,妊娠期间合并其他疾病及缝合技术等因素是造成脂肪液化的重要因素。在此统计分析2011—2012两年间,在本院剖宫产病人中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6例进行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找出更好的处理方法及防范措施以减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以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妇产科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37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为临床护理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1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围术期全面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术后切口的感染、愈合、裂开以及脂肪液化等一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脂肪液化致切口裂开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我们有时发现腹部手术切口在拆线时自然裂开,仔细观察创口内并无血液或脓汁,仅有黄色液体外溢。患者无肿胀疼痛感觉,观察局部无红肿等炎症反应,此种现象称为脂肪液化。由于切口的裂开,使愈合时间延长,给患者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自1990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科共施手术60例,其中发生腹部脂肪液化6例。观察此6例均系较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前3例切口裂开后,均将创口开放,定时换药,经过两周后愈合,创口愈合较慢。后3例切口裂开患者,我们采取封闭法,即将裂口内渗液用无菌纱布吸净,然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将创口拉紧固定,尽量使创缘紧贴在一起。此外创口内加一细引流条,72小时换药抽掉引流。这样封闭固定换药,经过一周愈合,比较开放换药时间缩短一半。分析切口脂肪液化原因,我们认为有三种因素,即缝合技巧,机械损伤及化学药物刺激。所以在手术中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速愈平对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致切口裂开的病例29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例局部用速愈平,对照组14例常规处理。结果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因脂肪液化致剖宫产术后切口裂开的病例,两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平均疗程试验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用速愈平治疗切口,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日,节省了患者的住院费用,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临床统计了76例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行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酒精消毒,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治愈率10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结论: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行经腹手术发生脂肪液化的17例患者进行切口换药、营养、理疗等对症治疗,明显缩短了切口愈合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