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指肠引流术操作时间的长短及成败的关键主要是如何使引流管迅速到达和通过幽门,而传统的方法引流管往往易在胃内盘曲,吞管速度需要缓慢,因而费时较长甚至失败。半年来我们试用改进的方法做了30例,成功率达100%。从插管到引流结束全部操作时间为30~100分钟,平均为56.5分。从拔出钢丝到引流管头端进入十二指肠为1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引流术对诊断肝胆系统、胰腺及十二指肠疾病有一定意义,对胆系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我科自1964~1976年行十二指肠引流术500次以上,在实践中对此操作有所改进: 一、引流管的改装: 1975年前,我科行十二指肠引流,是用十二指肠橡皮引流管,管腔较粗,金属引头较大。用此管引流,易引起病人恶心、呕吐,痛苦较大。且橡皮引流管经数次高压消毒后变软,弹性减低,皮管进入胃内,容易卷曲,不易进人十二指肠肠腔,致使十二指肠引流术成功率只有60%左右。1976年以来,我科将橡皮引流管改为较细的塑料引流管,将引流管之金属引头的体积改小。由于塑料引流管较硬,有弹性,不易卷曲,病人容易吞入胃内及进入十二指肠肠腔,从而使十二指肠引流术成功率提高到90%。(见图)  相似文献   

3.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通过电子十二指肠镜向胆管插入切开刀,利用高频电的烧灼作用,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以扩大胆总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达到取石、排石或引流的目的,用于治疗胆管结石、良性乳头狭窄、壶腹部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取异物等。我院从1998年1月~2000年2月作ERCP检查345例,成功339例,成功率98.2%;242例EST取石及放置引流管中成功236例,成功率97.5%。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通用型微创胸腔引流管。该引流管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主要由引流管和微创引流管两部分组成。临床研究将150例气胸患者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通用型胸腔引流管引流3种方式,引流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分别是24%、14%、4%。研究结果证明该通用型微创胸腔引流管能显著降低胸腔引流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且具有管径细、对组织损伤小、方便积液引流、后端管路出口具有通用性、连接方法简单等优点,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后放置不同胆道引流管对病人的临床影响有何不同.方法 对术后36例需放置胆道引流管的患者,采用T型管引流的21例,用硬膜外导管做引流的15例.通过置管后引流胆汁量、颜色、性状的观察,两种胆道引流管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以及两种胆道引流管对患者舒适度影响的观察比较.结果 用硬膜外导管做引流从以上临床观察内容均优于采用T型管引流.结论 用硬膜外导管做胆道引流,既能直接观察胆汁的情况,又可行胆道减压、胆道冲洗、胆道造影等,也未增加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的舒适度影响较小,生活质量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ENBD) ,又称外引流术 ,是将一根特制的引流管通过十二指肠镜送入胆道梗阻或病变近端 ,可以成功地解除梗阻 ,通畅胆管的引流 ,还可以保留导管对胆管行进一步检查的方法。现将 1 998年 7月至 1 999年 7月对 1 8例 (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2 6~72岁 ,平均 52岁 )ENBD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护理内容  ( 1 )术前准备 :备好X线装置、十二指肠镜、导丝、造影导管、造影剂、鼻胆引流管、无菌手套、注射用水、酒精、换药碗、消毒导尿管、氧气装置 ;ENBD是一种新的技术 ,一时难以让病人及家属所接受 ,我们应…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管管径的选用中多采用细管为主,如应用深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性吸痰管及小导管应用于临床,确实有一定优点,既减少患者痛苦、又能获得引流成功。我们临床上采用闭式引流同样选择以细管(内径2mm)引流,同样取得良好效果,但我们存临床对自发性气胸113例闭式引流过程中,遇到18例患者在细管引流肺不复张的情况下,更换粗管(内径12mm)引流取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胸腔闭式引流多以导尿管等普通引流管作引流导管,我们试用吸痰管作引流导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次性三通管在结核性胸腔微管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腔微管引流患者3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采用一次性三通管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对照组14例,采用无菌压脉带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引流袋直接连接。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引流管留置合格率分别为95.2%和64.3%,2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χ~2=5.7,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三通管在结核性胸腔微管引流中的连接法,有利于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方便冲洗引流管及注入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讨气胸患者运用不同胸腔引流管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我院呼吸科住院期间接受管径为9.33mm F28规格的硅胶引流管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受规格型号为CVC1-16G-20、管径为1.75mm的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通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首次引流的成功率,同时记录其引流时间与平均住院日,统计引流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等指标。结果 (1)两组的首次引流成功率(95.0%与92.5%)对比基本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引流时间与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不良事件的对比,观察组总发生率占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胸治疗中选用5F型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可保障首次穿刺成功率,并缩短患者的引流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1986年初以来,我们采用硅胶管内置弹簧钢丝以替代常规十二指肠引流管,临床应用71例,效果满意。方法是当取长度为130—140cm,前端系有引流钢头的外径0.4cm 硅胶管作为引流管。将弹簧钢丝插入硅胶管与钢头的连接处。测量好长度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拉线式猪尾型引流管在病理性积液引流管留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各器官或体腔病理性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一组采用COOK 10.2F一步穿刺引流管穿刺引流(COOK组),另一组采用10F艾贝尔多侧孔引流管分步法穿刺引流(艾贝尔组).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引流效果、脱落率、感染率等.结果 COOK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艾贝尔组高,带管生活质量高,引流管留置过程中无脱落(P<0.05).结论 拉线式猪尾型引流管在病理性积液引流管留置中占优势,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8年来我院对70例予十二指肠引流辅助治疗,均获得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70例中,女52例,男18例;年龄17~65岁。均系口服中毒,病程0.5~30h。1.2 治疗方法:皆予常规阿托品解毒剂,胆碱脂酶复能剂,吸氧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并给予十二指肠引流。2 讨论:十二指肠引流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常规洗胃后重新置一胃管达十二指肠;二是通过剖腹洗胃后将引流管直接置于十二指肠部位;然后胃管(或引流管)外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引流1周左右。口服中毒患者经常规洗胃不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组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胸腹腔引流的患者92例,随机抽取46例记为A组,采用传统导管固定贴固定,另46例标记为B组,采用3 M帆布"工字贴"固定,观察固定效果。结果 B组引流管意外滑脱发生率、引流管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胸腹腔引流管时,3 M帆布"工字贴"固定法的固定效果优于传统的导管固定贴固定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远端胆管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液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从2005年至2013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胰液外引流的远端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专科护理,本组患者除1例发生胰瘘,无明显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结论远端胆管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液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系统的工作,充分了解手术方式及特点,明确引流管的临床意义,加强管理,制定针对性的胰液回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4种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初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初发自发性气胸146例,根据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分为4组,开花引流管组、带针胸导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及猪尾巴引流导管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肺膨胀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组疗效较低,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膨胀时间特别在<36 h、>120 h时间段,猪尾巴引流导管组与开花引流管组、带针胸导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心静脉导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疼痛程度≥7的小口径引流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与猪尾巴引流导管组)与大口径引流管组(开花引流管组与带针胸导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猪尾巴引流导管组较其他各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猪尾巴引流导管组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初发自发性气胸,具有微创、效优,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管管径的选用中多采用细管为主,如应用深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性吸痰管及小导管应用于临床,确实有一定优点,既减少患者痛苦、又能获得引流成功。我们临床上采用闭式引流同样选择以细管(内径2mm)引流,同样取得良好效果,但我们在临床对自发性气胸113例闭式引流过程中,遇到18例患者在细管引流肺不复张的情况下,更换粗管(内径12mm)引流取得成功。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患者,年龄29岁~74岁,平均年龄48岁;并发气胸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肺间质纤维化4例,支气管哮喘2例,结核病2例,支气管肺…  相似文献   

18.
神经外科手术后留置导管的微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术后留置导管微生物生长情况 ,并研究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为神经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留置和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神经外科手术后 168例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 ,并对留置导管进行微生物培养分析和药敏试验。结果  14 7例创腔管引流的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 10例 ,感染率为 6.8% ;2 1例脑室引流管引流的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 7例 ,感染率高达 3 3 .3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引流管留置 1~ 2天感染率与 3~ 4天感染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但与引流管留置时间≥ 5天的感染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导管细菌培养阳性和颅内感染率并不呈现一致性 ,但颅内留置导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 ,达到引流目的后应尽早拔除引流管 ,以避免增加引流管相关性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病原因和诊治经验,以促进预防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提高瘘发生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8例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保留腹腔引流管者采取胃肠减压、抗感染、给予生长抑素、抑酸、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如引流不畅或未保留腹腔引流管者则果断二次手术、重新建立引流.结果:8例患者中二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6例,最终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治疗时间(16~34)天,平均26天.结论:十二指肠残端瘘通过多方面综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其中术后不过早拔除引流管、瘘发生时有通畅的腹腔引流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T定位引导下猪尾巴导管穿刺引流治疗肝胆胰外科疾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52例接受CT引导下猪尾巴导管穿刺引流治疗的肝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脓肿19例,急性梗阻性胆囊炎15例,胰周及腹膜后积液18例。分析治疗结果及穿刺相关问题。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置管引流,穿刺引流后患者体温及血白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3例引流后效果不佳行急诊外科手术,49例引流成功患者避免了手术或急诊手术治疗,成功率94.2%(49/52)。其中2例因引流管堵塞而更换引流管重新置管,1例引流45天后出现腹壁肌肉间隙脓肿,1例胆囊穿刺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其余48例患者均未出现穿刺引流相关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猪尾巴导管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急性梗阻性胆囊炎、胰周及腹膜后局限性积液、积脓,操作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单独应用在一定范围内替代外科引流或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