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的规律.方法 采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血压正常者的血压.结果 两组24h动态血压均值波动规律呈日间上升、夜间下降趋势,高血压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血压昼夜变异曲线呈双峰-谷形状,高血压患者第一峰更为突出,两组比较昼夜节律消失者和昼夜节律正常者差异显著.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以峰值出现前用药更趋合理,不仅能控制血压水平,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减少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大,而且可减低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EH)24h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高血压病(EH)与20例血压正常者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性(杓型与非杓型)比较。结果:正常人24h白昼和夜间平均血压正常,血压负荷为0。EH组平均血压水平及血压负荷明显高于正常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人组血压变异均在正常范围。血压变异正常人组与EH异常组比较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人全部为杓型,EH组非杓型占55%(P<0.01)。结论:高血压病血压负荷增高,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异常者比例明显增高。了解高血压病血波动及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刘国正 《医学综述》2012,18(23):4104-410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在急性脑梗死过程中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和4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观察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 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分析其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结果观察组24 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有关,故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常规的抗凝、扩血管疗法时,应注意稳定患者24 h的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应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有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进45-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8例患有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应用BH250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h监测次数、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24h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及24h血压总负荷。结果:与无并发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64例相比,脑卒中组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组的24h血压波动昼夜节律大多数消失,而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基本存在。结论:脑卒中患者血压波动昼夜节律大多消失。了解其24h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对辨别具有潜在危险的高血压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丽  竺清渝 《北京医学》2002,24(4):244-246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老年患者和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及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伤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36例中年人(对照组),50例血压正常老年患者,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血压正常老年患者较中年血压正常者24h动态血压呈杓型曲线的比例明显下降.血压正常老年患者,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与心、脑、肾损害无相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曲线呈非杓型者比例增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靶器官损害.结论对于非高血压患者,随年龄的增加,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增多,血压曲线变化与心、脑、肾损害无关,可能与原发病有关.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作为靶器官损害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血压负荷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方法 运用动态血压监测,对67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质量指数分为LVH组和无LVH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作24 h动态血压监测得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测定左室质量指数.结果 ①LVH组较无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均显著增高;②无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白昼舒张压变异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均显著高于无LVH组;③LVH组的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显著高于无LVH组,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和24 h收缩压负荷(P<0.001);④正常对照组和无LVH组的非杓型检出率无显著差异,而这两组和LVH组之间非杓型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关系密切,并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有重要的预测和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血浆胆汁酸水平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检测了62例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浆总胆汁酸水平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探讨了血浆总胆汁酸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及血压负荷值大小的关系。结果显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血浆总胆汁酸水平较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明显增高;舒张压负荷超过60%者较小于60%者血浆总胆汁酸水平亦升高。提示:胆汁酸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展过程,并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或抑郁情绪患者的动态血压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规律。方法将无并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定(SAS、SDS),SAS评分总粗分>40分为焦虑症,SDS总粗分>41分为抑郁症,然后应用美国spacelabs 90207型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其中6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6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抑郁患者的24小时血压水平和昼夜节律情况,并分别与性别、年龄相配对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不伴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对照组,且以夜间血压增高更明显;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或抑郁患者,夜间收缩压负荷分别为68%、60%,夜间舒张压负荷分别为67%、58%,而对照组夜间收缩压负荷仅为10%,夜间舒张压负荷仅为15%;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或抑郁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昼夜节律曲线以非勺型多见。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或抑郁患者,白天、夜间血压均较高,而又以夜间血压升高更明显;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夜间血压负荷值较高;昼夜节律曲线以非勺型多见。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特点。方法:使用美国Accutraker Dx型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42例老年EH患者、38例老年健康者及39例非老年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EH患者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增高,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要表现;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也明显增高,仍以收缩期血压负荷增加为主要表现;出现昼夜节律性紊乱,低谷及勺型发生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0.48%和26.19%)。结论:平均动脉压和血压负荷可做为高血压诊断的重要参数;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勺型发生率减低可做为高血压预后判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血压负荷值在动态血压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5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45例正常人的动态血压结果,发现血压负荷值更能反映高血压病人的实际血压增高水平。认为在动态血压监测中收缩压或舒张压负荷值≥30%可作为动态血压诊断血压增高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利宏 《四川医学》2010,31(9):1347-1348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时实际的血压变化。方法对30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对血压测量值、昼夜血压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①血压负荷值:〈10%19例(6.29%),10%~40%108例(35.76%),〉40%175例(57.95%);②血压增高主要峰值时间:上、下午均增高173例(57.28%),上午增高100例(33.11%),下午增高10例(3.31%),夜间增高19例(6.29%);③昼夜血压变化率及分型:杓型112例(37.09%),非杓型164例(54.30%),超杓型19例(6.29%),反杓型7例(2.30%)。结论 ABPM能提供丰富的血压数据,反映血压的波动、变异及昼夜节律,利于优化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心室肥厚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晓薇 《重庆医学》2006,35(7):643-645
目的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各参数、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计算昼夜血压下降百分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脏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并计算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非勺型)较之血压昼夜节律存在组(勺型)24h平均收缩压和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昼夜血压下降百分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非勺型血压组较之勺型血压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24h动态血压均值水平增高,高血压波动及昼夜节律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海燕  张虎祥 《浙江医学》2004,26(4):254-256
目的探讨血压负荷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左心功能损害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40例Ⅰ、Ⅱ期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血压负荷的特征及其与左房射血力(LAEF)、左房分数缩短率(LAFS)的相关关系;另选择40名年龄相当、血压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EH患者的LAEF、LAFS高于对照组(P<0.01).Ⅰ、Ⅱ期EH患者的各时段血压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Ⅱ期患者24h、夜间血压负荷较Ⅰ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EH组患者LAEF、LAFS与夜间收缩压负荷强烈相关(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负荷较血压正常者显著增高;夜间收缩压负荷与高血压病早期心功能损害有关,在高血压病的靶器官损害和预后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观察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根据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判断是否存在LVH.结果高血压伴LVH者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SBP)负荷明显高于非LVH者[(88.4±11.6)vs(79.8±13.4),P<0,05;(85.3±12.5)vs(75.4±11.4),P<0.01及(87.4±13.8)vs(78.4±14.4),P<0.05],其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的检出率达58.8%(10/17),明显高于后者(18.6%,8/43,P<0.005,x2=9.38).高血压病患者LVMI与日间、夜间及24 h SBP、舒张压(DBP)负荷呈正相关,其中与SBP负荷的相关性又高于DBP,而与夜间SBP、DBP下降百分率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伴LVH者日间、夜间及24 h SBP负荷值明显上升,其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检出率明显高于非LVH者.提示高血压LVH与血压负荷及昼夜节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群  朱小红 《安徽医学》2009,30(4):382-38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变化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的24h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nSBP、收缩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王爽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18-11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有无左心室肥厚分成无左心室肥厚组和左心室肥厚组,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其检测值。结果左心室肥厚组24h平均收缩压(24hMSP)、夜间平均收缩压(dMSP)、白昼平均收缩压(nMSP)、24h收缩压负荷(24hSBPL)、24h舒张压负荷(24hDBPL)、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夜间舒张压负荷(nDBPL)、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显著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不仅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而且与血压超过正常值的次数(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负荷值(BPL)及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是否有靶器官损害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和靶器官损害组(B组),并对两组的BPL及血压昼夜节律进行分析.结果 B组的BPL,尤其是夜间BPL以及血压昼夜节律较A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降低血压负荷值,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值,纠正紊乱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位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24h动态血压仪观察82例伴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h的血压变化。设46例住院高血压不伴睡眠障碍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伴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白天平均血压及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对照组,且以夜间血压增高更明显。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白天及夜间血压均较高,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夜间血压负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成杓型和非杓型两组,比较血压昼夜变化与室间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等指标。结果:非杓型组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及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睡眠时最低收缩压较杓型组显著增高。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对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和糖脂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测算左室重量,10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48例,左室正常组54例.正常对照组15例.80例高血压病患者完成3月培垛普利达标治疗.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以及24h、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及分级血压负荷.结果 左室肥厚组空腹血糖、血脂与左室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4h血压负荷、昼夜血压负荷两组均有差异,2、3级血压负荷依次递增,以收缩压负荷升高明显.培垛普利治疗后,左室肥厚组24h血压负荷、24h分级负荷、昼夜血压负荷均明显下降(P<0.01),2、3级血压负荷依次递减,左室重量指数由治疗前的(123.3±11.8)g/m2变为(100.2±10.7)g/m2(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一方面与高空腹血糖、高脂血症有关;另一方面与24 h血压负荷增高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有关.培垛普利治疗可降低偶测血压和24h血压负荷,恢复异常血压昼夜节律,长期治疗可以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