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andwich ELISA法测定NF-κ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的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SandwichELISA) ,酶标仪 ,验证NF κB活化的抑制剂反义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 (IRAK 2 )寡核苷酸和N α Tosyl L lysinechloromethylketone(TLCK)对NF κB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SandwichELISA测定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用不同浓度反义IRAK 2寡核苷酸 (1,2 ,3,4μg )或TLCK(1,10 ,10 0 μmol·L-1)处理细胞后 ,NF κB活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表现为吸光度值下降的幅度不同。结论 Sand wichELISA法可用于NF κB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2.
3.
阎喜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5):21-2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短暂而危险的一个阶段,病情不稳定。为预防UA进展,护士应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努力使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 p65、NF-κB p50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解放军171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切取的甲状腺组织标本212例进行研究,其中甲状腺癌组织122例,甲状腺腺瘤组织30例,甲状腺肿组织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比较各组NF-κBp65、NF-κB p50及HMGB1表达,并分析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甲状腺腺瘤组和甲状腺肿组的HMGB1、NF-κB p50和NF-κB p65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P<0.01),甲状腺癌组和甲状腺腺瘤组均高于甲状腺肿组(P<0.01),甲状腺癌组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肿瘤直径≥1.0 cm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 p65、NF-κB p50及HMGB1表达阳性率高(P<0.01,P<0.05).NF-κB p65、NF-κB p50及HMGB1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6、0.645和0.275,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 p65、NF-κB p50及HMGB1均呈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治疗的有效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更好地指导临床尽快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护理组37例。对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22/29),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3%(36/3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特殊护理,可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严防疾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确保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许定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4):62-63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后复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2组均未见异常改变。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伐他汀可稳定动脉粥样斑块,使不稳定型心绞痛转为稳定型,明显降低病死率,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心肌钙蛋白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62例UA患者入院时血清cTnⅠ含量,以cTnⅠ〉0.4μg/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cTnⅠ增高组和正常组,追踪1个月,比较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在62例UA患者中,cTnⅠ增高组24例出现心脏事件8例,正常组38例出现2例,两组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Ⅰ增高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和94.7%。结论血清心肌钙蛋白Ⅰ水平对UA患者的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7)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及心电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危险分层与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序贯收集某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急诊UAP患者136例资料,均于入院0h采集血样测定cTnI,并在10min内完成18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各组患者30d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cTnI阳性51例,占37.50%;心电图改变102例,占75.0%,其中cTnT阳性组51例伴心电图改变48例,cTnI阴性组伴心电图改变54例。cTnI阳性组30d MACE发生率为19.61%,cTnI阴性组为3.53%(χ~2=5.337,P=0.029)。ST段升高组、ST段压低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20.0%、14.28%,与心电图正常组的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1,4.617;P=0.021;0.034);cTnI阳性组严重MACE构成比较高于cTnI阴性组(P0.05);心电图各组MACE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阳性、ST段升高、ST段压低与UAP患者预后相关。结论:cTnI与心电图对UAP患者危险分层与近期预后均有一定的指导价值,cTnI的指导价值高于心电图。 相似文献
12.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5):50-5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组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入院后根据病情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低分子肝素钙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舒降之)10mg,晚间顿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53.1%),有效21例(42.8%),无效2例(4.1%),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显效19例(38.8%),有效12例(24.5%),无效18例(36.7%),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结论 辛伐他汀有明显的降低TC、TG、LDL。C的作用,且可防止动脉粥样斑块进展,恢复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斑块中的炎症反应,稳定易损斑块,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89例已确认的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45)和阿托伐他汀组(n=144),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6和12个月时分别检测患者肝功、肾功能、心肌酶谱,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C反应蛋白(CRP),并评估心血管缺血相关主要终点事件。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能有效降低UAP患者TC、LDL、CRP,且HDL升高,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法作次数均有减少,但阿托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且其发生缺血相关事件更少,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阿托伐他汀组中10例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UAP的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有效地降低UAP患者的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国医药指南》2019,(18)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系统性护理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是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的总时间、疾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得分情况;心绞痛发生次数。结果系统性护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系统性护理组住院的总时间、疾病知识知晓率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得分情况相近,P> 0.05;干预后系统性护理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得分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系统性护理组心绞痛发生次数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高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知和减少心绞痛发生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胆红素及尿酸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20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尿酸,比较其心绞痛发作时、3个月、6个月及1年内未再发作时胆红素及尿酸的变化情况.结果 心绞痛发作时胆红素降低,尿酸偏高.结论 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可间接反映不稳定型心绞痛机体氧化、抗氧化情况,胆红素对评估病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药调控NF-κB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是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转录因子,在免疫、炎症、肿瘤等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很多对NF-κB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都表现出对NF-κB的活性抑制作用,通过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对中药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中药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活性成分,能够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调节NF-κB的活性,发挥治疗的作用.因此,提示中药可作为筛选NF-κB活性抑制药物的天然资源库,从中筛选NF-κB活性抑制药物是可行的.本文对具有NF-κB活性抑制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单体中药、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李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113-114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12月双城市中医院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早加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92%;对照组30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73%。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