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琼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6):449-449
【病例】男,2岁,体重10kg。因吞咽困难、发热2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流涎,仅能进食少许流质,体温38~40℃,无咳嗽。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行食管吞钡检查示食管入口处有明显的钡剂存留,食管上段阻塞。拟行全身麻醉下食管镜异物取出术。入手术室后予咪唑地西泮2mg静脉推注,羟丁酸钠800mg缓慢静脉推注,诱导15分钟后食管镜检未见异物。  相似文献   

2.
急性食管黏膜损伤误诊为食管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食管黏膜损伤临床并非少见,常被误诊为食管异物。我科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误诊为食管异物的急性食管黏膜损伤11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6~49岁,平均32.5岁。食管损伤原因:8例为进食干饭,2例进食炒面条,1例进食粉干,其中9例伴进食鱼、虾或贝类等海产品。1.2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所有患者均于进食时突觉异物感及胸骨后疼痛,并随之呕吐鲜血及部分胃内容物,伴吞咽困难。均行食管吞钡X线检查,发现食管上段有“挂钡征”7例,食管中段有“挂钡征”4例。1.3诊治结果所有患者均诊断为食管异物收…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8岁,哈萨克族,边缘山区牧民。主诉吞咽困难两周,只能食牛奶。查体未见异常。食道钡餐透视(稀钡),见食道主动脉弓上段充盈缺损3×4cm,边缘整齐,转体位见充盈缺损周围稀钡可通过。上段食道无扩张。(图)。追问病史,患者于两周前曾吃大块煮牛肚后梗噎,继发吞咽困难,只能食牛奶。综合病史及X线表现,考虑为食管内肉团异物。经纤维食管镜取出证实。食管肉团异物@顾科力$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相似文献   

4.
张扬  于凌燕  李春花  刘春雨 《华西医学》2014,(10):1999-2000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8岁。于2013年9月2日入住我院。入院前6 d因进食鸭肉后误吞鸭骨,此后感咽喉部疼痛,呈针刺样,阵发性发作。饮食水及说话时尤为明显,伴异物感、咳嗽、咳黄色黏液痰。院外胸部X线片检查示:颈段食管内未见确切阳性异物影;入院后CT提示:颈胸段食管异物伴感染,异物距门齿间距约16 cm;胃镜示:食管上段异物,食管腔内较多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患者 ,男 ,3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喝水后呛咳 10d入院 ,呛咳为喝水后 1~ 2min出现 ,伴咳嗽、咳痰 ,量不多 ,稍黄。 3d前饭后出现右侧咽异物梗阻感 ,进食尚可 ,否认异物史。当地医院食道吞钡造影诊断为“支气管食管瘘”。有持续性声嘶 15年。体查 :一般情况好 ,心、肺、腹无异常 ;双侧梨状窝有唾液潴留 ,未见异物 ,双侧声带活动好 ,闭合时声门裂留 1mm梭形裂隙。诊断为呛咳查因 :①支气管食管瘘 ,②喉上神经麻痹。入院后第 2天行“食道吞钡检查” ,见钡剂顺利通过食道各段 ,钡剂下行至T6水平处向左下分流入左肺下叶支气管内 ,…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例 1,男,23岁。在监狱内企图绝食自杀,吞服竹筷1h,由狱警于2005年3月10日押赴来院。人院时患者流涎,吞咽疼痛,进食困难,颈部压痛,检查见左梨状窝积液,并见竹筷头,食管钡餐透示:符合食管上段竹筷异物。即在表面麻醉下用梨状窝异物钳夹紧竹筷头端,缓缓上提,从右口角取出,为一支20cm长竹筷,未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赵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829-1829
1病例报告 男,45岁。因误吞义齿1d急转我院。自诉颈部、胸骨后疼痛,梗阻感,吞咽困难。外院2次行食管镜手术失败。查体:神志清楚,痛苦面容,体位自动,颈部压痛明显。咽部黏膜光滑,间接喉镜:会厌,双侧梨状窝结构对称,黏膜无充血、水肿。喉内未见异常。食道吞钡示:胸段食管上段见呈冠状位蝶形金属异物影,两端钢丝已凸出腔外约0.9cm,呈水平位。人院诊断:颈胸段食管异物并穿孔(义齿)。术前急诊常规辅检无异常,考虑异物大,且穿过食管壁,取出有困难,请胸外科会诊后,备血400ml,先行全麻下食道镜检加异物取出术。全麻后术中用30cm硬管食管镜插入17cm左右时见食管壁充血、肿胀、有钡棉、分泌物多,清除后见义齿冠状位嵌顿于食管内,拨动时见上端两根钢丝穿过食管壁,钳夹义齿将左上方钢丝退到食道内,约1cm长,则右上方钢丝不能退出食管壁,反复几次均不能使义齿钩松脱,无法取出义齿,退镜。  相似文献   

8.
陈昱 《临床医学》2012,32(2):94-95
食管异物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检查或吞钡棉X线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这种诊治食管异物模式在世界上已应用近百年。但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如X线检查漏诊率高,硬管食管镜视野窄小等。随着近年来电子内镜的广泛普及,用电子内镜代替X线介入食管异物的诊断及配合硬管食管镜钳取异物,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 1 993年以来 ,我们用内镜取出或治疗食管、胃异物共计 48例。急诊患者多为儿童和老年人 ,经内镜一次性处理 ,多数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男 37例 ,女 1 1例。年龄 4 5~ 78岁 ,其中≤ 7岁 9例 ,占 1 8 73 %。多数有误食异物史 ,有进食或吞咽困难 ;胸骨后、上腹部疼痛 ,腹胀不适 ,欲吐而无胃内容物吐出。X线、吞钡透视及内镜检查证实异物位于食管 2 6例 ,位于胃 2 2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凡是锐利异物、硬质异物、巨大异物等 ,紧急内镜取异物。取异物内镜常用工具 :活检钳、鼠抓钳、三抓钳及圈套器、取…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患者,男,22岁。于2007—03—01入院。误吞鱼刺1 d伴胸骨后不适,呕出胃内容物含鲜红色血液,即来诊。既往有胃病史。体查:咽、会厌稍充血及轻度损伤,双侧梨状窝以上未见异物。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存在。食管钡透:食管上段于第2~3胸椎水平可见钡棉挂留,经反复吞咽钡剂及白开水后,钡棉仍挂留该处。拟:食管上段钡棉挂留,可符合异物存留。诊断:食管上段异物。03—02行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但胃镜检查所见:食管15~30 cm纵行损伤,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黏膜剥离、撕裂;黏膜下血泡,少量渗血,反复观察未见异物。胃底:见咖啡样液体充盈。内镜诊断:食管黏膜撕裂、炎症及出血。住院治疗。给予患者留置胃管、鼻饲流质饮食;抗炎、止血及对症处理等。住院第7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 ,62岁 ,因进食仓促 ,将混在米饭中的小块鸡骨咽下 ,异物梗塞感、咽下困难及疼痛 1d多 ,在当地卫生院未能取出异物而转诊我院五官科。B超检查 :应用麦迪逊SA -60 0 0型超声诊断仪 ,频率 7.5MHz ,患者仰卧位 ,头稍后仰偏右侧 ,探头置于颈上前左侧 ,于食管入口处见一 4.5mm× 2 .0mm大小强光斑 ,边界清 ,后伴浅声影 (图 1)。B超诊断 :食管入口处异物。经消炎治疗后 ,取出与B超所见大小相符的鸡骨异物。讨论 :以前多采用X线检查食管有无异物。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的提高和检查方法的改进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食管及部分咽喉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因上消化道异物漏诊致延迟取出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异物误吞病史,病程12 h~21 d,异物为鱼刺7例,鸡骨2例。入院后经食管钡剂造影、纤维喉镜、胃镜、硬性食管镜等检查均未发现异物,后经CT检查明确异物位置。异物位于梨状窝4例,进入椎前筋膜、甲状腺、颈部间隙、食管壁肌层、环后壁黏膜下各1例,其中3例并发颈部间隙感染。4例梨状窝异物在全麻下经硬性食管镜取出,余5例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口取出异物,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常规检查不能发现上消化道异物而有临床症状者,及时行CT检查不仅能够避免误漏诊及发现可疑的并发症,亦能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早期食管癌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能引起病人和医务人员的重视,特别是双原型早期食管癌极易漏诊,现将我院近期发现2例经X线及胃镜检查,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双原型早期食管食道癌报导如下:例1:杨XX,男,56岁,主诉进食有异物感3个月,并伴有胸骨后疼痛。在乡级医院食管钡透未见异常,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胸透未见异常。食管钡餐经立、卧多轴位观察干主动脉弓上方及食管中下段交界处分别示1.Zcm及Zcm僵硬段,钡剂通过速度减慢;让病人呢气观察病变区食管扩张度差,与其上下段扩张正常的食管形成鲜明对比。后行低张气钡双…  相似文献   

14.
食道钡餐在食道病变中的应用(附6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道钡餐对食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食道吞钡对各种食道病变如食道静脉曲张,食道癌,食道异物,食管裂孔疝,食道狭窄进行诊断。结果:68例食道病变都得到了可靠诊断。其中食道静脉曲张20例,占29.4%:食道裂孔疝2例,占2.9%;食道异物29例,占42.6%;食道癌14例,占20.6%;食道狭窄3例,占4.4%。结论:钡餐在食道病变的分类检出中具有应用范围广,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直观的特点,是食道病变检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农村食管异物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128例住院的食管异物患者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除1例石块食管异物经颈侧切开取出者外,其余均经食管镜取出,痊愈出院。结论 128例住院食管异物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和积极的支持疗法,在常规检查后,及时地上食管镜取出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所有患者均迅速康复,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在100%。  相似文献   

16.
孙全良  赵宝英  侯秀欣  张文德 《临床荟萃》2014,29(11):1262-126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诊断食管枣核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6例食管枣核异物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MSCT 扫描的患者资料,分析食管枣核异物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及 MSCT 表现,并与内镜结果对照。结果16例食管枣核异物患者中,MSCT 检出异物16例(100%),食管周围并发症6例;食管钡餐造影检出异物6例(37.5%),并发症未检出。MSCT 对异物及并发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钡餐造影。结论 MSCT 及其重建技术如能准确显示食管异物及其周围并发症,可以作为食管枣核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6 9岁 ,进食阻挡感 3周 ,来我院就诊。曾在 3年前因进食后不适感 ,在当地医院做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诊断为食管中段憩室。现因进食阻挡感 3周来我院检附图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 :食管中段有一长约 7cm不规则狭窄段 ,钡剂通过受阻 ,黏膜破坏中断 ,食管壁僵硬 ,并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及龛影 ,其右侧有一囊袋状影 ,大小3cm× 4 5cm ,其内黏膜破坏并有气液平面 ,其口部较大 ,可见充盈缺损改变。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见食管中段平左支气管压迹下方有一长约 7cm的不规则狭窄段 ,钡剂通过受阻 ,黏膜破坏中断 ,边缘僵硬 ,并见…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简介男 ,48岁。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 ,放置食管支架 5天 ,吞咽困难无好转 ,形成支架异位造成食管异物 ,于 2 0 0 1年 4月2 9日急诊住院。患者曾因食管下段鳞状细胞癌 ,于 2 0 0 0年 1月行食管下段切除胃食 管吻合术 ,术后Ⅰ期愈合出院。近 1个月来再次出现吞咽困难 ,经检查发现术后食管中上段狭窄。5天前在纤维胃镜引导下置入金属扩张食管支架 ,以解决其吞咽困难。术后患者症状无缓解 ,进食极困难 ,伴疼痛 ,经胃镜检查发现支架上缘距食管入口处 4cm左右 ,支架上段位置不当。欲将食管支架取出 ,却因粘膜肿胀嵌顿造成支架上缘局部脱…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1.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2年前因进食梗阻就诊,诊断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行食管癌根治术并术后化疗.术后8个月再现进食梗阻,CT示食管癌颈段下部及吻合口上部占位,考虑复发,予行放疗并巩固化疗.7个月后,进食困难加重,入院.查体:右胸壁和腹壁正中见两处陈旧性手术切口,余无特殊.X线吞钡示(图1):食管上段癌术后右侧胸腔胃,食管上段局限性狭窄,下段通畅.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5 0岁 ,保安科工作 ,身体一般状况良好 ,幼时未作过任何特殊检查 ,青年时进食后常有梗阻感 ,进水后即可消失。今主诉左上腹痛 ,呼出的气体有恶臭味 ,吃饭后常有梗阻感 ,X线透视未发现肺部有浸润性病变 ,心影外形未见畸形 ,腹部未见积气及积液等现象。右前斜位站立 ,第一口钡剂吞下后 ,见食管中段有分流现象 ,后嘱患者前后位站立 ,发现右下支气管的内基底段充钡 ,随嘱患者吞第二口钡 ,则未见钡剂的分流 ,后转动体位 ,再嘱患者服钡 ,均未发现有分流现象 ,点片示支气管分叉处有一绿豆样大小的钡斑 ,右下支气管的内基底段充钡 ,为盲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