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腮腺肿瘤占唾液腺肿瘤中的80%,腮腺混合瘤(多型性腺瘤)在唾液腺肿瘤中最为常见。我科自1998年3月-2008年3月共收集107例初发的腮腺混合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85例采用传统的术式即面神经解剖、腮腺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另外22例采用较新的术式即切除肿瘤及肿瘤周围腮腺组织并保留面神经。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沃辛瘤又称腺淋巴瘤,是腮腺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常发生于有吸烟史的男性患者.本研究通过对同期住院手术的腮腺沃辛瘤男性患者和腮腺多形性腺瘤男性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了解男性吸烟与腮腺沃辛瘤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是源于涎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85%发生于腮腺,10%发生于鼻腔、口腔、咽、喉和气管的小涎腺,5%发生于下颌下腺[1].发生于小涎腺的多形性腺瘤主要位于软腭及硬腭,其次为上唇[2].国内外报道多形性腺瘤可发生在少见部位,如泪腺、咽旁间隙、会厌甚至副鼻窦、鼻中隔,但发生于声门下的巨大多形性腺瘤较少见,国内外文献[7]有零星报道.因声门下多形性腺瘤患病率低,肿瘤破溃出血更为罕见,2013年1月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腮腺美容切口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6例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切口入路切除术,观察组采用V形切口入路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美学效果、面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用温哥华瘢痕量表与患者和观测者瘢痕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口干、面部凹陷畸形、Frey’s 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及术区麻木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形切口入路治疗腮腺肿瘤的疗效、美学效果及面神经功能较传统S形切口入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应用吻合器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吻合器在治疗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采用吻合器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人均采用3种吻合器手术,行全结肠切除、直肠超低位前切除、回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并预防性回肠造口。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人、无吻合口瘘、盆腔脓肿、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病人发生贮袋粘连,在直肠镜下分离治愈;2例吻合口附近发现息肉经内镜电灼切除。全组病人排便功能满意,排便次数控制在每天2~5次。结论采用3种吻合器进行结肠切除、直肠超低位前切除、回肠贮袋与肛管吻合术,并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安全、简捷省时、术后并发症较少,应作为首选手术方式,手术后应进行长期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息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手术切口。方法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15例。甲组患者采用传统的“S”形手术切口,乙组患者采用改良的腮腺手术切口。结果甲组15例患者,33.3%出现面神经功能暂时性功能损害,13.3%出现涎瘘,13.3%出现Frew综合征。乙组患者,无一例面神经功能损害,涎瘘和Frew综合征出现。随访时间均为1年。结论两种手术切口的术野暴露无差异,但改良腮腺手术切口隐蔽,不易损伤面神经周围支,无涎瘘及Frew综合征,较传统手术切口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并发睾丸精原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30岁,社会性别女,已婚。因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于1998年3月20日入院。患者曾于1992年7月因原发性闭经在当地医院就诊。外周血检查染色体核形46,XY,黄体生成素(LH)25.2IU/L、卵泡刺激素(FSH)46.0IU/L、雌二醇(E2)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快速安全的面神经解剖术切除腮腺混合瘤的方法.方法 直视下解剖分离面神经分支,在一个安全平面分离,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的颧支、颊支、下颌缘支;或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的颞支.然后由外周向中心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混合瘤和浅叶腮腺组织.切除肿瘤后应用SMAS瓣法修复面部形态.结果 本组患者28例,均Ⅰ期愈合.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 min;出血量平均70 ml.1例并发面神经颧支损伤(3.6%),于术后3个月恢复;2例并发涎腺瘘(7.1%),分别于术后1、2周时治愈.25例获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在安全平面内分离一次性显露各面神经分支的全视下逆行法面神经解剖术,较传统方法更快速、安全地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肿瘤和浅叶腮腺组织,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并发面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V形隐蔽切口与局段S形切口腮腺切除术(SP)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在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6例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的不同切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V形隐蔽切口,对照组28例采用局段S形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量、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腮瘘、面瘫、耳垂区域麻木、面部凹陷等;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表比较两组手术的美容效果及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于术后1天出现2例短暂性面瘫,1例腮瘘,2例短暂耳垂区域麻木,对照组出现4例短暂性面瘫,2例腮瘘,4例短暂耳垂区域麻木,经治疗3个月后复查时均恢复,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形隐蔽切口相较于局段S形切口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病人,男,39岁。因腹泻3年,便血10个月余2018年11月15日住院治疗。3年前开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次/天,呈水样便;10个月余前发现有黏液血便,伴腹胀、里急后重感,查肠镜见结直肠多处约5~15 mm半球形、亚蒂及长蒂息肉,表面欠充血。活检病理检查提示(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诊断为结肠息肉病,未进行相关规范治疗。肠镜复查见全大肠内弥漫性分布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息肉,数量100粒(图1),局部取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腺瘤性息肉,局灶癌  相似文献   

11.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milialadenomatouspalyposis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近年来发现其和APC基因有关 ,多于青少年期发病 ,病理特征为全大肠内布满多量 (多于10 0个 )大小不等的腺瘤性息肉。该病到中年后几乎均有癌变[1] 。我们对 13例FAP患者行全结肠直肠切除 ,直肠下段粘膜剥脱 ,直肠肌鞘内回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 (IPAA)治疗 ,临床效果满意。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3例 ,男 9例 ,占 6 9% ,女 4例 ,占31%。年龄 18~ 5 4岁 ,其中 30岁以下 7例。 8例有明确家族史 ,其中一个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2WI肿瘤最大层面直方图分析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23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的MRI资料。采用MaZda软件在轴位最大肿瘤层面T2WI中勾画ROI,进行灰度直方图分析,获取9个特征参数(均值、方差、峰度、偏度、第1百分位数、第10百分位数、第50百分位数、第90百分位数及第99百分位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间直方图特征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以直方图特征参数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9个特征参数中,第1百分位数及第10百分位数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腮腺多形性腺瘤均高于恶性肿瘤。ROC曲线分析显示,第10百分位数最具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70(P=0.01),最佳临界值为76.00,敏感度为66.70%,特异度为60.00%。第1百分位数的ROC曲线AUC、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7(P=0.04)、46.50、63.90%及60.00%。结论 T2WI肿瘤最大层面直方图分析可作为术前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改良手术切口在腮腺肿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腮腺肿瘤患者118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生活质量以及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面神经损伤率(11.9%)明显少于对照组(3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而对照组为37.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面神经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1980~2000年各种手术治疗65例FAP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6例采用全大肠切除经肛门外直肠粘膜剥脱直肠肌鞘内回肠肛管吻合术,随访5年,大便次数3~5次/日,肛门有控制功能,无息肉复发、癌变,体重增加,均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无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是治疗FAP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腮腺漏是腮腺混合瘤切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多能自愈,但也有部分长期迁延不愈,甚至在颈部形成窦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自1997年4月~2005年7月收治此类患者5例,采用口腔内造瘘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21例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充分术前准备后,针对腮腺、腮腺导管、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损伤,采取不同判断方法,即时行破裂修补及吻合术。术后随访并统计疗效。结果 93%腮腺破裂及导管断裂的患者完全治愈,7%患者出现腮腺漏,经换药、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和加压包扎等治疗后康复;66%面神经吻合的患者基本恢复,24%的患者部分恢复,10%的患者未恢复。结论应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检查,并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黑色素瘤也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肿瘤,死亡率高且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现将笔者收治1例黑色素瘤误诊为腮腺混合瘤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S形切口入路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并行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其中34例采用改良“S”形切口入路腮腺切除术作为观察组,35例采用常规腮腺切除术作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术后美学效果和满意度;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UW-QOL)对患者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美学效果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情绪、疼痛、唾液、咀嚼、味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形切口入路腮腺切除术可提高...  相似文献   

19.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该病于40岁以后癌变率极高,故临床上多采用全大肠切除,以防止癌变及达到治疗目的。据国外文献报道,FAP病例中约10%可伴有腹壁或腹腔内纤维瘤病。现报道本院收治的5例患者,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病例资料  5例患者系本院1979年至1999年收治的病例,其中女4例,男一例,年龄33~47岁,5例中有2例已癌变。病变均位于不同肠段,腺瘤大小数目不等,均在100枚以上,行结肠全切除2例,结肠次全切除2例;吻合方式采用回肠、直肠吻合2例,回肠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优缺点,以期寻找更适合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方法。方法:将3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术式A组与改良术式B组,对两者的手术方式和术后的涎瘘、面瘫、面部畸形、Frey’s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涎瘘、面部畸形、Frey’s综合征A组高于B组;术后2周及3个月时,面瘫发生率A组高于B组,但1年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