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NOD/SCID(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小鼠人免疫重建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免疫特性.方法 16只NOD/SCID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通过腹腔注射移植给实验组小鼠,空白对照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无菌PBS,第4、8和12周时,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人的CD3+T、CD19+B淋巴细胞,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人IgG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脾脏和肝脏中人CD3+T、CD19+B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移植PBMC 4周后,实验组NOD/SCID小鼠外周血中人CD3+T、CD19+B的细胞分别为85.6%、76.7%,并且在小鼠脾脏组织中也可以检测到人CD3 T、CD19 B淋巴细胞.移植4、8及12周后小鼠血清中人IgG含量分别达到(863±12.5)μg/mL、(1217±16.7)μg/mL、(958±13.1)μg/mL.结论用人外周血PBMC经腹腔注射可以成功建立人免疫重建NOD/SCID小鼠模型,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具有人免疫学特性的肾癌SCID小鼠模型.方法: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皮下接种人肾癌细胞,观察小鼠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结果:(1)免疫重建荷人肾癌组小鼠成瘤率为100%,较荷瘤组成瘤潜伏期显著延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2)第2、4、6周时小鼠外周血中人IgG分别为(394.86±16.70)μg/ml、(629.83±35.03)μg/ml、(994.96±70.11)μg/ml;(3)第6周小鼠外周血中人CD30 T淋巴细胞为(12.31±0.86)%;(4)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肿瘤和脾脏中存在人CD30 T淋巴细胞.结论:成功建立免疫重建荷人肾癌SCID小鼠模型,为肾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人多发性骨髓瘤荷瘤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在SCID小鼠免疫重建前后体内生长的特性和免疫细胞对肿瘤的作用,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MM)荷瘤SCID小鼠模型。体外培养IL-6依赖的人MM细胞株XG7,接种于SCID小鼠和用人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小鼠皮下;监测成瘤状态,通过免疫组化观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杀伤。结果表明:成瘤后的肿瘤细胞CD28、CD138等分子的表达与接种前没有明显变化;免疫重建后的SCID小鼠成瘤潜伏期延长,瘤体积小;免疫重建后的SCID小鼠肿瘤组织中,有人CD3 T细胞的浸润。结果提示:SCID小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肿瘤免疫研究的良好动物;免疫重建后的SCID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受抑制:人MM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状态与淋巴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4.
hu-PBL-SCID人鼠嵌合体细胞免疫的建立及其免疫功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后,SCID小鼠能否重建人的细胞免疫系统,并观察重建后免疫系统的特点与功能。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得到CD4+T淋巴细胞,腹腔注射至SCID小鼠体内,并予以rIL-2刺激。注射细胞6周后,分批处死动物,用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SCID小鼠是否表达人的淋巴细胞DNA 及其T,B淋巴细胞表型;移植异种移植物后测定血浆中人IL-2,TNF-α,INF-γ含量。结果: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脾脏体积增大;外周血PCR扩增可见人淋巴细胞HLA-II恒定区DNA片段;肝、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到大量的人CD4+T淋巴细胞,而没有CD8+,CD19+T淋巴细胞;移植后重建SCID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人IL-2,INF-γ。结论: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可选择性重建SCID小鼠人细胞免疫系统;方法简单、迅速、供体来源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免疫缺陷小鼠中的人肝癌细胞生长情况以及 T,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探讨免疫缺陷小鼠肿瘤模型制作的意义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接种到四种免疫缺陷小鼠 ,分别为 :B细胞缺陷的 CBA/N,T细胞缺陷的 BAL B/c- nu,T,B细胞缺陷的 SCID及免疫重建的 SCID小鼠 ,观察其生长特点 ;作鼠脾细胞毒试验 ,测定外周血 CD4 + ,CD8+ 数分数和荷瘤鼠血清 Ig含量的变化 ;作肝癌细胞凝集试验 .结果  CBA/N和用 BAL B/c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 SCID(B- PBL- SCID)鼠不成瘤 ,nude,SCID和用 CBA/N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 SCID (C- PBL - SCID)小鼠全部成瘤 ;SCID鼠的瘤体比裸鼠瘤体长的更快 ,肝内接种转移率更高、转移范围更大 .接种瘤细胞的 BAL B/c和 CBA/N鼠脾细胞对癌细胞杀伤力较强 ,免疫重建的 SCID鼠脾细胞毒杀伤较小 .接种瘤细胞的鼠 CD4 +数分数都下降 ,CD8+变化不大 ,CD4 + /CD8+比值下降 .具有 B细胞的实验鼠均测得 Ig在 mg· L- 1 水平 ,并能使癌细胞产生凝集反应 .结论  SCID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免疫重建研究的理想小鼠 ;小鼠成瘤率与 T细胞相关 ,T细胞在异种瘤移植排斥中起主要作用 ;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在抗肿瘤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人胸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近交系(SCID)小鼠嵌合体模型并用此研究人NK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及其抗EB病毒作用。方法:将人类胚胎胸腺细胞移植到SCID小鼠的胸腺建立人胸腺SCID小鼠嵌合体。用EB病毒感染已建立的人胸腺SCID小鼠嵌合体。检测嵌合体小鼠体内NKT细胞及EBV特异性NKT细胞的变化。结果:EB病毒有效的促进了NKT细胞以及EBV特异性CD8+NKT细胞的增殖,EBV感染嵌合体小鼠4周以后,每106嵌合体的胸腺细胞中可检测到3 000-3 500个EBV特异性NKT细胞,并且其中90%以上为CD8+。结论:成功建立人胸腺SCID小鼠嵌合体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发现人类EB病毒能特异性刺激NKT细胞增殖并且确定EBV特异性NKT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BA/N,nude,SCID小鼠建立人肝癌模型和重建SCID免疫的特点,初步探讨B淋巴细胞及其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排斥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接种到B细胞缺陷的CBA/N,T细胞缺陷的BALB/c-nu,T,B细胞缺陷的SCID小鼠及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中,观察瘤细胞生长特点;取实验小鼠血清,测定荷瘤鼠抗体Ig含量的变化,取小鼠血清与肝癌细胞作抗原抗体凝集试验.结果: CBA/N和用BALB/c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B-PBL-SCID)小鼠不成瘤,nude,SCID和用CBA/N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 (C-PBL-SCID)小鼠100%成瘤;有B淋巴细胞的实验鼠(包括B-PBL-SCID)测到的Ig达到mg/mL水平,血清能与肝癌产生凝集反应.结论: SCID小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免疫重建及其肿瘤免疫研究的理想的实验动物;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在抗肿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具有人免疫学特征的NOD/SCID小鼠模型,并观察其对三阴乳腺癌的免疫应答。方法筛选无免疫渗漏NOD/
SCID小鼠24只,分成4组,免疫重建组提前3 d腹腔注射250 mg/kg环磷酰胺(CTX),后经腹腔注射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单纯免疫组只注射CTX 及PBMC;单纯荷瘤组只接种
MDA-MB-231;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定期观察各组小鼠生物学及免疫学特征。结果免疫荷瘤组成瘤潜伏期(10~12 d)
较单纯荷瘤组(8~10 d)延长,肿瘤生长速度减缓,第5周末肿瘤体积分别为1244.82±792.82 mm3和4308.77 mm3(P<0.01),生存
率提高(P<0.01)。接受免疫重建的小鼠外周血人IgG于第2周即可测到,并逐渐上升,较未接受免疫重建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外周血中CD3+细胞比例于第2周逐渐下降,但于第9周仍可测到。第9周小鼠脾脏细胞中CD3+T细胞比例高达
55.3%(免疫荷瘤组)及52.7%(单纯荷瘤组)。免疫荷瘤组小鼠脾指数9.64 mg/g明显高于单纯免疫组3.82±0.31 mg/g及空白对
照组1.51±0.14 mg/g。结论成功构建稳定的具有人免疫学特征的NOD/SCID小鼠模型,并观察到其对三阴乳腺癌产生免疫应
答,可为三阴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CID小鼠免疫重建及免疫对人肝癌细胞成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系,接种到SCID小鼠和用BALB/c,CBA/N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B-PBL-SCID和C-PBL-SCID)小鼠皮下;监测成瘤状态,测定鼠脾细胞毒杀伤力和免疫重建的免疫球蛋白量,作血清与靶细胞凝集实验。结果 免疫重建体现了所用小鼠免疫对肿瘤的排斥特点,免疫重建成功;SCID和C-PBL-SCID小鼠100%成瘤(两瘤体相比P<0.01),B-PBL-SCID出现瘤体后逐渐消失;B-PBL-SCID和C-PBL-SCID脾细胞对靶细胞有一定的杀伤力,B-PBL-SCID的血清能与靶细胞产生凝集反应。结论 SCID是建立肿瘤模型和肿瘤免疫研究的良好动物;肝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率与T,B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同时具有人免疫系统和人肿瘤生长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为人肿瘤免疫研究和临床肿瘤免疫药物药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给予重度免疫缺陷NOD/SCID IL2rg-/-小鼠亚致死剂量辐照,联合小鼠肾被膜下移植人胚胎胸腺组织和静脉输注CD34+胎肝细胞,构建具有人免疫系统重建的人源化小鼠。构建人源化小鼠模型后3周开始,每3周采集外周血监测人免疫细胞重建情况,包括CD45+、CD33+、CD3+、CD3+CD4+、CD3+CD8+、CD56+细胞比例。构建人源化小鼠模型后,第15周给予小鼠皮下接种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每5 d测量肿瘤体积。接种6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人源化小鼠外周血、骨髓、淋巴结、脾脏及肿瘤组织中人免疫细胞的组成和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源化小鼠肿瘤组织中人免疫细胞的组成和表型。结果:在人源化15周时,人源化小鼠模型外周血中人T细胞比例为(33.53±8.57)%、B细胞比例为(43.33±10.05)%。在A375细胞接种后前3周,人黑色素瘤生长较慢,其后加速生长,6周时肿瘤体积达(1 564±334.3) mm3。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黑色素瘤内有大量以CD8+ T细胞为主的人T细胞浸润;肿瘤组织中CD8+/CD4+比值明显高于外周血、骨髓、淋巴结和脾脏(P<0.01)。PD-1分子在肿瘤浸润人CD4+ T和CD8+ 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外周血和免疫器官中的水平。结论:成功建立了具有人类免疫系统和异体人黑色素瘤生长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并在其外周血、淋巴器官以及人肿瘤组织中均检测到包括人T细胞和人B细胞在内的高水平人CD45+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construct hu-PBL/SCID chimera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lymphoma and oncogenicity of the Epstein-Barr virus (EBV). Methods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s) were isolated from healthy adult donors and transplanted intraperitoneally into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 (SCID) mice. Mice with hu-PBL engraftment from healthy EBV seronegative donors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EBV-containing supematant from suspension culture of B95-8 cell line (active infection), whereas mice receiving lymphocytes from healthy EBV seropositive donors were not re-infected with B95-8 derived EBV (latent infectio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molecular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on experimental animals and induced neoplasms. Result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experiment, 12 mice died of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mortality was 34.3% (12/35 mice) with an average life span of 17.5 days. In 19 survival hu-PBL/SCID chimeric recipients from 12 healthy donors,tumor incidence was 84.2% (16/19 mice). The average survival time of tumor-bearing mice was 65.5 days. EBV-related neoplasms in SCID mice were nodular tumors with aggressive and fatal features. Histological morphology of tumors exhibited diffuse large cell lymphomas. Immunohistochemistry revealed that LCA (CD45) and L26 (CD20) were positive, but both PS1 (CD3) and UCHL-1 (CD45RO) were negative, and EBV products ZEBRA, LMP1, and EBNA2 were expressed in a small number of tumor cells. EB virus particles were seen in the nuclei of some tumor cell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BV DNA could be amplified in the tumor tissues by PCR.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nuclei of tumor cells contained human-specific Alu sequence. Conclusions EBV-induced tumors were human B-cell malignant lymphomas. We obtained direct causative evidence dealing with EBV-associated tumor deriving from normal human cel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稳定有效的绒毛膜癌SCID beige 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模型的病程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将3~5 周龄
SCID beige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只小鼠分为A(皮下移植瘤模型)/B(肺转移瘤模型)两组,分别皮下注
射或尾静脉注射JAR细胞5×106/只,应用形态学、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β-HCG、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和组织学HE染色
方法明确JAR细胞皮下移植瘤及肺转移瘤形成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接种28 d后,A组小鼠皮下形成质硬肿瘤结节,HE染色符
合绒毛膜癌细胞形态学表现;B组小鼠应用IVIS检测显示体内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实体包块,HE染色表明肺组织均有不同程
度的瘤细胞浸润。接种第14 天,实验组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SCID beige小鼠皮下/尾静脉注射JAR细胞可成功构建人绒毛膜癌移植瘤病理模型,该模型能模拟临床绒毛膜癌上皮性
实体瘤特性及肺转移特点,是研究人类绒毛膜癌发病机理及实验治疗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3.
人眼眶横纹肌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人眼眶横纹肌肉瘤动物模型的方法. 方法:培养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细胞株RD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接种于4周龄SCID鼠和60Co照射 (1 Gy) 后1 d 的BALB/c裸小鼠;选用成瘤BALB/c裸小鼠的瘤块移植入另一批4周龄BALB/c裸小鼠胁部皮下(组织块接种法).观察各组动物肿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肿瘤组织行常规病理H-E染色并镜检. 结果:60Co照射后1 d裸小鼠成瘤时间约6~8周,SCID鼠组约3~4周,组织块接种法移植2周后裸小鼠瘤体较明显,3组动物的成瘤率均为100%;成功绘制出肿瘤生长曲线,肿瘤均呈进行性生长;病理检查示各组移植性横纹肌肉瘤与人体肿瘤标本所见类似.结论:成功建立了裸小鼠和SCID鼠人眼眶横纹肌肉瘤模型,组织块接种法可以缩短BALB/c裸小鼠成瘤时间,为进一步研究人眼眶横纹肌肉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开智 《华夏医学》2007,20(4):678-680
目的:研究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EB病毒基因的表达。方法:筛选NK/T细胞淋巴瘤56例,应用手工显微切割进行组织纯化后,用PCR检测EBV的基因序列,并同时对相应组织用EBV抗体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56例NK/T细胞淋巴瘤应用手工显微切割进行组织纯化后,用PCR方法EBV阳性率为39/56(69.64%),而用免疫组化方法阳性率为7/56(12.50%),二者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显微切割联合PCR技术能明显提高EB病毒检出率和准确性,是检测EB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EB病毒核抗原-1(EBNA-1)特异性核酶对成淋巴细胞系(LCLs)在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致瘤性的影响,方法 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EBNA-1核酶(RZ1)及其无活性诱变体(RZ1 mut)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RZ1和Ad.RZ1mut)。通过同源重组方式在293细胞生成腺病毒,并通过噬斑形成进行分离建立LCL。将感染重组腺病毒的LCL细胞注射于  相似文献   

16.
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疟药青蒿素对Lewis肺癌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通过接种(sc)Lewis肺癌细胞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灌胃给予50 mg/kg的青蒿素,1次/2 d,连续给药2 wk;游标卡尺观察给药后肿瘤体积变化. 接种后第30 d处死动物,收集肿瘤组织和双肺组织,并称质量. 免疫组化检测瘤内和瘤周VEGFR-3和LYVE-1表达,计数LYVE-1阳性淋巴管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HE染色肺组织计数肺转移结节数,观察荷瘤小鼠的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素组瘤内LMVD,肺湿重,肺转移发生率和肺转移结节数均较低(P<0.05);青蒿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移植瘤生长没有明显差异(P>0.05);青蒿素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青蒿素可有效抑制Lewis肺癌淋巴管生成和肺转移,并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XCR4 siRNA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9706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瘤旁注射化学合成CXCR4 siRNA,同时以瘤旁注射阴性对照siRNA和PBS为对照.监测肿瘤生长变化,测量瘤质量.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学变化,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XCR4 mRNA和蛋白变化.结果 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XCR4 siRNA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瘤质量下降;HE染色显示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异形明显;RT-PCR、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XCR4 siRNA处理组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CXCR4 siRNA能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且能在体内有效下调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外源性hCG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hCG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hCG对裸鼠进行皮下注射,计算成瘤率,称量瘤体质量;并对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肿瘤瘤组织形态及测量坏死面积;Masson染色观察瘤组织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瘤组织Ki-67表达.结果 两组裸鼠成瘤率均为100%(10/10);与对照组相比,hCG处理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有增高趋势;HE染色可见hCG处理组子宫内膜癌细胞呈腺腔样排列,瘤组织内坏死面积较少而范围较小;Masson染色见hCG处理组胶原纤维粗大而致密,而NS组胶原纤维较纤细而稀疏;Ki-67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外源性hCG在裸鼠体内实验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何云锋  吴小候  唐伟  王德林  尹志康  蒲军  陈刚 《重庆医学》2012,41(6):521-523,526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i)方法,研究当Delta N p63基因的表达沉默后,对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检测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Delta N p63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构建Delta N p63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NA(shRNA)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转染至裸鼠皮下移植模型肿瘤瘤体内,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光镜下检测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方法检测CKD4基因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和SP免疫组化检测CKD4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质粒注射到肿瘤8周后,治疗组、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瘤率74.62%。光镜结果显示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核分裂象明显减少,可见坏死和凋亡肿瘤细胞、局部炎症细胞浸润。RT-PCR结果显示治疗组CKD4基因表达降低,蛋白检测结果显示CKD4蛋白表达下降。结论沉默Delta N p63表达后,可显著抑制人膀胱癌裸鼠肿瘤模型中肿瘤的生长,Delta N p63可能通过抑制CKD4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的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肿瘤特异性增殖型腺病毒CX-hE对卵巢癌裸鼠瘤株OV-90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裸鼠右背部皮下接种OV-90细胞成瘤.(1)18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CX-hE治疗组和Ad-hE治疗组,皮下种植瘤内直接注射.各药物隔日注射1次,共注射5次.取肝脏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2)另15只荷瘤裸鼠随机分3组,分别瘤内单次注射CX-hE、Ad-hE和ONYX-015病毒纯化液.注射后第1、3、7天球后静脉取血ELISA检测人内皮抑素浓度,肿瘤组织行Hexo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及微血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CX-hE组肿瘤生长速度较缓慢,开始治疗后2周肿瘤体积已明显小于Ad-hE组(P<0.05)和PBS组(P<0.01).常规H-E染色显示CX-hE组肿瘤组织内见散在坏死灶;肝脏无明显病理变化.(2)瘤内单次注射各药物后,裸鼠血清中均可检测到内皮抑素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CX-hE组人内皮抑素浓度始终高于Ad-hE组(P<0.01),增长速度较快.CX-hE单次瘤内注射2周,肿瘤Hexon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密集分布的阳性肿瘤细胞.CX-hE组肿瘤微血管免疫组化可见残余的癌巢内尚有散在分布的阳性血管内皮细胞.结论:瘤内直接注射的治疗方法可使瘤生长速度减慢,CX-hE治疗效果优于Ad-hE,未观察到各治疗组肿瘤生长停止或完全消退的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