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2.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3.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4.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5.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6.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7.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8.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9.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10.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11.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通常是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最终结局.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惟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以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1].ICD已经从对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进行二级预防,扩展到对低射血分数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访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在中国单中心心脏性猝死(SCD)高危患者一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符合一级预防适应证并植入ICD/CRT.D的患者共80例,其中33例植入单腔/双腔ICD,47例植入CRT.D。基础病因主要为扩张性心肌病(55.0%)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7.5%)。植入ICD/CRT.D后第1个月末和第3个月末各随访1次,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若患者发生电击等ICD治疗事件,则即时进行检查。结果80例患者平均随访(23±7)个月,非计划性再入院11例(13.7%),死亡4例(5.0%)。记录ICD治疗事件共38次,其中有26次(68.4%)为ICD识别持续性VT/VF发作而进行的适当治疗,12次(31.6%)为由于心房颤动而进行的不适当治疗事件。结论ICD,CRT—D能在短时间内对发生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识别及实施治疗,在SCD一级预防中疗效明确,可使SCD的高危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3.
多中心研究表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对防治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所致的猝死有明显疗效 ,ICD在临床上主要是应用于有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已成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最终目的是降低猝死率。长期随访的研究已证实 ,植入ICD后 ,每年的猝死发生率为 1%~ 2 % ,远远低于未植入的 15 %~2 5 %。我院 2 0 0 1年 5月开展ICD治疗导致反复晕厥的室性心动过速 1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83岁 ,因发作性胸痛…  相似文献   

14.
总结10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并发电风暴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配合心律转复除颤器参数调整,控制诱因,重视出院后随访。9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出院;1例患者因精神异常在家中自杀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SCD)患者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组8例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病情稳定,无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对心脏性猝死患者行ICD术后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是确保术后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胡建  刘桂芝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5):1505-1506
2005年7月~12月,我院应用植入型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心源性猝死(SCD)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8∶1,此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尤其东南亚国家发病率最高,故有东南亚夜猝死综合征之称[1]。其临床特征:(1)心脏结构正常。(2)心电图三联征: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ST段下斜形或者马鞍型抬高,T波倒置。(3)心室颤动(VF)或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VT)发作引起反复晕厥甚至猝死。文献等报道,Brugada患者VT与VF  相似文献   

19.
2007年2月,我们为1例患者安置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雪琼  吕敏  董群亚  汪芬 《护理与康复》2014,13(10):1010-1011
<正>心室电风暴又称为室速风暴、交感风暴、儿茶酚胺风暴、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电风暴、电风暴,指24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2次,并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及植入ICD后,多发生冬春季节[2]。2012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ICD电风暴患者1例,经积极抢救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42岁。主诉ICD故障、不断的放电,伴胸闷、短暂肢体抽搐、心悸、乏力、腹泻、胃纳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