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43例患儿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ALT、GGT下降,肝脾回缩,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KP下降,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血CMV-lgM的总阴转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30.0%。更昔洛韦的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消化道反应,但停药后很快恢复。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退黄、护肝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更昔洛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4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用苦参素对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更昔洛韦联合苦参素治疗 ,对照组 40例 ,仅用常规治疗 ,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CMV -IgM及PCR -CM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SB和ALT的下降值与肝脾回缩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更昔洛韦、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的43例患儿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ALT、GGT下降,肝脾回缩,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KP下降,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血CMV-lgM的总阴转率为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退黄、护肝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3年来本院接诊的80例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肝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更昔洛韦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57.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谷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均显著性降低,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碱性磷酸酶(AKP)含量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至2009年住院的86例HCMV婴儿肝炎综合征惠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GCV的剂量为:诱导治疗每次10mg/(kg·d),维持治疗5mg/(kg·d)。两组其他辅助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退黄、护肝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在婴儿为36%56%,而肝脏又是婴儿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过去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多用无环鸟苷,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效果不太理想,有些患儿因疾病得不到控制而发展为危及生命的肝功能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我们用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联合黄芪对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比较30例婴儿CMV性肝炎用更昔洛韦联合黄芪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脾大小变化以及CMV检测指标的转阴率。结果肝功各项指标治疗后明显好转(P<0.05),肝脾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血CMV-IgM、PCR-CMV-DNA转阴率分别为90%和83.3%。结论更昔洛韦、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婴儿CMV性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的疗效。方法对照30例CMV肝炎患者更昔洛韦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CMV-IgM变化。结果ALP及γ-GT治疗前后变化无差异性(P>0·05),ALT、TBIL、DBIL及IBIL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更昔洛韦是有效治疗婴儿CMV肝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碱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为阿德福韦酯单独治疗组,32例,2组为苦参碱单独治疗组,32例,3组为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组,32例。分别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乙肝患者转阴率。结果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组在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治疗后的转阴率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6个月治疗的转阴率达到72.3%。结论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乙肝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苦参素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苦参素和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并进行经济学评价,为临床提供有效、实用治疗方案。方法63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随机分苦参素组和干扰素组,分析比较苦参素和干扰素α-1b的治疗成本和治疗效果。结果 苦参素和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有效率分别为70.97%和71.83%(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7.20和91.58(P〈0.05);经敏感度分析所得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5.76和73.26。结论 苦参素与干扰素α-1b均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前者比后者曼经济,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9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2组疗程均为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4、48周检测患者的乙肝两对半、血清HBV DNA复制、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结果:治疗组于治疗第24周时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1、0.044、0.042);治疗组于治疗第48周时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9、0.012、0.011)。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于治疗第24、48周时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9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2组疗程均为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4、48周检测患者的乙肝两对半、血清HBV DNA复制、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于治疗第24周时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1、0.044、0.042);治疗组于治疗第48周时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9、0.012、0.011)。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于治疗第24、48周时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效果。
方法:将50例CMV肝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肝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谷丙转氨酶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CMV病原检测阴转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更昔洛韦的相关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可显著降低转氨酶,促进黄疸消退,同时CMV病原检测有较高的阴转率,且无血液、肝肾方面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ganciclovir ,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及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检索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收集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用 RevMan 5.0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包括6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CV治疗组能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缩短TBIL、ALT复常时间;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及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GCV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肝功能异常,一般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GCV在改善肝功能,感染指标转阴方面优于对照组,安全性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更昔洛韦治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对我院住院确诊为CMV肝炎的65例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保肝、利胆、退黄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08%,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明显下降,肝脾体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抗-CMV-IgM的总阴转率为75.38%。更昔洛韦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骨髓抑制作用及变态反应均较轻,经停药3~5 d及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CMV肝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更昔洛韦治疗对婴儿CMV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毒性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