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肱骨髁上骨折易造成血管、神经系统,如肱动、静脉,正中 神经损伤较多见,而尺神经损伤少见。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肱 骨髁上骨折整复后致尺神经损伤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患儿女,9岁。因“右肘部外伤后肿痛、活动受限2h”入院。 患儿2h前不慎摔倒,伤及右肘部,即感伤  相似文献   

2.
唐际存 《华夏医学》2010,23(1):90-93
周围神经损伤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肢体的任何部位损伤都有可能伤及周围神经,如肩关节脱位并发腋神经损伤、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肘部损伤并发尺神经损伤、桡骨下端骨折并发正中神经损伤、髋关节脱位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及腓骨小头骨折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适用于较小年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T型螺钉进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术治疗4岁以下儿童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观察有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后遗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肘内翻畸形发生。结论该方法既避免了发生尺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可能性,又能较好的纠正尺侧嵌插,减少了肘内翻畸形的发生,使较小年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不手术的情况下,有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电生理检测在儿童肘部骨折术并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治疗的58例肘部骨折患儿,以及同期在笔者院进行体检上肢正常的30例正常儿童为正常组,采用肌电图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腕部~肘下部、肘下部~肘上部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9例),记录观察组神经松懈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潜伏期与诱发电位波幅变化,术后对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以及上肢神经恢复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患儿患侧MCV、SCV低于正常儿童、患儿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中有2例(3.45%) MCV、SCV在正常范围内,其余56例(96.55%) MCV、SCV均明显降低。电生理检测显示,与神经松懈术前对比,松懈后即刻、3、5、7min MCV升高,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懈前后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CV与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呈显著正相关(r=0.857,P=0.000)。结论 术中电生理检测MCV能够体现肘部骨折合并尺神经损伤患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可作为儿童肘部骨折合并尺神经损伤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伴尺神经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根据就诊时间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30例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尺神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部位全部愈合,且观察组患者尺神经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伴尺神经损伤患者使用手术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和功能恢复,对尺神经损伤的恢复也有积极意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杨志生 《中外医疗》2010,30(17):66-66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以肘关节运动丧失的度数和携物角的度数为Flynn标准评定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20例患者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0%。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效果好,内侧进针时有尺神经损伤的可能,操作中受X线辐射时间较长;切开复位对位理想,但切开复位加重了肘部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术后肘部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19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15例症状体征消失,4例感觉功能恢复,运动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是治疗肘部尺神经炎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外伤性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56例外伤性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为上肢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其中肱骨中段骨折9例,肱骨髁上骨折4例,尺桡骨骨折2例;15例桡神经深支损伤,其中刀砍伤12例,尺桡骨骨折2例,机器绞伤1例。手术采用神经端端缝合术(外膜、束膜缝合)、神经内外松解术、神经移植术3种方法修复。结果56例术后随访1 ̄4年,平均1年8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4.6%。结论早期手术及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增进桡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肱骨髁上骨折占肘部骨折的65.4%,是儿童肘部骨折的常见病,以4~10岁儿童多见.骨折后可引起桡神经、尺神经及正中神经损伤,也可损伤肱动、静脉,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为Volkmann氏挛缩.一部分病儿可通过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达到治疗目的,但一部分移位严重经手法整复失败者,以及并发血循环障碍者,则需手术治疗.常规手术入路为肘后正中切口,游离尺神经,切断肱三头肌才能显露折端.此入路日后由于肱三头肌粘连及挛缩,给肘关节屈伸功能带来一定障碍,我们于1991~1998年,对3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固定,经临床观察,此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的愈合有明显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50%-65.4%,多数患儿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而复杂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须手术切开复位,传统的手术方法多采用肘后舌形瓣切断肱三头肌直视下解剖复位,但创伤大,术后易发生严重的肘关节功能障碍,内翻畸形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肘部尺神经卡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经临床和神经电生理拟诊为肘管综合征(CTS)的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相同节段水平尺神经高频超声检查,测量比较双侧尺神经的厚度、横切面积(CSA),观察患肘部尺神经声像图变化,并将患侧尺神经超声检查与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健肘与患肘尺神经局部厚度和横切面积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肘尺神经的CSA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33。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无痛无创、方便快捷的优点,能实时动态观察尺神经卡压征象并明确病因,对肘管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临床术式选择亦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20侧尸体标本上,观察和测量了前臂部尺神经的营养动脉的来源、口径、长度和分支数量,并对尺神经合并尺动脉损伤的修复及带血管的尺神经移植体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孙闯  侯明明 《黑龙江医学》2008,32(12):881-883
目的通过对尺神经手背支的解剖学特点的观察,探讨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症引起腕尺侧痛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对20例成人尸体前臂部和腕部进行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观测了尺神经手背支的发出部位、走行、分支及其支配区域,研究了被动活动腕关节对手背支各终末支的影响。在临床上诊治27例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尺神经手背支在尺骨茎突近侧5.2-6.6 cm处,于尺侧腕屈肌的深面自尺神经主干发出,斜向下方走行,紧贴尺骨头尺侧浅出,并转向手背。尺神经手背支在尺骨头水平分成2-3支,每支均能找到进入骨关节和韧带的终末支。腕关节活动引起尺骨头相对位置的改变,极易对手背造成牵拉,尤以横支明显。临床发现患该症的病人尺骨头远端或尺侧缘有一显著而局限的压痛点,其周围有局部的皮肤感觉改变。27例病例全部首次进行了封闭治疗,其中有9例局部封闭后治愈,18例因封闭后效果不佳而行手术治疗。对18例病例随访3个月-1年,未见复发。结论腕关节反复屈伸收展时,尺神经手背支被牵拉和压迫是造成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症的解剖学基础,横支的卡压很可能是引起腕尺侧痛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有腕尺侧痛和皮肤感觉改变的病例,应考虑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尺神经损伤段定位诊断的应用及微创手术切口的临床评价。方法选择27例肘管尺神经卡压患者手术前进行超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健侧手臂尺神经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高频超声测得尺神经最大横断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肘上—肘下段,肘—腕段运动及感觉神经波幅及传导速度。结果高频超声显示患侧尺神经卡压处明显局限性变细,神经纤维束状结构欠清晰,其卡压近端肿胀,神经增粗,回声减低,纤维束状结构模糊,此处横截面积明显增大。明确标识尺神经卡压点17例,占63.0%;3例未见明显卡压点或卡压段,仅见肘管内尺神经全程肿胀;5例术后神经卡压瘢痕粘连,纵断面神经束状回声不清晰或消失,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而无法标识定位。2例超声未检测出明显卡压病变。患者肘管内尺神经CSA与对照组肘管内尺神经CSA明显增大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肘管内尺神经神经传导波幅减低,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与对照组肘管内尺神经神经传导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动态观察尺神经卡压征象及其周围结构损伤情况并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有效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术式设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测2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及32例患者尺神经移置前后的解剖变化。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可与尺神经一同前置;皮下前置伸肘位时尺神经易受牵拉,肌下前置伸、屈肘时均不受牵拉;新肘管可充分容纳尺神经。结论 尺神经松解加肌下前置术符合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理学要求,为治疗肘管综合征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尺神经及其血供的解剖特点和空间位置关系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为临床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和测量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以及血管相关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尺神经及其血供的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尺神经与其供血血管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较好地显示了尺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立体位置关系,可为临床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尺侧腕屈肌亚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拟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证实人尺侧腕屈肌的肌亚部分。方法 用改良Sihler’s染色法对10侧人尺侧腕屈肌进行肌内神经染色,以观察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 尺神经干发出2支神经分别进入尺侧腕屈肌尺侧半和桡侧半,尺侧半神经和桡侧半神经在各自半侧肌内发出数级神经分支,各级神经分支间有丰富的吻合。结论 尺侧腕屈肌可分为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两亚部各有一独立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患者肘管松解后尺神经外膜松解前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4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在尺神经得到充分解压后(未打开尺神经外膜)测定尺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和诱发电位波幅记录数据,再将肘段尺神经外膜打开后(不做束间松解)测定上述指标。结果外膜松解后尺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和潜伏期与松解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管综合征患者术中无需松解尺神经外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用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肘部尺神经卡压患者全部采用尺神经前移术,并从struths弓到屈指肌腱进行探查松解,术中注意保护尺神经血供。结果:尺神经在探查中发现肘部多处卡压(平均卡压3处)。平均随访14个月,优良率90%。结论:(1)尺神经卡压症病程在1年左右者手术疗效明确。(2)手术必须对尺神经易卡压的5个部位都进行探查与松解。探查过程中务必保护尺神经血供。(3)尺神经卡压选择将神经前移是从根本上预防神经再卡压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肘管段尺神经血供,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肘管段尺神经的血供来源和血管外径及血管长度的相关资料;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测量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及无张力前移距离。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未内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剖动脉和尺侧返动脉背侧支,3条营养血管起始外径分别是1.6±0.4mm、1.2±0.4mm和1.5±0.8mm;与足神经伴行长度分别是15.7±2.1cm、5.0±0.9em和5.9±1.1cm;至肱骨内上髁距离分别是15.0±1.3cm、4.5±1.1cm和5.0±1.2cm。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为12.6±1.9cm,无张力前移距离为1.8±0.6cm。结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症切实可行,带血供疋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平均为12.6cm·,无张力前移距离平均为1.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