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1987年以来,应用各种组织瓣修复软组织缺损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12~59岁。手13例,小腿3例,足踝3例,上臂1例,臀部1例。采用吻合血管的(足母)甲瓣加肋骨移植再造拇指2例,第2足趾移植再造食指1例,脐旁游离皮瓣2例;带蒂  相似文献   

2.
1985年以来,我们在临床施行各组织瓣移位修复组织缺损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1~55岁。外伤性软组织缺损40例,骨折及骨不连接6例,感染或病灶切除致组织缺损8例,神经长段缺损4例,皮肤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2例。采用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53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7例;其中皮瓣38例,肌皮瓣12例,骨(膜)瓣6例。复合组织瓣4例。组织瓣面积3×2cm~28×20cm。术后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用股方肌骨瓣移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坏死124例,收到良好效果,认为股方肌骨瓣具有位置表浅、解剖位置恒定、血供丰富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多种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治疗四肢创伤组织缺损、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及重建功能共210例,男145例,女65例。年龄为5~65岁,平均24.6岁。用于上肢126例,下肢84例。创伤性组织缺损166例,炎症性组织缺损14例,肿瘤切除后组织缺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跗骨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发现足背动脉的分支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跗外侧动脉有恒定的骨膜支分布于第一楔骨及骰骨的背侧面。以上述血管为蒂可以切取第一楔骨及骰骨骨瓣,用于修复足踝部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1991年以来,施行带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位术3例,带内踝前或跗内侧血管蒂第一楔骨瓣移位术3例。经随访各例骨连接良好,无并发症,认为对于足踝部某些骨折不连接及小时骨缺损,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复合组织瓣移位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rstelli和Masquelet(1991,1992)相继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以来,该类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效果。但以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肌皮瓣和骨(膜)瓣等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报道不多。我们从2002年11月~2004年2月,应用各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尸体解剖,设计了3种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复合组织瓣,临床应用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跗骨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发现足背动脉的分支内踝前动脉、跑内侧动脉及跗外侧动脉有恒定的骨膜支分布于第一楔骨及骰骨的背侧面。以上述血管为蒂可以切取第一楔骨及骰骨骨瓣,用于修复足踝部骨析、骨不连及骨缺损。1991年以来,施行带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移位术3例,带内踝前或跗内侧血管蒂第一楔骨瓣移位术3例。经随访各例骨连接良好,无并发症。认为对于足踝部某些骨折、不连接及小量骨缺损,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残指延长和组织瓣移位拇指再造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指长度丧失,是临床上常见的手外伤。而手的捏、持、提、抓功能均依赖手拇指与其它指的对指活动。一旦长度丧失,必将影响手的功能,应予以重视,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予以重建。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残指延长术和组织瓣移位术再造拇指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治疗距骨颈骨折,距骨体缺血性坏死和踝,足部其它骨质病损担任系列方式。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供养骰骨,内侧楔骨和舟骨的主要血管,设计了上述三种带血管蒂的跗骨瓣移位术,以修复踝,足部骨质病损,并在临床应用了49例。结果:有43例经1-9年随访,平均为4年3个月,40例病损部I期愈合,3例经二期手术治愈,踝,足功能得到极大改善。结论:上述三种附骨瓣均具有血管蒂位置表浅,解剖容易和手术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根据病损不同性质与部位选用。  相似文献   

10.
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为寻求和解决踝足部骨缺损,骨不连,距骨骨折脱位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等疑难病例的有效疗法,方法 通过30侧下肢标本解剖观测了供应骰骨背侧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吻合。设计以跗外侧血管为蒂的骰骨瓣移位植骨术治疗有关疾患共29例,结果 临床实践证实疗效满意,有7例经1~8年随访,其中优良率达96%,结论 带跗外侧血管骰骨瓣具有解剖位置表浅,手术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等优点,为修复踝骨部病组损提供一定好供  相似文献   

11.
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逆行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临床上治疗胫骨中下段及踝部慢性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一期修复的方法。方法 通过比目鱼肌内侧半血供主要由胫后动脉节段分支供应的解剖学特点 ,设计切取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逆行移位术 ,其最低旋转点为内踝突出点上 10 .0 cm(9.70 cm± 2 .43cm)处。结果 经临床应用 2 4例 ,平均随访 2年 ,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逆行移位术是治疗胫骨中下段及踝部慢性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2.
带血管蒂股骨大转子骨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13.
带血供胫骨骨膜瓣移位术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3年李汉云等[1]首先对胫骨骨膜瓣的血供的来源与分布作了描述并提出胫前动脉和膝下内侧动脉可作为胫骨骨膜瓣血管蒂的设想。1984年经动物实验证明骨质的各个供血系统间互相代偿能力很强,即使切取胫骨大部分骨外膜,供区还可再生新的骨膜,且仍具有其原有功能[1]。为开拓胫骨骨膜瓣有很大的启发。现介绍带非主干血管蒂的胫骨骨膜瓣和胫腓骨联合骨膜瓣移位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旨在为胫骨骨不连、骨缺损和部分膝部骨病损修复提供系列较简易、有效的术式。一、应用解剖(一)胫骨骨膜血管的起源、走行和分布1.隐动脉:隐动脉起自膝降动脉或股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应用组织瓣移位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0月采用组织瓣移位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84例,创面处理,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临床应用84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组织瓣移位是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组织瓣移位修复锁骨区创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瓣移位修复锁骨区创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4年~2000年先后对3例锁骨骨折内固定后钢板外露、锁骨骨髓炎和放射性锁骨区溃疡合并锁骨骨髓炎患者,分别采用翻转筋膜皮下组织瓣、胸大肌肌(皮)瓣和背阔肌肌皮瓣移位修复,观察其疗效,并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对组织瓣修复锁骨区创面的手术适应证及不同术式进行总结。结果3例移位的组织瓣全部成活,均经2个月~7年随访,受区外观满意。锁骨骨折愈合,锁骨骨髓炎及溃疡无复发。结论单纯锁骨区创面可用翻转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对合并锁骨骨髓炎者,胸大肌锁骨头旋转肌瓣和背阔肌肌(皮)瓣移位修复更合适。对于锁骨区放射性溃疡无法应用局部组织瓣时,采用背阔肌皮瓣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3年3月~1990年11月,采用带知名血管的轴型皮瓣、肌瓣、肌皮瓣、筋膜皮瓣、胃浆膜肌瓣,对各种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移位再造共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3~68岁。其中瘢痕9例,慢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交通事故、建筑意外等造成外伤增多,颅脑外伤病人也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20%,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了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去骨瓣减压术,现将救治及预后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15~54岁,平均为30岁。致伤原因:车祸27例(81.8%),坠伤3例(9%),钝物击伤2例(6%),锐器伤1例(3%)。1.2临床表现:①术前意识状态处于不同程度昏迷者30例,病人术前GCS评分3~5分9例,6~8分21例,9~12分3例。②瞳孔变化: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6例,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2例。③合并伤:颜面部损伤14例,四肢骨折5例,血气胸2例。④有颅底骨折征象(脊液耳鼻漏)15例。1.3 CT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显示硬膜外血肿8例(24.2%);硬膜下血肿15例(45.4%);混合型血肿7例(21.2%);单纯广泛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3例(9.0%)。颅内血肿≥30 ml,中线移位>5 mm并有脑室受压。1.4治疗:本组33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具体方法:根据颅内血种或脑挫裂...  相似文献   

18.
带血管蒂舟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治疗距骨骨折提供新术式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舟骨背侧面形态、血供来源进行观测.结果:舟骨背侧面动脉主要来自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以及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分别发3~5支、1~3支和1~2支外径在0.2~1.0mm之间的骨膜支,形成骨膜动脉网.结论:以内踝前血管为蒂,可切取舟骨背侧2.0cm×1.0cm×0.5cm大小的骨瓣,用于距骨颈骨折修复.术式经临床应用证实,手术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带血供股骨干前外侧面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带血供股骨干前外侧面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解剖观测3 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 ,明确股骨干前外侧面骨膜的血供来源、分布和吻合。在此研究基础上 ,设计带血供股骨干前外侧面骨膜瓣移位术 ,修复 2 2例股骨干骨不连和骨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 2 2例 ,获 1~ 5年随访 ,均取得良好效果。骨膜瓣面积为 8cm× 4cm至 10cm× 5cm。 结论 该骨膜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和易于推广等优点 ,并在同一手术入路完成病损区处理和骨膜瓣切取 ,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胫后血管间隙支胫骨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供9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内侧骨瓣移位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23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患者均采用切取该骨膜瓣移位于骨折处。结果 23例患者经切开复位固定、该骨膜瓣移位术治疗,术后骨折部血供良好,骨折一期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现象。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由于该骨膜瓣较厚,血运丰富,供体量大,能够较好的促进骨的愈合。特别对于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发生率较高的胫骨中下1/3骨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