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部念珠菌感染是尘肺病常见的机遇性感染,近来尘肺病并念珠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一旦发生,预后较差。因此,及时选择有效的抗念珠菌药并按个体化用药原则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 尘肺并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 念珠菌是口腔、消化道、阴道等处的常见寄生菌,在正常情况下很少引起发病,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时才会致病。念珠菌种类很多,对人有致病性的念珠菌有8种,包括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司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类星形念珠菌、季利蒙念珠菌及Candida、Lustinanise等。其中白色念球菌最为常见,占60%~70%,叶萍等报道念珠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占85%,念珠菌毒性取决于  相似文献   

2.
1015株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医院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及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和改良纸片法测定临床标本分离的各类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结果共分离出1 015株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占49.4%,热带念珠菌占19.1%,克柔念珠菌占10.1%,光滑念珠菌占10.5%,其他念珠菌占10.9%;对氟康唑的耐药率白色念珠菌为1.6%、热带念珠菌为0%、克柔念珠菌为25%、光滑念珠菌为40%、其他念珠菌为8.4%. 结论念珠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已发生变化,白色念珠菌比例下降但还是最常见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非白色念珠菌比例有所上升,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有极好的抗菌活性,而对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的抗菌活性较差,临床经验用药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3.
RVVC患者阴道内念珠菌菌种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念珠菌菌种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对阴道分泌物念珠菌培养阳性的320例患者进行菌种鉴定。结果100例RVVC和220例VVC患者中均分离出5种菌种,RVVC非白色念珠菌感染高于VVC(P〈0.05)。两者非白色念珠菌感染中均以光滑念珠菌为主。结论本院RVVC患者致病菌种主要有5种,虽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非白色念珠菌所占比率较VVC增高,且以光滑念珠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习称霉菌阴道炎。大多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现已知约20%左右正常健康育龄妇女阴道内有白色念珠菌寄生,其量极少,不足以致病,约75%生育年龄的妇女至少有一次发病,美国健康妇女复发率达5%左右。伊曲康唑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其疗效和安全性早已确认。2003年4—11月,我院妇科门诊应用其药治疗38例患者,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深部念珠菌感染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2,自引:17,他引:95  
目的探讨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常见菌种、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方法对我院1980年1月~1997年6月280例住院患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白色念珠菌140株占89.1%。热带念珠菌9株占5.7%,克柔氏念珠菌8株占5.2%。280例深部念珠菌感染患者中,老年患者156例(55.7%)。肺部念珠菌感染216例中,老年130例,中、青年86例。应用氟康唑治疗的有效率89.4%。结论近年来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以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老年患者发生率高,氟康唑是有效安全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分析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肺病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11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05例并发医院内肺部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211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肺部念珠菌感染率为4.96%(105/2118),念珠菌类型主要是白色念珠菌(80.5%),其次是光滑念珠菌10.7%。主要易感因素是患者年龄(≥60岁,P〈0.01),原发肿瘤部位(肺癌,P〈0.01),癌肿分期(Ⅳ期,P〈0.01),曾经接受化疗或肺部放疗(P〈0.01),住院时间长(〉2周,P〈0.05)、外周血WBC计数下降(〈4000×10^9/L,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并发肺部念珠菌感染。减少易感因素、早期诊断是减少肺部念珠菌感染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念珠菌感染状况和药敏情况。方法临床标本经接种培养,开放性部位标本若培养出以念珠菌为优势菌株和无菌部位标本培养出念珠菌均进一步进行纯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80例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群,不同年龄人群念珠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1);男性多于女性;以痰标本最多,尿液其次,胃液最少,不同标本来源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1);念珠菌感染主要来自于心脑血管、肺部疾病患者,不同临床诊断类型的念珠菌感染具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最高。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本院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菌株,光滑念珠菌次之,在治疗心脑血管患者、老年患者,要警惕发生念珠菌等二重感染,一旦发生,要根据念珠菌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44例医院内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并发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1995年1 月~1997 年12 月发生的44 例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内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多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占59-09 % ;感染与住院时间成正比;广谱抗生素大剂量、长时间应用,特别是选择广谱、杀菌力强的第三代头狍菌素类是致感染的主要因素;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染者使用激素的占40-91 % ,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放疗化疗的占11-36% ,实施插入性操作及各种介入性治疗为感染创造了条件。结论 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合理掌握放疗化疗及各种诊疗技术,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白色念珠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引起免疫低下宿主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真菌。尽管有抗真菌药物的治疗,但真菌菌血症的病死率仍高,特别是念珠菌菌血症的病死率高达40%—80%。有报道,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死率为68.9%[1]。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育龄妇女生殖道念珠菌感染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60-2261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的现状及念珠菌耐药性。方法对可疑念珠菌感染的妇女采用阴道拭子接种沙保弱培养基进行念珠菌培养;采用VITEK—AMS的YBC卡或API20CAUX(Bio-Merieux,法国)或RapIDYeast-plus(Remel,美国)鉴定到种;药物敏感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结果475例可疑念珠菌感染者,经培养鉴定出念珠菌93例,总阳性率为19.6%,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最高,占总检出率的14.1%,占阳性标本中的72.0%,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占阳性标本中的21.5%;药敏试验显示,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敏感性均较高。结论白色念珠菌仍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但光滑念珠菌生殖道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对生殖道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与念珠菌感染的相关性及耐药状况。方法 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进行念珠菌分离培养,阳性标本做药敏试验。结果 1226例患者前列腺液中念珠菌阳性125例,阳性率10.20%,其中白色念珠菌72例(5.87%),热带念珠菌26例(2.12%),近平滑念珠菌21例(1.71%),其它6例(0.49%);药敏结果显示,药物敏感性最高为两性霉素(AMB)和制霉菌素(NYS),耐药性最高的为5-氟胞嘧啶(54.2%)。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中念珠菌感染率10.20%,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占5.87%);AMB、NYS为念珠菌最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2.
44例医院内部深白色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并发深部白色念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1995年1月 ̄1997年12月发生的44例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内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多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占59.09%;感染与住院时间成正比;广谱抗生素大剂量、长时间应用,特别是选择广谱、杀菌力强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是致感染的主要因素;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本地区念珠菌的感染及耐药现状。对2003年5月~2005年2月本院门珍和住院病人的血液,痰液,尿液,阴道分泌物,粪便等标本中分离出的221株念珠菌进行鉴定,并用真菌药敏条的10种抗真菌药物作药敏试验,其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痰液标本念珠菌检出率最高达66.7%,其次是阴道分泌物为18.1%。共分离出白色念珠菌161株,占72.8%,热带念珠菌30株占13.6%。以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制霉菌素敏感性较高;而对灰黄霉素耐药率高达81%。结论 临床标本中念珠菌分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抗菌素及严重的基础病是病人感染真菌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可为临床治疗其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妇女生殖道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念珠菌阴道炎(candidal vaginitis)是常见的妇科疾病,80%~90%的病原体为条件致病性菌-白色念珠菌。据统计,3/4生育期妇女至少有过1次该病感染史,40%~50%的患有过2次或以上的复发感染史,而大约5%~10%的患为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ecurrent candidal vulvo vagintis,RVCC),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医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原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目的 探讨白色念珠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2002年1~12月149例白色念珠菌引起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和临床严重疾病的不断上升,是引起医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严格按药敏使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外源性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充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医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60例晚期肺癌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近10年60例晚期肺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等作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晚期肺癌白色念珠菌感染提示长期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等免疫抑制剂,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发生真菌感染,应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结论 为预防晚期肺癌白色念珠菌感染,加强免疫及支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氟康唑治疗煤工尘肺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安徽省淮北矿务局职业病防治院(淮北市相山路,235000)任明伟张淑兰佟克玲汤晓玲临床广泛应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等药物导致增多。临床上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为最多见,约占80%以上。本文就我院1994~1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病因学分析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行真菌培养。对100例口腔念珠菌病进行病因学分析并观察广谱抗生素与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菌落培养鉴定,菌落颜色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白色念珠菌或都柏林念珠菌,菌落呈绿色,第二种是热带念珠菌,菌落呈蓝灰色或铁蓝色,第三种为光滑念珠菌,菌落呈紫色。经过药物治疗,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中,痊愈85例(85.00%),显效13例(13.00%),有效2例(2.00%),未见治疗无效的患者。结论口腔念珠菌主要种类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采用广谱抗生素以及激素等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和分析ICU念珠菌感染情况。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检测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ICU所有危重患者痰液、血液等标本中的念珠菌。对5年ICU念珠菌感染情况、阳性检出标本来源分布、小同菌属分布情况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8--2012年ICU共入住危重患者4 529例次,其中念珠菌感染76例,平均感染率为1 68%;ICU念珠菌感染主要从痰液标本中检出,共52株(68.4%),血液检出9株(11.8%),尿液检出8株(10.5%);5年间ICU检出念珠菌呈现每年递增趋势,菌属分布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感染(36株,47.4%),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平均耐药率最高(19.7%),其次为伏立康唑,耐药率为15.8%。结论ICU的念珠菌感染患者例数及患病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且多为白色念珠菌,并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念珠菌临床感染与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检测4种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10株念珠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E-test法测定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62株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410株念珠菌源于痰标本的243株,占59.2%,尿标本117株,占28.5%,粪便标本22株,占5.4%;其中白色念珠菌237株,占57.8%,光滑念珠菌92株,占22.4%,热带念珠菌62株,占15.1%,克柔念珠菌11株,占2.7%,其他念珠菌8株,占2.O%;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对5种主要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均较好,氟康唑、伊曲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均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并出现白色念珠菌耐药株.结论:临床感染的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有上升趋势;大多念珠菌感染患者有高龄、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使用等问题;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的耐药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