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 HP)治疗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68例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行急症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回顾分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结果268例中毒患者253例治愈出院,15例中毒患者因中毒时间长,合并多脏器衰竭等原因死亡。结论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式护理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将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模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0%、对照组1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式护理在急诊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的诊疗效果并评价.方法 选取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均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诊疗程序,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快速护理流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由接诊到确诊的时间以及由确诊行至专科治疗的时间;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死亡率(15.56%)显著低于对照组(35.56%),P<0.05.实验组患者致残率(40.00%)与对照组(64.44%)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进行急诊抢救,可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对抢救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在对急诊昏迷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急诊科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昏迷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入院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由家属送入医院即未进行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由120接入医院并均进行了院前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介入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介入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诊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介入急救时间,提高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床旁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对在常规内科治疗上加用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的2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病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下降,应用阿托品总量减少(P均〈0.01),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血液灌流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症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竹英 《西南军医》2009,11(6):1193-1194
目的为提高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技术在抢救重症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重症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本组病例有54例治愈,2例因时间过长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快速而有效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护理方式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86例野生菌中毒患者,对全部患者的急救护理以及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者给予清除毒物、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早补液促进毒物排泄等治疗,并给与有效、科学的急诊护理措施,治疗后安全康复出院82例,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溶血性病情恶化以及心、肝、肾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对于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在急诊救治中,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给予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急救护理在野生菌中毒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患者治疗、痊愈成功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主要对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依照患者抢救护理流程的不同实施分组,采取常规流程的患者为常规组,采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患者则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抢救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抢救护理流程的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抢救情况: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少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则明显高于常规组,P<1.05,各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患者满意度: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6%)与常规组(72%)相比明显要高,P<1.05,有可比性.结论 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确切,其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抢救率,缩短抢救时间,还能使患者的满意的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诊血液透析联合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应用及护理,为临床急诊提高酒精中毒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将急诊科就诊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86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包括纳洛酮在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在其他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次血液透析及透析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纳洛酮使用次数、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四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液透析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积极护理配合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清醒时间及常规纳洛酮的使用次数及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透析技术推广的前提下,将其应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治疗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清除毒物、抗氧化剂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炎及保护重要脏器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血必净治疗组死亡3例,死亡率25.0%,对照组死亡9例,死亡率75.0%,且治疗组脏器损害数、脏器损害程度均较对照组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减轻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剂量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治疗组43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而对照组49例应用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问。结果治疗组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治疗机配合常规方法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抢救方法进行抢救,另外对照组用25%硫酸镁250 m l或20%甘露醇250 m l,于洗胃末由胃管注入进行导泻,治疗组则给予用CTJ-A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灌注治疗,并予我院自制的100 m l复方黄连灌肠液保留灌肠。结果两组相比在治愈率、治愈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天数、出现中间综合征、反跳例数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结肠治疗机配合常规方法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三维一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研究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三维一体延续性护理。两组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护理后血糖控制、血磷及血钾水平;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h血糖含量、血磷及血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改善,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三维一体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的一体化急救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ICU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的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恢复平稳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时间发生率6.67%(4/60),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1.67%(13/6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应急处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总满意度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6.67%(46/60)(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的一体化急救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05-08~2009-05收治的5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HP),对照组单纯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对照两组病例的治愈率、阿托品总用量、昏迷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阿托品总用量减少(t=4.092,P<0.01),患者昏迷时间缩短(t=3.24,P<0.01),住院天数缩短(t=4.505,P<0.01),治愈率提高(χ2=4.073,P<0.05).结论: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除内科常规治疗外加用血液灌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0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内科止血对症治疗,治疗组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消化内镜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住院时间、肠鸣音由亢进转为正常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分析病例发现,经过内镜止血的治疗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安全性均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止血治疗技术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比常规止血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一线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康复新液预防和治疗百草枯中毒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于常规口腔护理后应用康复新液含漱,并用湿润烧伤膏涂擦口腔黏膜;对照组于常规口腔护理后单纯应用康复新液含漱。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于口服百草枯2~3 d后出现口腔、咽喉部疼痛及口腔黏膜溃疡,两组发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溃疡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可明显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缩短口腔溃疡的治疗时间,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谷虹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1046-1046
目的:探论急诊科急性药物中毒导致昏迷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急性药物中毒昏迷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对急性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综合利用洗胃、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抢救措施,使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海君 《西南军医》2011,13(3):570-57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产科住院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血液灌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观察临床疗效,并与过去常规治疗的30例有机磷中毒病例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6%,对照组治愈率46.7%。治疗组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