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膀胱充盈尿意强烈与任意时刻拔除导尿管对腹部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112例腹部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于膀胱充盈尿意强烈时拔除导尿管,对照组不论膀胱是否充盈即拔除导尿管.记录是否发生尿潴留及发生例数.结果 实验组无尿潴留发生;对照组尿潴留发生6例(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膀胱充盈尿意强烈时拔除导尿管是拔除导尿管的较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传统术后留置尿管护理与拔除方法和改良后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实验组120例按需开放导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并协助其及时更换卧位,选择膀胱充盈时嘱其排尿,再将患者的导尿管拔出;对照组120例传统方法进行留置导尿管术后护理与拔除。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的方法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预防继发性尿潴留,同时避免再次插尿管给病人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3.
张艳勤  钟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240-241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留置尿管拔除的方法及时间。方法:选择98例择期剖宫产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在术后24 h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在术后48 h,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除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是否需重新插尿管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刺激征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术后24 h在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比48 h膀胱空虚时拔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A组50例患者麻醉解除后术后8~10h,待患者膀胱中度充盈有尿意时,嘱其做排尿动作,拔出导尿管;B组50例术后按常规留置24h。于尿管拔除后48h观察有无尿潴留发生。结果:A组术后8~10h拔除尿管,B组术后常规24h拔除尿管。结论:拔除尿管时间提前14~16h,提前拔除尿管,尿潴留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别,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5.
患者术后拔除留置尿管的时机对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拔除留置尿管时机对泌尿术后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泌尿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甲组为膀胱充盈、有强烈尿意时拔除尿管;乙组为在医生下达医嘱后不论膀胱是否充盈即拔除尿管;丙组为排空膀胱后拔除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三组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区及尿道疼痛情况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甲组患者白行排尿成功率97%,乙组85%,丙组77%,甲组与乙组或丙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2)。结论膀胱充盈同时有强烈尿意时拔除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排尿出现早,膀胱区、尿道疼痛明显减少,自行排尿成功率高,尿潴留的发生率减少,是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护理,降低拔尿管后尿储留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妇产科5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选择,其中250例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为观察组,250例为对照组,随机拔除尿管,包括膀胱空虚与膀胱充盈过度时。结果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在降低尿储留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选择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对降低尿储留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树坤  孙悦芬  董景珍 《中国医药》2013,(12):1752-175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气囊导尿管拔管方法首次排尿和尿道损伤发生情况。方法将留置导尿1周及以上的90例男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2例因拔管网难剪断尿管后拔出排除。试验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前先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液体后,再向气囊内推注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0.5~1ml,然后将导尿管轻轻拔除。对照组护士随机在拔管前先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液体后,即将导尿管轻轻拔除。观察2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首次排尿及尿道损伤情况。结果试验组44例中自然排尿40例,诱导排尿成功4例,尿潴留0例,排尿成功率100.0%;尿道损伤2例,发生率为4.5%。对照组44例中自然排尿32例,诱导排尿成功8例,尿潴留4例,排尿成功率90.9%;尿道损伤13例,发生率为29.5%。试验组和对照组自然排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诱导排尿、尿潴留比例和尿道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意义(均P〈0.05)。结论改进的拔管方法在拔管时与尿道黏膜摩擦减小,从而减少尿道的损伤和疼痛;同时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顺应排尿的生理过程,有利于患者正常排尿反射的形成,减少继发性尿潴留的发生而且预防了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比较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与膀胱空虚时拔除导尿管,观察拔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在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除导尿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妇科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留置镇痛泵发生尿潴留情况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将84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分别于术后43 h拔除镇痛泵和术后48 h拔除导尿管.对照组42例,于术后48 h同时拔除镇痛泵和导尿管.对比两组尿潴留及经护理后重新留置导尿管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拔除导尿管后5 h内能自解小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妇科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拔除镇痛泵5 h后再拔除导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45-14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时间对妇科腔镜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于我院行妇科腔镜手术的7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拔除导尿管时间的不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4例。对照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间为术后12h,实验组拔除导尿管时间为术后6h,拔除导尿管后对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泌尿系统感染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留置导尿管拔除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排尿情况及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具有显著差异性,实验组第一次排尿时间及尿路刺激症状两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次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尿路感染例数、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例及0.83%,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可减少患者尿路刺激症状及尿路感染率,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病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以降低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行腹式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48 h拔尿管,观察组于输液剩余500 mL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于输液完后立即拔除尿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是否需重新导尿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术后留置尿管者首选于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  相似文献   

12.
童凤玲 《安徽医药》2015,36(6):750-751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拔除留置尿管后的护理疗效。方法 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外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腹部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218例, 2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2例, 手术后24 h内在膀胱充盈下拔除尿管;对照组106例, 按常规术后24 h后不定时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管后发生尿潴留、尿路感染、尿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尿管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 尿路感染、尿道出血、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部术后24 h内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拔除尿管, 能促使患者早期活动, 尽早恢复肠蠕动, 减少拔管后再次尿潴留、尿路感染、尿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拔尿管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尿管前夹闭尿管的方法拔除尿管;实验组拔管前不夹闭尿管,患者饮温开水500—1000ml后直接拔除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尿管后排尿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有6例发生尿潴留,实验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38例自行排尿,5例经诱导排尿,无1例尿潴留发生。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饮温开水后直接拔除尿管的方法,可以防止术后患者膀胱挛缩引起的尿潴留,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间歇开放与持续开放对拔除导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留置尿管夹闭,每次间隔3~4 h或有尿意时开放排尿;对照组产妇留置尿管持续开放,比较两组产妇拔除尿管后排尿功能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尿潴留、尿痛的发生率3.3%、1.6%、3.3%、1.6%,明显低于对照组8.3%、5.0%、10.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后留置尿管夹闭,间歇性放尿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其排尿功能减弱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持续开放性放尿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拔尿管后预防尿潴留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老年留置导尿管病人拔管方法加以改进,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40例老年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拔除尿管前先行膀胱冲洗,并经尿管注入药液;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导尿管。结果实验组有18例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有16例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结论通过拔管方法的改进,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情况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将82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分别于术后43 h拔除镇痛泵和术后48 h拔除导尿管.对照组41例,于术后48 h同时拔除镇痛泵和导尿管.对比两组尿潴留及经护理后重新留置导尿管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拔除导尿管后5 h内能自解小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拔除镇痛泵5 h后再拔除导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开关散穴位烫疗法:用中药散烫疗中极、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穴位,连续治疗至膀胱功能恢复.对照组常规留置导尿管,进行导尿管护理,每24 h测试1次患者初尿意、膀胱内压、残余尿量,如达到正常值水平,则膀胱功能恢复,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泌尿系统感染率、尿急尿痛改善情况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2.70±0.49)dvs.(4.30±0.74)d,t=4.233,P<0.001];实验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vs.7例,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3);实验组尿急尿痛改善情况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药穴位烫疗疗法可加快椎管内麻醉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术前术后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拟行宫腔镜电切术的病例120例,随机分为A组(术前10min排空膀胱,术中术后不留置导尿管)40例,B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6h拔除)40例,C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24h拔除)40例,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副损伤(膀胱穿孔)、术后发热(体温≥38.5℃)、尿路感染(术后第2天复查尿常规)、尿潴留(术后不能自主排尿而需再次留置导尿管)、尿道刺激症状(尿道疼痛但尿常规未见感染迹象)等。结果三组间在手术时间、副损伤、术后发热、尿潴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及C组的术后发热、尿路感染、尿潴留的发生率稍高,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在A及C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痛)A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低难度的多数宫腔镜电切术的术前术后不留置导尿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徐新美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67-1868
目的 探究剖宫产患者在手术前、后插取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 从2013年1-6月住院分娩的1867例患者中随机选取774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7例。两组产妇均执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拟定行剖宫术前1~2 h留置尿管,再进行硬膜外麻醉,术后24~48 h取出尿管。而观察组在麻醉起效时留置导尿管,术后尿管定期开放、夹闭尿管,每3小时开放1次,12 h内在患者有尿意时及时拔除,以训练膀胱括约肌的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取导尿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麻醉起效时插入导尿管,术后尿管定期开放、夹闭尿管,12 h内在患者有尿意时及时拔除,是剖宫产术前、后插取导尿管的最佳时机,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尿潴留,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拔除留置尿管的时机对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患者拔除尿管的时机。方法将100例留置尿管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为膀胱充盈时拔管,对照组50例在膀胱空虚时拔管,然后观察患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量、排尿是否通畅。结果2组排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除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