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琳  胡建新 《江西医药》2009,44(9):917-919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发生的159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159例ADR中,以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9.12%(94例);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总例数的84.91%(135例);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3.40%(69例)。结论加强ADR监测与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慎用静脉注射剂,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9-2011年收集的237例ADR报告,根据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涉及器官/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该院237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段为≥60岁;涉及的药品共74种,排序前3位的依次为抗生素152例(64.14%)、中药制剂35例(14.77%)、消化系统药物21例(8.8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共193例(81.43%);ADR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共107例(45.15%);报告者主要来源于药师,共143例(60.34%)。结论应重视临床ADR的监测,加强监测上报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该院2008-2009年收集到的159例ADR报告,利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相关项目的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59例ADR涉及药品72种,抗菌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共74例(46.5%),中药注射剂25例(15.7%);〉60岁患者54例(34.0%);静脉滴注引起ADR共147例(92.5%);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性损害占28.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5.2%,消化系统损害占24.5%。结论应重视做好ADR监测与报告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9-2010年上报的6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4类4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77.61%(52例);在给药途径上,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12%(51例)。ADR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多,占52.24%(35例)。结论必须加强ADR监测、报告、防范和处理,有效减少ADR事件,强化临床用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3-2010年度收集上报的312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2例ADR报告中,0~12年所占比例较高(31.49%),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2.13%)。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有224例,占72.02%;其中,以喹诺酮类(42.48%)和头孢菌素类(29.54%)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系统损害为主(40.13%),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新的严重的ADR有19例。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应用药品所出现的不期望的有害效应。本文通过对我院三年来80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我院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丽君 《中国药业》2001,10(10):68-68
目的:观察我院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通过46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药物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39.1%),其次中药制剂(28.6%),主要类型表现为皮疹。结论: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存在着药物不良反应,危害人类健康,临床医生要注意用药安全,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整理我院2015年度上报ADR报告444份,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444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中老年患者(﹥50岁)发生较多,占53.60%;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为主,占60.59%;抗感染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1.08%;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常有多系统损害表现,受累组织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为多,分别占38.06%和22.97%.结论:临床用药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规范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林田泉  陈瑶 《海峡药学》2009,21(10):203-204
对我院2008年收集的158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在158例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总例数的43.7%,妇产科用药占总例数的25.3%;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多,占总例数的38.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9.5%。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全年上报的209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途径更易发生ADR(占77.99%);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66.99%),其次为中药制剂;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59例,占42.14%),其中又以头孢匹胺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我院12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令新  莫火弟 《海峡药学》2008,20(7):137-139
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22例ADR报告分别从临床具体表现、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2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5.1%,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6.0%;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多,占总例数的48.9%,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而较严重的ADR有5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5.9%。  相似文献   

12.
我院1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上报的132例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报告人职业分布,患者性别、年龄分布,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引起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类别分布,可疑抗感染药物分布及药品不良反应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报告中,女性发生率略高于男性;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28.7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损害以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占较大比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68.94%)和口服给药(28.03%)为主;抗感染药物和中成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多.抗感染药物中氨基苷类、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居前3住的药物为依替米星、克林霉素、头孢唑林钠;新的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占16.67%.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医、护、药、管各类人员共同努力,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梁华  成志  陈岚  李根 《中国药业》2011,20(17):52-53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73.21%,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8.95%;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占54.01%。结论临床用药应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慎用中药制剂,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郑淑敏 《海峡药学》2012,24(5):275-277
为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ADR)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收集的15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158例ADR报告中,女性略高于男性,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抗微生物药物所致的ADR占首位,临床表现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特别是对静脉方式给药、应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20日收集到的252例ADR报告,从报告数量、报告来源、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报告女性多于男性,60以上患者为敏感人群。静脉滴注是发生ADR的主要给药途径,252例ADR涉及120种药品,其中主要是抗菌药(133例,41个品种)和中药制剂(30例,20个品种),损及皮肤及附件的ADR构成比为46.82%。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与医疗监管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我院6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王继美  张松贞  张林 《中国药房》2006,17(9):690-69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上报的60例ADR分别从报告人、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以医师和护师上报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85.0%;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83.0%;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68.0%;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其中较严重的ADR有5例。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2年度发生的38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385例报告中,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87.5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26.3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8.2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1年共上报212例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给药途径、既往过敏史、药品种类、ADR的处理和预后、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12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不含输液)有89品种,其中中药注射剂42例,占46.5%,其次是抗感染药22例,占34.7%;静脉滴注的ADR发生率最高,占90.6%,在ADR累及的器官中,皮肤及其附件比例最高。结论:加强和重视ADR的上报,促进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高扬  孟莉  姜德春 《中国药业》2013,22(14):91-92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预防和减少ADR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收集的1 4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回顾性分析,对ADR程度分级、药物类别、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以及报告人员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共897例(61.31%)。ADR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最多,共492例(33.63%);其次是脑血管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分别是262例(17.91%)和184例(12.58%)。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对ADR监测工作,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我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宪军  张晓兰 《首都医药》2009,16(16):56-57
目的探讨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10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中,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引起ADR最多(占52.4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66.02%);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42.72%)。结论加强临床ADR监测,掌握ADR发生规律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