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冬 《中医药学刊》2006,24(2):317-318
异位性皮炎(Atopie Dermatitis,简称AD),又称异位性湿疹,中医称四弯风。如《医宗金鉴》所载:“四弯风生在丽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局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其病因病机复杂。先天禀赋不足,桌性不耐,脾失健运,易生内湿,为发病基础。饮食不当,如进食腥发海味、奶蛋类及辛辣之品,助湿化热,促使内蕴湿热外发肌肤或因风湿热邪侵袭及其他物质刺激,内外合邪,浸淫肌肤而发病。80年代导人中国现代中医理论,认为本病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更感风湿热邪,郁于腠理而发病。  相似文献   

2.
异位性皮炎(atopiedermatitis,AD),又名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易兼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以及对异种蛋白过敏、血清IgE升高、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等临床特征。传统中医学中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病名,而是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予以命名。如婴幼儿期称之为“胎敛疮”、“奶。癣”;儿童、成人期归为“湿疮”、“四弯风”范畴。中医认为,  相似文献   

3.
4.
1异位性皮炎的病因病机异位性皮炎(Atop ic Derm atitis,简称AD),又称异位性湿疹,中医称四弯风。如《医宗金鉴》所载:“四弯风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局风邪袭入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其病因病机复杂。先天禀赋不足,禀性不耐,脾失健运,易生内湿,为发病基础。饮食不当,如进食腥发海味、奶蛋类及辛辣之品,助湿化热,促使内蕴湿热外发肌肤或因风湿热邪侵袭及其他物质刺激,内外合邪,浸淫肌肤而发病[1]。80年代导入中国现代中医理论,认为本病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更感风湿热邪,郁于腠理而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20 例异位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型加用中药治疗。胎热型(婴儿期)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方用疏风导赤散化裁(薏苡仁 12 g,山药、茯苓、黄芪、五灵脂、牡丹皮各9 g,玄参、生地黄、车前子、木通、甘草梢各6 g,连翘、栀子各 3 g)。脾湿型(儿童期)治以健脾除湿止痒,方用除湿胃苓汤化裁(苍术、茯苓、炒白术、黄芪、泽泻各 10 g,炒薏苡仁、炒麦芽各 15 g,白鲜皮、蛇床子各 15 g,陈皮、木通各 6 g)。阴虚血燥型(成人型)治以滋阴养血、润燥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当归 12 g,赤芍 12 g,生地黄 20 g,紫丹参 15 g,何首乌 12 g,僵蚕 12 g,白蒺藜 12 g,乌蛇 12 g,生黄芪 12 g,防风 12 g,荆芥 12 g,生甘草 6 g)。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93.4% ,对照组有效率为 76.7%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1933年Wise和suizimrger 命名Atopic deimatitis(AD),译为特应性皮炎,国内又名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亦或称遗传过敏性皮炎,与祖国医学中提及的“四弯风”、“奶癣”等相似。本病常见于婴  相似文献   

7.
金兑炫 《北京中医药》2005,24(6):375-377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也称为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异位性皮炎的治疗十分困难,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内服抗组胺类药物,外用含皮质激素类软膏.但临床疗效欠佳,并且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药在异位性皮炎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近年中医药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志礼治疗异位性皮炎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萍 《中医杂志》1998,39(7):402-404
异位性皮炎,亦名遗传过敏性湿疹、异位性湿疹、特应性皮炎等,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多数患者有免疫球蛋白IgE增高的免疫异常,以及家族中有过敏疾病病史(如哮喘、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患者常自幼患婴儿湿疹,经久不愈,迁延所致。一般临床上分为3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或成人期。婴儿期常表现为婴儿湿疹,儿童期常表现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婴儿期异位性皮炎1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婴儿期异位性皮炎是婴幼儿常患的一种皮肤病,因其具有家族遗传因素及多形皮损、剧烈瘙痒等特性,往往给患儿身心带来很大痛苦。我科于1993~1997年采用中药内外并治的方法对本病进行观察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根据杨天籁主编的《小儿皮肤病学》提供的诊断标准,选择2岁以内的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60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证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在异位性体质病人基础上发展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以青少年为多见,具有瘙痒重、病程长、难治疗、易复发等特点。我们于1996年1月~1999年10月应用中医辨证治疗76例异位性皮炎患者,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些年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作了系统回顾 ,介绍了中药内用治疗 ,中药外用治疗 ,针灸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的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药辨证治疗异位性皮炎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治疗异位性皮炎11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林 《四川中医》2003,21(12):76-76
按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加外用治疗异位性皮炎110例,治愈60例,好转50例,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辨证治疗异位性皮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因病机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又名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其特点是患者先天过敏体质且具有家族史。本病多由先天不足,湿热蕴积肌肤;或病久耗血,以致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成。  相似文献   

15.
养血祛风汤治疗异位性皮炎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2年笔者用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异位性皮炎60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下简称伤准》)选择血虚风燥证病例作为观察对象。临床表现:皮肤干燥肥厚,渗痒,抓痕血痴,食后腹胀,便秘或塘,舌质淡胖,咨白,脉滑。本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6~63岁,平均32.9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1.9年。发现部位:肘窝6例;胭窝9例;肘、胭窝均有者13例;多处泛发者32例。发病时间:自儿童期发病者16例,成人期发病者44例。有遗传过敏史者29例(其中哮喘13例…  相似文献   

16.
清热利湿法治疗异位性皮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珠 《北京中医》1996,(4):34-34
清热利湿法治疗异位性皮炎36例北京积水潭医院(100035)林珠关键词阿托皮皮炎,清热利湿法笔者于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在日本参加中西医临床研究工作期间,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异位性皮炎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  相似文献   

17.
朱仁康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朱仁康治疗异位皮炎缎验,总结出异位性皮炎临床常见湿热、脾湿、阴伤3型,采用不同的验方用之临床。  相似文献   

18.
健脾养血活血法治疗异位性皮炎9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行武  孙凤琴 《河北中医》1998,20(4):223-223
异位性皮炎(AD),又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类似于祖国医学文献中的四弯风,是临床上常见而较为难治的一种皮肤病,发病年龄早,病程长,反复发作.笔者1991~1995年,用健脾养血活血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97例均为门诊病人.男42例,女55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32年,最短5个月.伴发有其他过敏性疾病(主要为过敏性哮喘或过敏性鼻炎)者24例,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家族史者67例,有鱼虾、牛羊肉等异物蛋白和尘埃、花粉等过敏史者80例,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者51例.根据《现代皮肤病学》(杨国亮、王侠生主编))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异位性皮炎.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认为特应性皮炎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而素体热盛;或后天调摄不当而致脾虚湿滞,复感风、湿、热邪,合而发病。近年来,通过辨证论治、应用经验方、针灸治疗、开发有效颗粒剂、中药外治等治疗方法,使中医药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加,并在治疗和防止复发方面,显示出比单纯应用西药更明显的疗效,而且可以更好地保障显著的近期疗效和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验室研究也提示血清总IgE及IL-4的水平高低可作为特应性皮炎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秀良  唐芳 《中医药导报》2002,8(8):464-466
作者将中外文献关于治疗重度异位性皮炎的药物选择 ,分类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γ -干扰素、免疫抑制剂、抗真菌药和抗微生物药、外用大环内酯类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中草药治疗进行概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