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髓生血冲剂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补髓生血冲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的药物作用机理,对失血性贫血模型小鼠及环磷酰胺(CY)导致骨髓抑制模型小鼠进行治疗观察。对小鼠外周血WBC,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骨髓有核细胞(BMC),脾脏重量和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省优部优产品再障生血片进行了对比,以探讨补髓生血冲剂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髓生血冲剂具有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和脾脏髓外造血的作用,并且对升高WBC、RC、BMC及CFU-S等方面明显优于再障生血片。  相似文献   

2.
血康糖浆治疗小儿贫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血康糖浆治疗小儿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观察血康糖浆对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及营养不良性贫血大、小鼠RBC和Hb的影响。结果:血康糖浆对小鼠失血性贫血和盐酸苯肼所致缺铁性贫血能明显增加RBC数和Hb含量;对大鼠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可使外周网织红细胞、RBC数和Hb含量增加,脾重亦有增加。可提高小鼠对碳粒的廓清率。结论:血康具有维持骨髓外造血的功能,可增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生血丸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光普  荣子丹  张晓乐  严苏纯 《中草药》2012,43(6):1162-1165
目的通过观察骨骼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造血祖/干细胞集落产率的变化,探讨生血丸对60Co合并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的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血丸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小鼠以60Co合并环磷酰胺制备骨髓抑制模型后24 h开始给药,生血丸组每天ig 10 g/kg的生血丸1 mL,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p GM-CSF 12 5μg/kg,连续给药7 d。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造血干祖细胞培养术计数集落产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生血丸组、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计数(P<0.05),生血丸组网织红细胞的形态接近对照组;生血丸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各系祖细胞集落产率均得到改善,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血丸能提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改善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产率,可能为生血丸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4.
黄芪毛状根对造血系统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若敏  陈长勋 《中药材》1998,21(1):26-29
本实验研究了黄芪毛状根对动物造血系统的作用,采用灌服给予黄芪毛状根5~20 g/kg,每日1次,连续5~12天,可提高失血性贫血小鼠的红细胞数、网织红细胞数,增加溶血性贫血小鼠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值,可对抗环磷酰胺、X射线所致小鼠的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下降。实验提示黄芪毛状根有促进造血系统功能的作用,其作用基本上与天然黄芪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化学方法制备再障小鼠模型,观察2.7g/kg、5.4g/kg、10.8g/kg当归补血汤对再障小鼠一般症状、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CG)、血小板(PLT)和单侧股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数量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对再障小鼠骨髓病理的影响,估算造血组织增生度,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结果:当归补血汤可有效改善再障小鼠的骨髓病理形态,提高造血组织增生度,抑制再障造成的线粒体过度自噬。结论:当归补血汤可以促进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线粒体自噬的改变可能是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血虚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阐述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作用机理。方法:连续4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mg/kg复制化学性血虚小鼠模型;灌胃给予15g/kg、7.5g/kg、3.75g/kg当归补血汤水煎液,一日两次,第4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含药血清;将各剂量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加入到血虚模型小鼠骨髓细胞的培养体系中,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骨髓造血祖细胞CFU-GM、CFU-E、CFU-B及骨髓有核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当归补血汤15g/kg含药血清5%组、10%组,当归补血汤7.5g/kg含药血清10%组、15%组,以及当归补血汤3.75g/kg含药血清15%组对血虚小鼠骨髓CFU-GM的集落生成均具有促进作用;当归补血汤15g/kg含药血清10%组、20%组,当归补血汤7.5g/kg含药血清20%组、30%组可明显升高骨髓CFUE和BFU-E集落个数;当归补血汤15g/kg含药血清0.5%组,7.5g/kg含药血清1%组、2%组及3.75g/kg含药血清1%组、2%组对血虚小鼠骨髓有核细胞DNA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结论: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能够促进骨髓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骨髓有核细胞DNA的增殖,达到其补气生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叶绿素铜钠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分别胃饲3种不同剂量叶绿素铜钠25,50,100 mg/(kg.d),以环孢菌素[25 mg/(kg.d)]为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胃饲生理盐水,连续15 d。检测血清及骨髓α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白介素-6含量。结果: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血及骨髓IFN-γ、IL-6、TNF-α水平升高,叶绿素铜钠盐组模型小鼠血及骨髓IFN-γ、IL-6、TNF-α水平降低。结论:叶绿素铜钠盐通过调节造血调控因子IFNγ-、TNF-α及IL-6的代谢,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功能,从而有效治疗AA。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柴胡生血方和逍遥散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方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制作骨髓抑制模型,观察柴胡生血方和逍遥散对小鼠外周血象,血清EPO、TPO、GM-CSF,骨髓CD34+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两方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外周血象;两方均能有效调控TPO、EPO、GM-CSF水平,但柴胡生血方的调控作用较逍遥散组更明显;两方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骨髓CD34+的含量,但逍遥散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结论:柴胡生血方和逍遥散均促进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索生血散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剂量CTX一次性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观察生血散对正常及模型小鼠骨髓CFU—GM形成率和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的影响。结果:生血散对正常小鼠CFU—GM形成率和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均有上调作用,同时对CTX所致小鼠CFU—GM生成抑制有明显保护和缓解作用,并能显著提高模型鼠骨髓造血组织容量。结论:生血散的作用机理在于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保护和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钩吻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钩吻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环磷酰胺 (Cy)抑制骨髓及辐照致骨髓损伤造模 ,检测钩吻对Cy所致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脾重和骨髓有核细胞的影响及对辐照致骨髓损伤小鼠CFU -S的影响和对小鼠生存的保护作用。结果 :钩吻对Cy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均有明显提升作用(P<0 01) ,并显著提高生存率(P<0 05)和CFU -S数(P<0 01) ,而对脾重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钩吻对抗肿瘤药物及放射线所致的骨髓抑制和/或损伤动物的造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肉苁蓉多糖对骨髓抑制贫血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造血调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o^60照射和注射环磷酰胺复合制备贫血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肉苁蓉多糖对骨髓抑制贫血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造血祖细胞培养术观察三系造血祖细胞集落数。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肉苁蓉多糖能明显促进骨髓G0/G1期细胞向S期细胞以及S期细胞向G2/M期细胞的转化,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增殖指数(PI)也明显升高。给药组CFU-E,BFU-E,CFU-MeG与贫血对照组集落数有显著差异。结论:肉苁蓉多糖可能通过促使骨髓抑制贫血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周期的转化,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并促进红系巨核系造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血生髓颗粒对苯试剂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2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A模型组、益血生髓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益血生髓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司坦唑醇阳性药组(阳性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他各组小鼠注射苯和玉米油混合液2 ml/kg,每周4次,建立AA模型,正常组注射同体积玉米油,7周后,低剂量组用药1.2 g/(kg·d),高剂量组用药4.8 g/(kg·d),阳性对照药组予司坦唑醇2 mg/(kg·d),连续给药15 d后,检测血细胞(WBC、RBC、HGB、PLT)、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Th1、Th2)、血清白介素2(IL-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HE染色骨髓病理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AA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四种血细胞数量、血清M-CSF、CD3+CD4+T和CD4+/CD8+比值升高(P<0.05),CD3+CD8+T、IL-2水平和Th2细胞百分数降低(P<0.05),骨髓病理学显示骨髓组织增生较模型组活跃,造血细胞增多,非造血细胞减少。结论:益血生髓颗粒可通过对AA小鼠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和促进造血细胞增殖达到一定恢复造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熟地多糖(RPS)和制首乌多糖(PPS)对骨髓抑制贫血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BMC)数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60Co辐射和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及氯霉素(Ch),建立骨髓抑制贫血小鼠模型,分别提取熟地和制首乌多糖,腹腔注射RPS(20mg/kg)和PPS(25mg/kg),观察对外周血象、BMC数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RPS和PPS均能一定程度促进外周血象的恢复,明显提高骨髓抑制贫血小鼠BMC数量(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RPS:P<0.01,PPS: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RPS:P<0.01,PPS:P<0.01)。结论:RPS、PPS能促进骨髓抑制贫血小鼠骨髓抑制的恢复,促进骨髓有核细胞进入增值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6,(2)
目的:探讨金仙胶囊对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的生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金仙胶囊10、20、30 g/kg组及G-CSF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溶媒。在给药第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末次给药后24 h,检测其外周血细胞数量及IL-1α、IL-6水平;处死小鼠,取双侧股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LSK细胞数,并计算各组CD34-LSK细胞占骨髓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WBC、PLT及血清IL-1α显著降低,而IL-6和骨髓造血干细胞CD34-LSK比例显著升高(P0.01)。金仙胶囊20、30 g/kg能显著升高模型小鼠外周血WBC、PLT及血清IL-1α水平,降低IL-6水平和骨髓造血干细胞CD34-LSK比例(P0.01)。结论:金仙胶囊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液IL-1α及IL-6水平,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虚动物模型复制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医理论认为 ,血虚多因失血过多 ,或脾胃虚弱 ,或血液生化之源不足 ,或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指甲色淡无华、头晕、心悸失眠、手脚发麻 ,脉细弱无力等 ,与现代医学的“贫血”相似。故中医血虚动物模型一般是使动物外周血红细胞减少 ,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或使动物骨髓抑制 ,使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数量减少 ,不仅影响红细胞的生成 ,且影响白细胞与血小板的生成。本文试就血虚动物模型的复制作一阐述。1 已有血虚动物模型1 1 失血性贫血血虚模型 :本模型为急性失血性血虚证 ,一般采用放血造模型。小鼠 ,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气生药系列药对含药血清对血虚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为阐明中医"补气生血"治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连续4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复制化学性血虚小鼠模型;灌胃7.5 g生药/kg各补气生血药对水煎液,一日两次,第4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含药血清;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骨髓造血祖细胞CFU-GM、CFU-E、CFU-B的影响及骨髓有核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建立定性均匀设计中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找出最佳药效配伍;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补气药与补血药的贡献度。结果:补气生血各药对的含药血清均能提高小鼠骨髓CFU-GM、CFU-E、BFU-E和OD268值;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F=-0.771+2.226人参+1.351黄芪+1.169西洋参+1.082白芍+0.706当归+0.464熟地;在提高CFU-GM和骨髓有核细胞DNA合成方面,补气药与补血药有交互作用。结论:补气生血各药对含药血清可能够促进骨髓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促进骨髓造血;对于骨髓造血功能作用最强的是人参白芍药对;补气药可增加补血药的药效而达到其"补气生血"功效。  相似文献   

17.
海马生髓丸对60Co-γ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海马生髓丸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60Co-γ照射后形成的免疫抑制模型为研究对象,运用3H-TdR掺入法、MTT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光、电镜技术等方法,检测模型鼠T、B细胞功能、IL-2水平及骨髓细胞增殖度的影响.结果:海马生髓丸可以明显增强化疗抑制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调节T细胞亚群CD 4/CD 8的异常,增强外周血IL-2的水平,对受抑制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帮助恢复其造血功能,使骨髓细胞增殖度得以改善.结论:海马生髓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十全大补口服液的益气养血作用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永汉  阎世明 《中成药》1989,11(5):31-32
本文通过对益气养血作用的研究,证明十全大补口服液有明显的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在失血性或缺铁性贫血症血内之含量;有显著拮抗细胞毒剂——环磷酰胺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保护股骨髓内有核细胞总数及血内白细胞之正常数值;并能激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殖的作用;有显著增强与延长小鼠持续性游泳时间及增加动物体重的作用。提示该方剂之气血两补作用可能与该方剂的健脾补肾因而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黄芪注射液对骨髓抑制性贫血小鼠造血调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njection,AMI)对放、化疗因素所致骨髓抑制性贫血小鼠造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Co60照射、注射环磷酰胺、氯霉素复合造模建立贫血小鼠模型,并将动物随机分为三组:AMI给药组Ⅰ、Ⅱ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AMI[500 mg/kg、1000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第7日全自动血球仪检测外周血和骨髓有核细胞,并应用免疫组化和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BcL-XL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进行三系造血祖细胞集落计数.结果:AMI给药组Ⅰ的RBC、HB、PLT(P<0.05)和BM(P<0.01)明显高于贫血对照组;同时给药组Ⅰ的CFU-E、BFU-E、CFU-Meg和骨髓有核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也明显高于贫血对照组(P<0.05或P<0.01),给药组Ⅱ的CFU-E和骨髓有核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也高于贫血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减轻骨髓有核细胞的凋亡,并促进红系、巨核造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SBLKFY对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5-FU加灌胃白消安建立大鼠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对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骨髓粒-单系祖细胞(CFU-GM)、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BFU-E)形成及胸骨病理等相关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SBLKFY能明显对抗5-FU加白消安致大鼠血细胞的下降,能刺激骨髓集落细胞的生长,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增加。结论:该药对大鼠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