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石油工人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我国石油工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于1990年3月对河南石油勘探局1074名石油工人进行厂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性别、本人肝病史、同事肝病接触史、野外工作、经常出差等因素为我国石油工人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搞好野外场所的公共卫生,对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职工,加强个人防护,减少HBV感染之机会,是降低我国石油工人HBV感染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民工子女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开展民工子女HBV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宝山区民工子女HBV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做HBV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宝山区民工子女HBV总感染率为30%,主要危险因素有3个,分别是母婴传播、家庭乙型肝炎病史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结论: 加强对民工及子女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采取提前免疫预防、培养卫生的生活习惯是防止乙型肝炎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杨波  潘捷云  王军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9):1140-1142
目的分析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0岁常住儿童及青少年,对其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主要乙肝感染危险因素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按是否感染HBV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366名调查对象中感染HBV70例,感染率为19.12%;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密接者HBsAg状况、乙肝疫苗接种史、出生地点是影响儿童感染HBV的危险因素。结论当前降低HBV感染率的工作重点在于发现HBsAg阳性孕妇并建议其到较好的医院分娩,同时改善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状况。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使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对1074名油田职工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总感染率分别为9.8%、26.2%、14.1%和41.0%。从人群分布来看,HBV感染率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年龄、职业差异。各工作单位之间HBV的感染率也显著不同。结果提示,野外工作环境可能是造成油田职工HBV感染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HBV宫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妊娠后经筛选HBsAg阳性31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至婴儿出生后6个月,以HBsAg和(或)HBV DNA检测阳性婴儿的母亲为宫内感染病例组,其余婴儿的母亲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基本资料,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HBsAg,PCR方法检测HBV DNA的水平,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三酰甘油、胆固醇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eAg、HBV DNA、羊水污染、孕期性行为与HBV宫内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妇HBeAg阳性(OR=2.76,95%CI=1.19~7.94)、孕妇HBVDNA阳性(OR=9.62,95%CI=2.58~35.33)、孕期性行为(OR=1.53,95%CI=1.07~6.40)是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妇HBeAg和HBV DNA阳性、孕期性行为可能是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冯第  王占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256-256
乙型肝炎历年来存我国甲、乙炎传染病发病位次中居首位。多因素分析表明,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乙肝个人史及家族史、针灸史、医疗机构就诊史等,为了掌握我市丰满区乙型肝炎感染危险凶素,就多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制定针对性肝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危新生儿HBV慢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高危新生儿HBV慢性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106份高危新生儿资料,其中HBV慢性感染者34例.对所有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妇的年龄、妊娠次数、HBeAg、分娩方式、父亲HBV感染、喂养方式等变量未进入新生儿慢性HBV感染统计学方程:孕妇的HBV DNA、新生儿免疫接种方法是影响新生儿慢性HBV感染方程的两个主要变量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高水平HBV DNA是新生儿慢性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主动 被动免疫是新生儿慢性HBV感染的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0 引言中国等东南亚国家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约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且不能通过主被动联合免疫进行预防,因此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对于控制我国乙肝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范旻  陶应龙  张玉霞  李辉 《海南医学》2011,(19):133-135
目的全面了解3800名石油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影响石油职工健康的危险因素,探讨对石油工人进行健康管理的模式。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健康体检,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健康管理建议。结果 3800名石油职工的体重指数(BMI)、血脂、腰围异常率较高,且退休工人高于在职职工(P〈0.05),其中在职职工BMI异常率为48.53%,高血脂为38.68%,腰围异常率为32.42%,高血压发病率为8.05%,高血糖为6.08%,癌胚抗原异常率为5.82%,尿蛋白阳性为3.95%。结论通过体检发现石油工人存在体质指数超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应坚持定期体检,对石油工人进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胎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了解TLR3在胎盘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检测孕妇血清HBsAg和HBeAg;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孕妇血清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胎盘组织中TLR3和瑚BsAg;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胎盘中有3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HBV感染,且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M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阳性率呈逐层下降趋势(趋势χ^2=16.67,P〈0.001),阳性率分别为32.4%(33/102),20.6%(21/102),18.6%(19/102)和8.8%(9/102);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母亲血清HBV DNA阳性和胎盘TLR3阳性,OR值分别为6.865和0.103。结论 HBV可感染胎盘各层细胞,HBV经胎盘及胎儿的主要途径是经血和(或)细胞传递方式实现;母亲血清HBV DNA阳性是胎盘感染的危险因素,胎盘TLR3阳性是胎盘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的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状况,分析危险因素,建立更有针对性的HBV、HCV防制策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连续抽样等方法抽取2019—2020年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描述并比较HBV、HCV感染率的异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5 784人,HIV感染率为2.46%,HBV感染率为7.16%,HCV感染率为2.52%,HBV-HCV合并感染率为0.14%,HIV-HBV合并感染率为0.21%,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03%,无HIV、HBV、HCV合并感染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45岁以上、男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肝炎家族史、手术治疗史、牙科诊疗史、静脉注射吸毒、针灸史、创伤性美容、修面或修足、不安全性行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以上、本市户籍、婚姻状况离异或丧偶、输血或血制品、静脉注射吸毒,婚姻状况已婚为保护因素。结论 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HBV、HC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建议加强HIV高危人群的HBV、HCV筛查工作,通过接种乙肝疫苗、禁毒、提供清洁针具、宣传安全套使用等多种措施阻断血液和性传播。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司法系统职工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司法干警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1993年3月我们对河南省司法厅所属两单位1042名干警HBV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检测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结果发现,该人群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总感染率分别为4.8%、33.4%、17.08%和46.1%。从人群分布来看,HBV感染存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本人肝病史、家庭成员肝病史,注射史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共用茶杯等)是该人群HB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密切生活接触是HBV感染不可忽视的因素,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上海市金山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以65例HBsAg阳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130例,均为HBV血清学阴性的患者。单因素分析发现HBV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乙肝家族史、口腔诊疗史、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乙肝家族史(OR=1.91)、无乙肝疫苗接种史(OR=0.49)和口腔诊疗史(OR=2.06)是HB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规范口腔诊所诊疗行为是降低本地区乙肝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居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新发感染的现状,分析其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绵阳市安州区参加2013年“四川绵阳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研究”健康体检,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查结果为阴性的71 41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访5年,2018年再次进行血清学检测。计算HBV新发感染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71 418名安州区居民的HBV新发感染率为1.6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频率、居住地、乙肝家族史人群的HBV新发感染率不同(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29,95%CI=1.12~1.48,P<0.001)、农民(OR=2.01,95%CI=1.39~2.90,P<0.001)、有乙肝家族史(OR=1.97,95%CI=1.44~2.70,P<0.001)为HBV新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绵阳市安州区居民的HBV新发感染率较高;男性、农民、有乙肝家族史者是HBV感染的高危人群,乙...  相似文献   

15.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has long been a critical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in China. National surveys revealed a prevalence of approximate 10% for chronic HBV infection in general population. HBV has been the leading cause of chronic hepatitis,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s in Chinese population and a common pathogen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Meanwhile, the epidemic provided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to research the natural history, public health impact, and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for HBV in China.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selected key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since 1970s regarding HBV infection and its associated liver diseases in China, and provided consider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BV.  相似文献   

16.
医护人员属于职业性易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暴露含HBV血液及体液已经是常见的全球性安全问题,他们是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的对象,是乙肝免疫的重点对象。需要提高其防护HBV感染和传播的知识和认识水平,加强自我保护和损伤像露后的及时正确处理,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7.
医护人员属于职业性易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暴露含HBV血液及体液已经是常见的全球性安全问题,他们是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的对象,是乙肝免疫的重点对象。需要提高其防护HBV感染和传播的知识和认识水平,加强自我保护和损伤/暴露后的及时正确处理,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