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脾是针对肝病而言,体现了祖国医学“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的治疗思想。慢性肝炎证候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时切忌苦寒直折,或恣用攻伐,而应因势利导,以疏导实脾为法。现将笔运用实脾法治疗慢性肝病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宝玲 《陕西中医》2007,28(2):253-253
“肝病实脾“作为中医治疗肝病的理论精髓,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该法始终贯穿治疗肝病的整个过程中.在病变早期邪盛正未虚时,尽管临床无明显脾虚症状,健脾也多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配合解毒、疏肝、活血等法,并反佐其副作用,以防损伤正气而变生他病,即“肝病未传脾,实脾以防变“. 随着病情发展,湿热疫毒稽留不去,损伤正气,再加之肝郁日久,横克脾土,而使脾胃愈加亏虚,临床谴方用药时则多以健脾益气为主,或后期单独运用健脾益气法.即“肝病已传脾,实脾以促健“、“肝病已虚损,实脾以养肝“.……  相似文献   

3.
<正> 肝硬变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发展而来,为临床一种常见病。笔者多年来治疗肝硬变疗效颇佳,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慢性肝病迁延失治发展到肝硬变阶段,由于病邪长期对机体正气的不断消耗,且病邪未除,故肝硬变病机当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而且因虚致实,因实致虚,从而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如此循环,故病势缠绵难愈。肝病早期病邪内郁,气机运行受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机阻滞则血行不畅而瘀,水饮气化亦受阻,且血行不畅则水道不利,故久则  相似文献   

4.
为深刻理解并探讨《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以及肝病实脾的意义及其实脾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五行相制疗法的具体应用,认识实脾的真正含义以及肝虚实证的具体治疗方法,得出实脾的分类以及肝病实脾的前提要分清虚实证候,不能以偏概全,以及由其演化出来的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些医者见肝病则皆用舒肝解郁之品,而不考虑肝之虚实、病之传变,故临床疗效不显。《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实脾这一理论,对后世颇有启迪。笔者从六十年代初开始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始终按着肝病实脾理论进行辨证施治。肝病之初多以不欲食、厌油腻、乏力倦怠为主,此皆脾病之反应。凡治肝病,若食欲佳则病  相似文献   

6.
"肝病实脾"最早见于《难经》,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提出的重要治法,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肝脾在生理上关系密切,故病理上肝实也好、肝虚也罢常易传脾。领会"肝病传脾"与"肝病实脾"的涵义,对于掌握肝病的传变规律,推测疾病的转归意义甚大。但历代医家对于"肝病传脾"与"肝病实脾"的认识仁智互见,故笔者不揣浅陋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以期提高肝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地领会中医治未病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综合征。部分会进一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1])。王绪霖教授强调脾肾两虚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运用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中医"肝痞""胁痛""积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两虚、标实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医案、医论,总结其对该病病机和治疗方法认识。结果:赵教授认为本病本虚标实,以脾气虚为主,痰湿、郁热、血瘀交织致病。治疗应衷中参西、中药、针灸、调整饮食、适量运动相结合。结论: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治脾胃补虚泻实处方药着眼升降江苏省靖江市肝病医院(214500)朱玉【关键词】脾胃病,补虚泻实,气机升降,理论研究脾胃为病,不越正虚与邪实两端。然升降逆乱是其病机之关键。自主治脾胃者,或以补虚,或以泻实,或以补虚泻实兼顾,其意均在恢复脾升胃降之生理功...  相似文献   

10.
肝病血瘀证与血清球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智敏  陆定波 《中医杂志》1995,36(7):423-423
分析78例慢性肝病病人,发现血清球蛋白及γ-球蛋白在肝病血瘀证病人中显著增高,活血化瘀治疗后,随着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改善,血清球蛋白及γ-球蛋白也显著下降。说明血清球蛋白及γ-球蛋白作为肝病血瘀证的客观化指标,其可靠性、特异性、敏感性均高。其中γ-球蛋白的特异性显著优于血清球蛋白。  相似文献   

11.
<正>程良斌教授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分会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医、教、研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肝病诊疗经验,尤其在肝癌的中药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程师认为肝癌病因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标实为痰饮、瘀血、湿热等致病因素;提倡痰、瘀、毒、虚相兼致病理论,认为“瘀毒内结,痰瘀致虚,虚实夹杂”为肝癌基本病机;临床辨证多为肝郁脾虚型,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薛博瑜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学术思想。薛教授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病机及辨证治则,指出肝肾亏耗是病机之本,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从治标和治本,从外因和内因等全方位、立体地论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和发展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补益肝肾、疏肝健脾的治疗大法,创制了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其方紧扣治疗大法,使临床疗效大为提高,推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验方攻补汤治疗慢性肝病以疏肝健脾、活血消癥为治疗大法。临证时刻注意攻伐勿过,以健脾疏肝、攻补兼施为大法,重视健脾益气药物的运用,结合疏肝、柔肝、补肝、潜肝阳敛肝阴以防理气药香燥戕害肝体。慢性肝病病程较长,久病穷肾患者多表现为肝肾亏虚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重视补肾药物的应用,常用补肾药物有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等,同时为防止此类药物滋腻碍胃多配伍炒白术、醋青皮等动化药物,以防呆滞。治疗慢性肝病慎用破血逐瘀药,以活血养血滋养肝体为要,治黄勿忘治血,活血以退黄,和肝理脾重视气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型施治,久病补肾兼以清化。韩氏中医认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病主要病因,故治疗时应时时注意和肝理脾、调畅气机,并注意疏肝解郁,把握病机灵活化裁,标本兼治。气机不通,肝脉瘀阻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注重理气活血化瘀以阻止和逆转肝硬化,临床时针对肝病患者本虚标实、虚中夹实的病理实质,时刻注意破血药度和量,勿妄用逐瘀之品。依据慢性肝病不同阶段,结合辨证施治,在采用攻补汤治疗的基础上分型施治。文章分析韩氏中医治疗慢性肝病验案2则,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韦艾凌  李建伟 《河南中医》2011,31(2):144-145
慢性肝病多因湿热之邪未彻底清除,肝失疏泄,气血运行失畅,气滞血瘀而成。缠绵日久,可伤及脏腑气血,导致脏腑气血实质性损害。病在气分与血分只是相对而言,慢性肝病表现错综复杂,临床上不能截然分开,尤其是肝病后期,本虚标实,其本质多为气虚血瘀,所以调理气血应贯穿于整个治疗病程,审证求因,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5.
杜进军 《吉林中医药》2013,33(7):663-664
历代中医学家多认为肝病从脾论治是治疗肝病的重要原则之一.该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肝病从脾论治的思想有很大的发展.章真如主任医师认为:第一,脾实不受肝邪者,则不需补脾,直治已病之肝;第二,肝实脾虚者,先补未病之脾,兼治已病之肝;第三,肝脾两虚者,应补已病之肝,亦益不实之脾.当代医学研究和临床观察也证实,肝病患者也常常会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的病变,说明肝脾关系密切.临床经验方疏肝健脾汤为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16.
顾丕荣辨治慢性肝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中医杂志》1994,35(8):467-469
沪上名老中医顾丕荣主任医师擅治杂病,对慢性肝病尤多阐发,遣方用药不落窠臼,兹将其经验整理如下。1 辨证精于验舌舌苔乃五脏病变之外候。顾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初步掌握肝功能变化与舌诊的关系。大凡慢性指标的异常(包括麝香草酚浊度,硫酸锌浊度、脑磷脂絮状,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例)偏虚者居多。常为气血阴精亏损,以舌质的变化为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GPT)偏高者,邪实  相似文献   

17.
肝病实脾法由来已久,亦是张武主任治疗慢性肝病重视及常用之法,文章从理论渊源、临床意义、辨证施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张老师肝病实脾法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总结国医大师刘祖贻教授基于"杂病调脾、和调五脏"理论辨治肝癌的经验.首先全面探讨杂病治脾调中的中医学术思想,深刻剖析肝病传脾、先实脾土的传变防治理论渊源.其次阐明了肝癌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及肝病传脾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的证候演变规律.最后详细分析总结了刘老治脾调中治肝癌的辨治特色,临证常分早、中、晚三期论治,早期当疏肝行气、健脾扶正;中期当健脾解毒,佐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晚期则当扶正安邪,重在顾护脾胃.三期虽攻补偏重不同,但活血化瘀应贯穿其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多认为慢性肝病的病机为湿热疫毒内蕴,治疗时重用苦寒之品以清热解毒。吕文良教授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认为慢性肝病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主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以调和气血为主,尤应重视益气,同时佐以清热、利湿、解毒等法。黄芪为临床常用药物,尤擅于补气。黄芪通过其益气作用可扶正祛邪、健脾、补益肝气、活血利水,对各种慢性肝病都具有治疗作用,且在其临床各阶段均可使用。故吕教授在治疗慢性肝病常灵活运用黄芪,并与清热解毒、活血利水等药配伍,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吕文良教授善用黄芪辨治慢性肝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金匮要略》确立的临床治疗原则,笔者认为此论旨在强调治肝同时应注重调脾,肝病可以从脾论治。笔者在治疗肝病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仲景"肝病实脾"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运用"肝病实脾"治则治疗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病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