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对眼眶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晖 《中国辐射卫生》2008,17(3):356-35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在眼眶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眼眶淋巴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 眼眶淋巴瘤8例。6例跨越眶隔前后部呈不规则铸型,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肿块包绕眼球生长,其中3例浸润肌锥内外间隙;2例位于泪腺,其中1例合并腮腺肿块。所有病例均未见眼环增厚与变形。所有病变多层螺旋CT平扫呈软组织肿块,密度类似于眼外肌,其内未见坏死;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轻度强化,1min病变中度强化,延迟扫描病变进一步强化。结论 眼眶原发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检查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甲状旁腺腺瘤的MS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10例甲状旁腺腺瘤单发,2例为双发,边界清晰,呈软组织密度。CT平扫及增强9例呈均匀强化,3例为不均匀强化,均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结论 甲状旁腺腺瘤的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对其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对临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按De-Bakey分型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3例。平扫显示主动脉内密度差异的真假腔,假腔密度高于真腔,假腔在真腔周围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强扫描假腔不强化,与强化的真腔相比反呈低密度。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点,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其中术前2例行CT平扫,20例行平扫增强扫描,观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 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混杂肿块,其中17例单发,5例多发(2例双侧多发),2例单发合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合并肾包膜下血肿,14例超出肾轮廓之外,1例患者合并结节性硬化。增强后8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非脂肪部分表现为Ⅲ型强化。结论 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5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早期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的CT诊断与超声、MR检查结果对照分析,进一步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早期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59例临床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59例均采用按照超声、CT、MR检查顺序进行检查,一天内完成。螺旋CT平扫并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条件平扫,层厚8mm,增强扫描条件管电流140mA,层厚2mm,床速1~2mm/s,螺距1/2。结果 CT平扫确定坏死灶52例(88%),其中10例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数量增加,11例病灶范围扩大。全部59例经螺旋CT2mm薄层动态增强扫描都明确显示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超声确诊37例,MR确诊21例。结论 螺旋CT2mm薄层动态增强扫描都能明确显示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对早期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N)的CT表现。方法 XGPN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XGPN的CT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并表现为延迟强化,均合并结石和肾筋膜增厚。结论 CT对XGPN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上腹部全胰64排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胰腺增强采取注射对比剂后18~30s、30~45s和60~70s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三个时相扫描。结果 平扫时胰腺癌的实质部分一般呈现为等密度,增强表现则大多呈现为相对低密度。64排螺旋CT对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高达100%,对可切除性判准确率82%。结论 64排螺旋CT三期扫描能反映胰腺癌的血供特征,可作为诊断胰腺癌及其术前分期的首选方法,并在判定不可切除性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15例小肠间质瘤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5例小肠间质瘤CT表现为:病变内生性生长3例,外生性生长11例,腔内外同时生长1例,其中良性3例,低度恶性3例,恶性9例。3例良性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3例低度恶性及9例恶性恶性肿块直径大于4cm,密度不均匀,其内见坏死灶及囊变去,3例与肠腔相通,出现气液平,增强后瘤体内及瘤周见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小血管影,部分肿块侵犯邻近器官组织。结论 多层螺旋CT是小肠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马蹄肾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马蹄肾及并发症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马蹄肾及并发症的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影像资料。结果 9例马蹄肾伴有肾盂轻度扩张积水3例,重度积水2例;合并肾盂肾盏结石3例,1例多发结石,2例单发结石,1例右肾上极实质内占位灶。结论 明确马蹄肾及合并症的诊断对泌尿外科医生制定治疗和手术方案至关重要;CT是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5例泌尿系病变病例,60例单纯行16层螺旋平扫,51例行四期扫描(平扫、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其中应用Sure-Start软件30例,常规增强21例),非增强尿路成像4例,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可以得到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完整尿路成像。结果16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双肾功能情况。115例病人中,诊断先天发育畸形17例,胡桃夹现象2例,泌尿系结核10例,多囊肾3例,单纯囊肿10例,泌尿系结石58例,肾、输尿管、膀胱肿瘤15例。结论16层螺旋CT泌尿系扫描,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及双肾功能,具有检查快速、后处理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完整尿路图像,为临床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15例泌尿系病变病例,60例单纯行16层螺旋平扫,51例行四期扫描(平扫、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其中应用Sure-Start软件30例,常规增强21例),非增强尿路成像4例,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可以得到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完整尿路成像. 结果 16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双肾功能情况.115例病人中,诊断先天发育畸形17例,胡桃夹现象2例,泌尿系结核10例,多囊肾3例,单纯囊肿10例,泌尿系结石58例,肾、输尿管、膀胱肿瘤15例. 结论 16层螺旋CT泌尿系扫描,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及双肾功能,具有检查快速、后处理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完整尿路图像,为临床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结肠癌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影像特征,评价MSCT诊断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或临床高度怀疑结肠癌患者所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SCT检出病变位于盲肠3例,升结肠14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4例,乙状结肠11例,小肠癌1例。其中左半结肠转移1例,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7例,远隔器官转移5例。35例患者MS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MSCT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其诊断符合率高于钡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肝门区胆管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探讨CT在该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3例临床诊断肝门区胆管癌的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对所得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CT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43例肝门区胆管癌均显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肝门区软组织肿块,其中左右肝管汇合处25例.左肝管起始部6例,右肝管起始部7例,肝总管5例,39例表现为延迟强化,4例未处明显强化。结论 螺旋CT具体显示了肝门区胆管癌的直接和间接征象,提高了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后处理重建技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丰富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肾癌诊断中螺旋CT的使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8例小肾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螺旋CT平扫及实质期、皮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其术后病理情况。结果病灶平扫显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52例,等密度16例;增强扫描皮质期46例小肾癌病灶出现明显强化,22例病灶为轻中度强化。结论螺旋CT能够检出小肾癌特征性改变,从而为小肾癌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 11例病灶中,囊性结构为主7例,囊、实结构比例相仿3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CT平扫病灶呈类圆形低密度团块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对其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分段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腹部常规检查中的防护价值。方法 选新鲜尸体6例,2例女性,4例男性。行常规及小剂量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及定性诊断的差异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相比,多层螺旋CT小剂量扫描对病变的定性与定量诊断无明显差异,但是辐射剂量有大幅度下降。结论 多层螺旋CT小剂量扫描技术适用于腹部病变的常规检查,有利于患者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60例患者,随机分2组(各30例)分别以16层螺旋CT行常规剂量(120kV,180mAs)及低剂量(120 kV,50 mAs)平扫,将所得图像数据拆薄后经工作站行曲面重建后处理,综合各项图像资料分别作出诊断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例常规剂量扫描患者共发现阳性结石病例28例,结石42枚;30例低剂量扫描患者共发现阳性结石病例24例,结石37枚(1例漏诊),低剂量图像质量较常规剂量降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不影响对结石的诊断;两者对结石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无差别(P > 0.05)。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诊断价值较大,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放射剂量,并得到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分段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下肢常规检查中的防护价值。方法 选新鲜尸体6例,2例女性,4例男性和100例大样本病例对照。行常规及小剂量下肢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及定性诊断的差异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相比,多层螺旋CT小剂量扫描对病变的定性与定量诊断无明显差异,但是辐射剂量有大幅度下降。结论 多层螺旋CT小剂量扫描技术适用于下肢病变的常规检查,有利于患者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分析在股骨颈疝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飞利浦Ingenuity 64排螺旋CT,对25例患者行双髋关节螺旋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又叫多平面重组成像。结果 64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能全面、多方位显示股骨颈疝的3项主要CT表现:①病灶部位:位于股骨头基底前外侧皮质下11例、股骨颈基底前外侧皮质下16例、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前外侧皮质下4例。②病灶形态:圆形8例、类圆形20例或"8"字形3例,周边有硬化环的骨质缺损区,9例邻近的皮质与病灶相连见局限性裂隙样缺损。③病灶大小:约3~10 mm,平均6mm。结论 64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大大提高了股骨颈疝窝的显示率和影像特征,对股骨颈疝窝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在股骨颈疝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低照射剂量螺旋CT在泌尿系小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照射剂量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低剂量(20mA)对35例肾绞痛的急腹症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结果 35例肾绞痛的急腹症患者,B超和腹部KUB平片未见结石,低剂量螺旋CT扫描均发现结石,其中肾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22例,膀胱结石1例。18例合并肾积水。结论 低照射剂量螺旋CT扫描具有对泌尿系细小结石的诊断,准确性高,价值较大,且照射剂量小,降低了病人的辐射剂量,值得在泌尿系急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